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论文_钟振彪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论文_钟振彪

博罗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博罗 516100

摘要: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为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环境监测现场的采样质量对监测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控制好采样质量控制,就难以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环境监测现象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采样质量控制;措施和建议

1前言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质量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后期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监测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监测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在相关采样工作上没有做到位,就会直接导致监测结果的出错,对后期环保行为的展开,带来非常不利的应用。有必要对采样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措施【1】。

2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对环境监测现场的采样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包括采样计划、采样点的布置、现场采样器具和人员、采样操作、样品保存和采样现场的质量控制等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带来采样误差。目前,在实际的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没有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采样质量管理也非常不到位。通过对环境监测全过程的采样监督发现,现场采样的计划经常不详细、没有采取有效的采样质量控制措施、采样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采样器具的管理不到位等情况经常发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现场取样工作的管理【2】。

3现场取样过程中采取质量管理措施

环境监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现场采样工作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实际的采样工作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采样的样品代表性不强等采样质量问题。为此,应该对采样方案的编制、现场监督准备、现场采样人员素质、采样仪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采样方案的编制。采样方案是环境监测采样工作开展的指导,在编制前,应该对采样的目的和要求进行认真的了解。在采样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确立采样的负责人、采样的主要内容、采样设备、样品的运输和保管措施、采样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等。在实际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如果有必要,还应该做好现场的勘察工作,保证采样工作不存在遗漏之处,采样的方法应该是国际通行的方法。为了保证采样的质量,一定要制定针对性的采样质量控制措施,采集的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出现盲目的操作。在方案制定完成后,一定要交由上级专业部门进行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对采样方案进行认真的修改。下面就是一个比较详细的采样计划:目前在水样的实际提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玻璃瓶也可以采用聚丙烯耐热塑料瓶,这些采样容器在使用前,一定要经过高温杀菌,在洗净后,对其用牛皮纸包裹,然后将其放入120摄氏度的高压蒸汽锅内,杀菌消毒20分钟,如果两周以内没有进行使用,则应该重新对其进行杀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如果是江河水,应该直接将其装瓶,如果是水龙头的水,采水前可先将水龙头开至最大放水3至5分钟,然后将水龙头关闭,用酒精灯对水龙头杀菌3分钟,再打开龙头,开足,放水1分钟,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滞留杂质,采水时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内。采样一定要避免满瓶灌装,,一般采样8成满就可以了。采样好的样品,应该及时运回实验室进行检查,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的,应该对其冷藏保存【3】。

现场采样准备阶段。在现场采样前,应该首先确定采样负责人,其应该充分了解本次采样的具体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采样实际工作经验,认真对整个采样过程进行监督。实际采样人员应该清楚采样位置点的实际情况、熟悉采样的方法、样品保存、现场测定技术等。采样前,应该认真对各种采样器具进行检查,保证其规格和数量符合采样的要求。为了得到更加科学的环境监测结果,采样人员应该掌握企业污染源的生产工艺、污染源的生产和排放情况,保证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再进行采样工作。

采样人员的素质。由于整个采样过程的技术复杂性较高,这对采样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在实际的采样过程中,经常出现操作技能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差等因素。为了有效提高现场采样人员的素质,应该做好对采样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理论水平,让他们掌握实际采样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知道规范的采样流程。此外,还应该注意加强他们职业道德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采样人员在实际开展采样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守《环境监测人员行为规范》,不断锻炼自身的业务技能,避免因为个人因素对采样质量造成影响【4】。

做好采样设备的管理。采样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分辨率、准确度等对采样监测结果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使用到的采样器具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如果管理不当,非常容易造成混乱的产生,需要我们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对每台仪器都要建立管理档案,并正确贴涂标识。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应该由专人负责对这些器具进行管理,并定期将这些仪器进行送检。在实际使用这些仪器前,应该对仪器的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在仪器使用完成后,应该及时安排仪器入库,对仪器的数量及编号进行认真的核对,做好入库记录。

样品运输质量的控制。样品在采集完成后,会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某些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对监测结果会造成的影响。为了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根据采样样品保存的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固定剂,对特殊的样品,应该进行冷藏或者避光保存,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造采样完成后,应该首先检查样品的完整性如何,是否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标,认真填写监测任务与完成比对表,及时发现现场采样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样品采集完成后,应该及时送会实验室,在样品交接的过程中,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对样品的状态、现场监测结果和现场采样记录进行检查,在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进行交接签字。

做好现场采用的记录。监测结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环境的情况,为了让监测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采样现场记录工作。采样记录是复现监测情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保证检测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才能保证采样记录的质量。为了做好采样记录的质量控制,应该采用统一的采样记录格式,全面准确、详细记录现场的采样情况、污染治理情况、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该记录一旦完成后,就不得随意进行更改,按照规定进行妥善的保管。

4 结语

随着生态污染的不断加剧,给我们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一定要做好现场采样工作,制定完整的采样工作计划,认真选取采样总负责人,认真做好采样作业的监督工作,针对采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采样工作高质量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卜西群.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J]. 能源与节能.2015(01):11-12.

[2]李航.浅谈提升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6):25-26.

[3]孔波.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具体分析[J]. 科技资讯.2011(24):31-32.

[4]石红燕.关于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1):55-57.

论文作者:钟振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论文_钟振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