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论文_郭振秀,李凌云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论文_郭振秀,李凌云

郭振秀 李凌云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 266112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临床ABO血型的鉴定方法,为了制定更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取玻片法和试管法对400名身体健康人员进行血型鉴定,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血型鉴定中,玻片法与微柱凝胶法的实验结果不相符。结论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在临床上,输血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且完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ABO血型;玻片法;卡式微柱凝胶法;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ABO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methods,in order to develop a better metho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Methods adopt the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of 400 health personnel by slide method and test tube method,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both the.Result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blood type,slide method and micro column gel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do not match.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fe saving measures in clinical,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s a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is easily affected by various aspects,many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and perfe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ABO blood group;the slide method;gel;quality control

引言

血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以红细胞的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人类性状的一种表达方式。目前根据国际输血协会认可的血型约30种,其中以“ABO血型系统”及“PR血型”系统作为最重要的两种抗原抗体系统[1]。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及死亡。所以血型鉴定在临床应用上是一个首要的问题。目前常采用玻片法及微柱凝胶法来对血型进行鉴定,但存在众多的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现我院将采用玻片法及微柱凝胶法对选取的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所做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400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3人,女187人,年龄在20~30岁之间。

1.2 ABO血型鉴定方法

对抽取的所有人员都采用玻片法与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为EDTA抗凝血,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玻片法 清洁凹陷玻片一张,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再加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标明A细胞、B细胞和O型试剂,分别加红细胞悬液2滴。将玻片不断轻轻转动(在室温18~22℃)15分钟,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微柱凝胶法 取DianaGel ABO/Rh正反定型卡一张,标记样本的编号与试管号一致。 将10μL2%的待测血清样本分别加入A、B、D、C四个孔内。 将50μL1%的标准A1、B型红细胞悬液加入A1、B孔内,再加入待测血清50μL。 将其放进转速为3500转/分的离心机内,离心20分钟后,取出,观察结果。

1.3结果判定

玻片法中的结果判定是通过血液的凝集情况来判定的,可分为阴性和阳性,通过观察未有凝集现象的为阴性,有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的为阳性。微柱凝胶法的结果判定为红细胞沉降位置,若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即为阴性;若红细胞聚集在凝胶上部或中部,则红细胞发生凝集,即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材料采用c2检验,计量材料采取t检验。

表一 该组400名健康人员的血型鉴定情况[例(%)]

血型玻片法 微柱凝胶法

A 131(32.75)128(32.00)

B 116(29.00)114(28.50)

AB 31(7.75) 34(8.50)

O 122(30.50)124(31.00)

二、结果

通过对选取的400名健康人员的血型鉴定的分析,通过玻片法与微柱凝胶法得出的A、B、O、AB血型的结果不相符合,但其鉴定结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三、讨论

血型作为血细胞的一类特征性表现,在血液遗传学及临床输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输血安全问题更易引起有关工作者的重视,而血型鉴定是用来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方法[2].现在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为玻片法和微柱凝胶法,通过这次的研究,可得出鉴定方法的不准确性,这是由于在鉴定过程中常出现诸多因素对其造成了影响[3]。现我院对此进行分析:(1)医务工作者的问题 在医院中,有某些医生没有按照要求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只是单独的凭借患者的描述来确定其血型,这大大加大了治疗难度;还有些医务人员在抽取患者的血液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标本被污染,使得出现了全凝集的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形时,可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反复洗涤,将干扰去除了[4],还有有些医务人员将血液报告给弄错了;护士在抽取患者的血液时,未将患者的姓名、床号和试管编号一一对应,致使鉴定报告出现了错误。(2)红细胞标本 抽取患者血液时,由于患者血液的浓度太低,在做鉴定实验时,会出现凝集现象不明显,导致在肉眼观察时容易忽略,造成误判和漏判,使得实验结果出现错误;在温度过低时,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增高会导致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问题,所以在鉴定时,应该要注意含有高效价的冷凝集素血清的患者,鉴定时应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因此来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ABO血型的亚型对鉴定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虽说在人群中亚型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在血型鉴定时要将其考虑在内,并且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的进行亚型的鉴定,以防出现临床事故。(3)实验器械 实验所用的器械必须保持干净,无污染的,对试管,滴管要专用,不可混用,并且要做好编号;鉴定所用的标本,红细胞的浓度应该要按标准配制,红细胞与抗体的比例要适当;在离心时,要控制好离心的转速和离心时间。(4)其他因素 经输血和妊娠期时出现免疫刺激产生干扰,易形成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有抗--A、抗--M和抗--N等,且这些不规则抗体易与正常红细胞上的抗体结合,造成鉴定的错误;在注射青霉素的患者中,由于青霉素产生的抗体与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应,出现凝集现象,使得鉴定结果不准确。

四、结论

总之,在患者的ABO 血型鉴定中,若出现正反定型不相符合的情况时,应该再次进行鉴定实验,而不是立即上交报告。在临床ABO血型鉴定中要不断的用自己的丰富经验进行判断,对于特殊的情形与异常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武断的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赵树铭,张循善,关于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规范化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06):433-434.

[2]王清云,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原因分析[J].淮海医药,2009,27(06):1204-1205.

[3]张萍,陈荇.常见ABO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01):75-76.

[4]律梅,朱炳华.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11(02):576-577.

论文作者:郭振秀,李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论文_郭振秀,李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