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论文_徐福祯

论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论文_徐福祯

(国网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供电有限公司 318020)

摘要: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有利于提高配电网设计成果的质量。将两种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设计的难度,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设计人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本文就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开发的整个周期,探索系统的开发方法。结合系统的开发需求,通过分析系统的信息流,收集相关的数据,提高电网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配网设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集成

引言:电网的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数据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大部分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应用起来也比较困难。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少,没有做好管理工作,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没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导致流程的衔接性比较差,配网设计成果质量比较低。还没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导致配网设计软件发展缓慢,没有进步的空间。采用周期的管理方法,根据实际的流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软件接口技术对配网设计软件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

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随着配网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使管理方式更加直观,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还能提高配网的质量。地理定位系统借助其定位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网设计的难度。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配网系统的结构,利用逻辑能力推断配网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部位。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配网系统提供全方面的定位信息,实现坐标化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地理信息系统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资产,它借助特殊的管理平台,具有导航功能,能够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准确定位导航,对配网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起重要作用。能够自动反馈信息,提高信息的传输质量,帮助管理人员直观的分析信息,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另外,它对整个系统的整个周期起作用,能够自动监控并且定位,实现全天监控,减少人工监控的麻烦。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业务。整个系统需要有处理简单业务的功能,业务能力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确定。提供业务支撑性功能,需要完善检测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的环境。包括配网故障检测,配网系统性能检测,工程管理,质量检测,保修管理等,拓展其业务范围,提高业务能力。

第三个就是网络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网络分析功能,通过定位系统结合网络分析功能,能够更好的构建配网的网络结构,提高管理质量。同时,要提高其服务质量,为客户服务,调度,停电管理,或者科学规划配网设备等。能够辅助整个配网设计软件的工作。

第四个部分是系统的接口设计。要提高其业务能力,必须做好接口设计,力求实现网络的自动化,能够自动调度。网络不佳时,能够自动搜寻网络,自动连接。

二、配网设计软件的组成

配网设计要与地理信息结合起来,可以为配网设计工作提供原始信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引进其他设计软件。应该以辅助配网工程的工作为主。设计人员要提高设计能力,反复观察,推敲设计方法。可以通过引进PDN技术的方法,进行配网工程的设计。将计算机技术,组件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设计方案。配网设计软件主要有六个组成部分。

一个是配网设备,还基础的材料。通过设备反馈的信息与材料信息结合起来,绘制信息表格。另外,要充分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个是工程的组件设计。它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工程的组件包括材料,以及设备的各种零件。是多种工具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工程中,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材料以及设备的组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组件设备。还要对不同组件进行记录,分类管理。需要交通网络功能,组装更大的配件,丰富配件系统的组成。

第三个是输入设计。系统的执行是自动化的过程中,设计到程序,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输入设计,完成命令的输入。

第四个是业务。要拓展其业务范围,提高其服务质量。

第五个是输出设计,能够反映整个系统的设计意图以及运行效果。

第六个是系统的接口。接口设计要以融合各种功能为主,实现信息的高效无损传输。

三、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1)确定整合的内容。

对两个系统进行独立分析,还要结合两者的共同点进行设计。在融合过程中,应该确定支持的技术。能够使技术在两者之间实现及时转化等。

(2)要确定整个体系的框架结构。结构是系统运行的基础。要根据两个系统的性质进行建模,将两者表达的内容结合起来,对于两者的差距,要求同存异。

(3)整合过程中,以实现数据信息的整合为主。配网设计过程中,必须追求数据传输的效率,注重数据的层次性。要采取统一的数据编制标准,将同类数据信息进行整合。

(4)要按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配网业务划分为设计阶段、建设阶段、投产阶段。同时所有组件增加生命周期状态信息,分为原有、新建、改造、拆除四类。组 件 状 态“原有” 代表配网元件现实存在并在本配网业务中不发生变化;组件状态从 “原有” 改为 “改造” 表示该配网元件中部分有更改,如:材料、设备增、减、更新等;组件状态从 “原有” 改为 “拆除” 代表配网元件在本配网业务完成后被拆除。随着整合层次提高到业务流程的整合,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配网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能够提高配网系统的性能,有利于其质量的提高,对于配网设计软件来说,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定位,是设计优化的主要内容。系统的开发要从整个周期的设计任务出发,提高其设计的质量,反复观察问题,以提高配网技术为主,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辅助设计,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芳.吴云龙.危韧勇.GIS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15(05)

[2]刘理峰.孙才新.周湶 选择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3).

[3]罗云启.罗毅.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系统 2016(2).

[4].陈琼.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中应用优势的探讨[期刊论文]-青海电力 2015(01)

论文作者:徐福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论配网设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论文_徐福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