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园林景观浅谈园林城市创建论文_李琳

剖析园林景观浅谈园林城市创建论文_李琳

天津雍阳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绿化建设突飞猛进。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大量新建城市景观绿地失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由于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并不适合本地区的绿化设计方案;园林设计景观重于生态的不科学的设计形式;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等造成的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导致绿地的后期养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绿化效果很难维持,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功能变成影响城市形象的荒地。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城市;创建措施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大量新建城市景观绿地失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由于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并不适合本地区的绿化设计方案;园林设计景观重于生态的不科学的设计形式;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等造成的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导致绿地的后期养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绿化效果很难维持,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功能。

2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3 目前园林景观的现状与发展

3.1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不考虑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3.2当今,园林文化不再像过去时代里的那样只是个别少数上层阶级享受生活的一项奢侈品,逐渐变成为大众所用的一项公共必需品,而实用功能、类型等方面也逐步从只考虑人类本身转向整个自然界的协调共存。园林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逐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并开始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原本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下永续利用的园林思想,只能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论及内在原因,在文明形态学的范畴内,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盛衰,同时也是沿着曲线向前发展的,它的变化不仅受到相邻文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界媒介以及文明内部所需遵循的盛衰规律的影响。这样说来,衰败只是一种必然,转向何方的兴盛才是需重点考察的部分。当园林艺术沿着曲线波形发展到时间轴上标注着“现代”的这个坐标点时,受到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逐步向包容性、交融性发展,文明盛衰曲线也相互影响,逐步趋同。所以,从整个园林艺术的发展来看,各种文明所反映在园林艺术方面的表现形态不断地波动起伏,各自经历起源、生长、衰落与解体这4个阶段之后,伴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它们波动的频率产生了共振,到目前逐渐彼此同化,走向交融与相互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4.1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4.2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

4.3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 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4.4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4.5搞好园林事业的改革开放

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这种局面、这种管法很不适应大园林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可以预期,通过改革开放定会进发出巨大活力,定会使园林城市蓬勃发展。创建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5 结语

创建城市园林,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雷燕峰,王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213.

[2] 丁怀英.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 2012,(1):40 -41.

论文作者: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剖析园林景观浅谈园林城市创建论文_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