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建构区活动幼儿社会学习现状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潘仲玲

浅谈大班建构区活动幼儿社会学习现状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潘仲玲

【摘要】 本研究采用照片记录、镜头描述记录的方法,以调查记录大班幼儿在提升策略实施前后社会学习的学习状况,并分析大班幼儿在提升策略实施前后参与建构区活动的行为表现变化,以此探析影响大班幼儿建构区活动社会学习的有效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为幼儿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班幼儿、社会学习、现状调查、原因解读

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如幼儿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都不是一堂课就能决定或者是定性不变的,需要的是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一起共同努力,在平日的生活中、幼儿园生活中,让幼儿感受身边的温暖、关爱和平等。幼儿社会领域方面主要分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简单的两个词却包括了细小的许多目标,在建构区活动中,我们则发现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问题提出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但是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由于社会领域的教育渗透在幼儿的家庭生活以及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且因为有关态度和情感的培养而更加的抽象和宽泛,幼儿的社会学习现状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

幼儿园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要是和固定的同伴一起游戏,因此也非常容易观察到幼儿各个领域方面的学习现状,尤其是在班级的建构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身体接触多于其他区域。在建构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自我意识会比较强,因此在和同班的交往中容易出现摩擦,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就慢慢减弱,还会因为自己迫切获得材料的想法而不尊重其他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破坏和抢夺;其次,在大班这样的年龄段,幼儿在游戏规则、爱惜物品、诚实等方面相对于小、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比如在游戏结束之后需要进行整理,有的幼儿便会一下子推倒材料或是在整理时用脚随意的挥踢。因此在游戏活动中需要及时观察注意,对幼儿的活动材料、方式、规则等进行调整。

以大班29名幼儿为调查对象,是想通过教师在提升策略实施前后幼儿在建构区的社会学习状况,研究分析在教师提升策略实施前后建构区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变化,并探析影响大班幼儿建构区活动社会学习现状较弱的原因,找到有效策略,最终为幼儿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幼儿在教师策略实施前后建构区活动的社会学习现状,并探析原因。

(二)调查方法

照片记录法、镜头描述记录法、图表记录法

三、调查对象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

大班29名幼儿

(二)调查内容

建构区活动中:镜头描述:1名男生走进了建构区,他首先去拿了画笔和设计纸进行了搭建图纸的绘画,画好之后看了看其他正在进行搭建的小朋友,但并没有走过去而是独自去拿了纸杯、彩色塑料盒子,然后自己照着自己刚才绘画的设计图纸来进行搭建,在搭建中,男孩会不时的看其他正在搭建的幼儿,但他自己始终都待在自己的那块区域。然后,来了两个女生来借纸杯,他指了指地上散落的,跟她们说地上的你们可以拿去,我这些等搭好了再给你们。等男孩搭建好后走到那两个女生身边告诉她们可以把纸杯拿走了,然后自己高兴的去喝水了。

四、调查分析与原因解读

(一)调查分析

大四班29名幼儿在建构区中各个社会目标下男生都比女生分数低,尤其是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和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平均分数差距较大。在社会领域的7个小目标中只有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个目标达到及格百分之六十以上,并且只在及格边缘,其他目标均在及格率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原因解读

1.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与中小班相比,他们在身心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自我意识发展明显,大部分幼儿都有了自己主观想法,希望同伴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

2. 在幼儿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教师都关注于自己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幼儿因此缺少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缺少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 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属于被动的一方,被家长关心、被家长尊重、由家长主动与幼儿进行交流相处,严重缺乏了幼儿主动行为,因此幼儿在生活中主动的意识渐渐减弱,尤其是在与同伴交往中不愿意主动去和同伴互动,幼儿都希望自己是被互动的人,不愿意主动靠近。

五、策略与效果

一、策略

(一)有意分组,互相影响

幼儿园开展的一切活动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活动惠及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幼儿掉队。在活动中虽然每个幼儿都参与了,但是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如调查图表中,男生与女生之间就存在着很大差异,女生的社会学习都平均优于男生,在活动中便可以男女生混着组合。

其次,还可以根据目标中能力互补的进行组合,在活动中便可以有效的互相影响,有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活动中还可以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

(二)设置情境,增强意识

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设置情境,根据幼儿在社会领域中薄弱的方面进行特定的引导,如在关心尊重他人方面,可以有意引导幼儿去注意扮演受伤的幼儿,提升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增强幼儿主动的意识,有利于幼儿与同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少批评,多鼓励

在日常活动中遇到一些幼儿错误的行为时总是采用批评来让幼儿进行改正,但是鼓励比批评的效果更好,鼓励可以让幼儿有效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且在幼儿心情愉悦时的行为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记忆。鼓励还可以让幼儿更加主动和愿意去尝试自己本没有做过的事情,增强幼儿主动地意识。

二、实践效果

(一)建构区活动画面:

镜头描述:将1名女生和1名男生分为一组进行搭建,一开始两人独自拿材料进行搭建,然后互相看正在搭建的,慢慢的,女生主动和男生两天,两人开始了言语上的交流,一起讨论材料的摆放和搭建的内容,过了一会儿后,又1名女生看见他们合作搭建便主动参与了进来,主动帮助他们拿材料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男生和女生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这名女生主动试图调节,在活动中相处的更加融洽。

(二)效果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策略导引,在建构区中幼儿更加主动的去与同伴交流互动,并且开始自发的的合作,愿意和同伴分工合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同伴会主动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对方。此外,幼儿之间学会了互相欣赏和互相鼓励,更加的适应群体生活,主动意识也增强了不少,开始慢慢主动关心他人,注意身边的同伴。

六、教育建议

引导幼儿之间的互相交往或是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能够体会到交往的快乐,去愿意主动尝试交往,并且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其次在运用情景时可以更加针对社会领域中具体的一方面,如活动规则的遵守或是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让幼儿学习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等。最后还可以与幼儿家庭沟通联络,引导幼儿在家里也要关心长辈、身边的人等。

论文作者:潘仲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浅谈大班建构区活动幼儿社会学习现状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潘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