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学校文化论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学校文化论文

关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当前我国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世纪之交后,我国基础教育以加入WTO为背景,以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标志,以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要采取“分级办学,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以世纪之交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为载体,全面进入了新一轮改革。在这种大背景下,将笔者近来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研究与思考陈述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注时代:基础教育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

今天的基础教育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展?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醒地思考和面对的。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科学地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才能准确地找到基础教育前进的方向。

(一)基础教育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之中

任何教育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转型必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并存。以山东省为例,农业人口占全省的62%,农业总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4%左右。山东省的工业化已完成了70%,省内还有比较发达的信息产业。可以说,山东省正处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并存,工业社会与信息化社会并存,但从整体上看,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全面过渡之中。

明确我国所处的社会形态,对基础教育有什么启示呢?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而兴起的,也是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人们长期谈我国教育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但却一直没有实现这种转变,原因何在呢?我们不能不说,经济是基础,我国还不具备从整体上实现这种教育形态转变的经济基础。今天,在明确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来重新认识我国长期以来所期望的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我想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伴随社会转型的逐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也将实现一系列转型:教育思想方面,传统的“三中心”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师生关系将发生重要转变;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正由“双基”人才观,走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观;课程、教材方面,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教学内容“繁、难、深、旧”的局面和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正在被打破,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把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方面,过去教师主导的一边倒的课堂教学,正逐步让位于师生的共同创造,与学生共同发展正在成为新的教师发展观,等等。

(二)基础教育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之中

我国经济正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是我国20多年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最深刻的变革。

有人说,教育是我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我想,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事实上,我国教育至今仍然深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已经把上公开课、评教学能手、评先进等,看作了一种福利,它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表明了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经济转型中,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市场机制将在教育发展资源的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优秀教师和优秀生员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教育教学管理的刚性模式将逐步被弱化,人本管理将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竞争机制将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等等。当然,在经济转型中,我们一方面要克服长期计划经济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克服市场经济的观念可能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基础教育正处在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的转型之中

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提高得益于改革开放。伴随着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即从有限开放、渐进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必须开放的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诸多“中国特色”将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惯例所代替。

加入WTO,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进一步融入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呢?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着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国际生产力,也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反映。一方面,国际分工的产生首先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联,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一国所需的生产原料等开始不能完全自给,必须到他国寻找,分工便在国际间进行。这种国际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分工又是以西方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必然首先反映西方国家的利益。国际分工的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质。

美国记者弗里德曼在《新型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全球化的脸明显是美国人的脸。它长着米老鼠的耳朵,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苹果公司的电脑。”伴随着以西方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教育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必将对我国等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和国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界对此必须有迎接挑战的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基础教育正处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之中

我国的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开放转型,最终必然带来文化转型,必然产生东西方文化新的撞击与融合。

我们不能不承认,西方文化现在是一种强势方化。一种文化是不是强势文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渗透力,即向外扩张的能力;二是吸引力,即向心吸引的能力。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产品及思想文化传播,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已经取代航空等行业,成为美国第一出口商品,占国际市场40%以上。目前,美国思想文化在传播空间、时间、数量以及手段上已占绝对优势。美国G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美国有线电视传播网)、ABC(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各国发布的信息量的100倍。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另外,美国还不遗余力地扩大其思想文化影响,在10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多个新闻处和2000多个宣传活动点,在80多个国家设立了图书馆。更为可怕的是,西方正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播其文化价值观念,我们有时是防不胜防的。

另外,我们已可以从人们的穿衣、过节、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从青少年的课外读书生活和游戏,从成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深刻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正因为当前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西方文化必将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有一个文化的、人格的自我重构过程。这一过程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直接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这一点也会对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等,带来明显的冲击。

二、关注未来:基础教育要办什么样的学校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科学的办学理念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想,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旗帜就是力量,科学的办学理念能够凝聚人心,激励士气。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呢?

(一)从规范化学校走向特色化学校

讲究规范,追求整齐划一,是工业社会基本特征的反映。10多年来,我国许多省市以工业社会的这种观念为指导,加强了中小学的规范化建设。物质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就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校。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我省的规范化学校建设,对于推动学校上水平、上档次,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这一点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我认为,要建设高水平的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必须在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基础上走向特色化学校建设,这是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办学新理念。

什么是特色?我们对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特色是风格,一所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二是特色是特点,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突出的办学特点;三是特色是特长,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长处;四是特色是独有,一所学校要追求人无我有;五是特色是领先,一所学校要做到人有我先;六是特色是传统,一所学校要形成自己优良的办学传统。

一所学校应该如何去发现、培育、发展、巩固自己的特色呢?第一,要追求自己的总体办学特色。如济南有所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它要从总体上突出以下三个特色:一是双语教学;二是济南市历下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是一所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从目前的现状看,在别的学校也开始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开设英语的情况下,这所学校就必须从过去的人无我有走向人有我优;九年一贯制要做超前探索,要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在别的学校也开始实行小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小班化教学就要领先一步。总之,特色是发展的,特色是动态的。每一所学校都要无特色创特色,无长处树长处,都要使自己的特色越来越特,长处越来越长。第二,要追求自己的专项办学特色。比如,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学校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等等。第三,要追求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这里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总体学科教学特色,也就是学校在一定区域内有特别优秀的领先学科;二是每个学科的每位教师也都要追求自己的教学特色,如英语教学组,每位老师都去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一所学校在培植自己的办学特色时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采取如下三种策略:一是以理念促特色。就是通过自己的先进办学理念来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优势促特色。就是从总结本校的办学优势出发,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三是以传统促特色。就是从总结本校的办学传统出发,去培植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走向学校精神的培育

什么是校园文化?我认为,可以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组成两个方面来把握。就校园文化的内涵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生活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现代学校课程的重要形态。就校园文化的组成来看,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即校园建设、校园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等;校园精神文化即校风、校训、校歌、师生精神风貌等;校园文化活动即校园学生文化学习成果的创造、展示与交流等,这是流动的校园文化,充满生命色彩的文化。

从校园文化的组成来看,许多学校对前两个方面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对后一个方面则大都比较忽视。我认为,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校园学生文化学习成果的创造、展示与交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各地大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的校园越来越漂亮了,不少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校训、校歌,学生的作品都上了墙壁,学校文体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一切,都反映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最本质的应该是学校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今后应从重文化建设走向重精神培育。

校训应是学校精神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人们一提起清华大学,就会首先想到它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会想起清华学子们以崇高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民族、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这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学校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每一位中华儿女无论从哪里来到清华,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教化。它已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强大的无声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要使校训真正成为学校精神的载体,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在这里,校训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必须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师生能够用自己的多姿多彩的光辉人生诠释它、说明它。为此,在可能的条件下,重视和加强学校文化展览馆的建设是必要的。

(三)从工业时代的传统学校建设走向后工业时代的数字化学校建设

传统工业时代的学校,物质财富是学校财富的主体。每到一所学校,地方官员引以为自豪、津津乐道的就是:这所学校占地多少,已投资多少,盖了多少万平米的教学楼、文体楼、科技楼、图书楼、学生宿舍、餐厅、操场,配备了多少台微机等等。在这里,地方官员们却很少谈及学校的精神内涵、精神财富、图书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等等。这很像过去农村老子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只管把房子盖上就行了,至于空空如也的房子里应有什么内容,那就不是他管的事了。

只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而不重视或很少考虑学校的软件建设,这是典型的工业社会的财富观在学校建设上的反映。随着后工业社会或者说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物质财富至上的财富观必须让位于数字财富至上的财富观,也就是说,今后学校建设水平的标志,将由过去以物质财富建设水平为主转向以数字化建设水平为主。这将是学校建设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

我认为,数字化学校建设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学校评价、管理数字化。这是学校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的现代化。第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教育得以进行和实现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所谓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数字化,是指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化。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来开发学校课程,补充教学内容,设计教案等。当前教师利用计算机设计课件,只是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数字化的初级形式。第三,师生教学活动数字化。这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也就是当前观摩教学中教师们广泛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二是网络化教与学,即师生在网络教室里,借助于网络进行的教学活动。

(四)从升学率竞争走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在一次教育会议上,有不少教育局长在公开谈论去年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抓高考,高考升学率提高了多少等,真可谓是大张旗鼓地抓高考。对这种现象,有的同志戏称为“赤膊上阵抓高考”。在这里,我想起中国共产党的八年抗战,想起了蒋介石的下山摘桃子。蒋介石光知道下山摘取胜利果实,而全然不顾解放区军民是如何浴血奋战的。我认为,现在摘桃子式的领导太多了,而园丁式的领导太少了。各级领导都要学做园丁,从育种、下种、促草、施肥、浇水等各个环节,都要给予全过程的关怀,而不是仅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从关注结果——升学率,到关注过程、关注形成过程高效运行的各个重要因素,这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重大飞跃。在这里,我借用当前的企业管理术语,把这一转变称为“从升学率的竞争转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我认为,建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层面,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学校形象、创新能力、办学特色、学校人才等。二是载体层面,包括学校管理结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办学规模、发展战略、信息化水平等。三是转换层面,包括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成本、学生竞争力等。

我认为,今后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要树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将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我们在未来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学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同样取决于我们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我们在日益繁重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能否走在时代的前列,还是要取决于我们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总之,一句话,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学校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教育资源观。

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标志是一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名师,必须靠名师来支撑。没有名师,就不可能有名校。名师是名校的标志,名师是名校的品牌。名师从何而来?一要善于发现名师,二要善于培养名师,三要善于吸引名师,四要善于留住名师。我认为,对于上面这四条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为重要。如何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过去,我们常说要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但我们今天必须要有新的留人观。一要靠法制留人,一个学校要有好的法制环境,办任何事情都有法规可依;二要靠公正留人,学校领导对人公正,办事透明公开;三要靠创新留人,学校充满朝气,具有创新活力;四要靠机遇留人,在你这所学校工作,发展的机遇多;五要靠发展留人,在你这所学校工作,学校重视每位教师的发展,能够为每位教师的进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六要靠信息留人,能为教师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新的信息资源。

三、关注发展: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的核心的问题。因此,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必须做出新的战略性调整。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带有时代性的课题。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才培养规格是由时代决定的。那么,当前对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经济、社会要求是什么?

(一)科技革命与新基础观的确立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长,30年来人类知识的增长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人生有涯,学也无涯。一个人学习无论如何勤奋,都不可能学尽人世间的所有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基础观”——适度的基础观。我们不能因为过分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削弱甚至牺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对学生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新基础观的重要内容,等等。

(二)可持续发展与新文明人观的确立

确保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观的转变,迫使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过去“人定胜天”的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传统观念,树立“新文明人”的培养目标观。这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人与人和为贵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树立节制自我欲望的消费观,等等。

(三)诚信经济与新德育观的确立

加入WTO后,人们对诚信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把市场经济当作规则经济、诚信经济。由此,引发了国人对“诚信”问题的大讨论。中央电视台曝光“南京冠生园”用陈陷做月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呼吁在全国建立诚信社会;经济学家陈清泰在报纸上撰文指出:我国企业界每年因缺乏诚信损失5000亿元等等。这就向教育界提出一个重要课题:诚信是不是应该纳入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偏重于认知方面,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殊不知这些上层的道德理念的建立离不开基础性道德品质的支撑。我国必须重建中小学的基础性道德目标,把诚实、爱心、良心、自信等作为新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四)能力社会与新能力观的确立

在当前,社会上和教育界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现象: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全省有近千名大中专毕业生上技校;上海复旦大学出现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热;深圳市高薪聘请高级技工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一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观念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学历不再是用人单位考虑的第一因素,人才关键是要实用。二是学生的求学观念也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学了要管用,要有就业能力。这两点变化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是:能力社会即将到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小学教育要树立新的能力观:从认知的能力观转向实践的能力观。人们长期把能力看作是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其实,在实践中,人的能力必然是综合的。在这里,我国中小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国际化社会与新素质观的确立

一谈到人的素质,我们常常会提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等。人们重视从理论研究、科学分类的角度谈人的素质,而不重视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探讨人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学所培养的人才,就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言,不能再局限于国内,必须适应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由此出发,我国中小学必须树立“新的素质观”,高度重视学生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所需要的信息素养、语言素养(母语、外语)、人文素养(民主与法制素养)等素质的培养。

四、关注实践:基础教育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最近,我曾到学校听了几节课,其中包括小学五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初中的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英语课。总起来说,这几节课有很多优点,初步体现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我想结合这几节课,谈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效率,返朴归真

有位教师在教《田忌赛马》时,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赛马图片,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一项什么运动吗?”学生问题:“这是赛马。”这位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检查预习。这说明,学生课前就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了。如此看来,教师设计的第一、二个教学环节,就有些表演的味道了。

由这个教学案例出发,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绝不是针对这位教师的。在许多地方的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不注重效率的现象、表演的现象。我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树立效率意识,必须坚持返朴归真的原则,切忌在课堂教学里演戏。失去了真实的课堂教学,表演得再好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一没有实效,二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二)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要干什么,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定向问题,涉及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我听过的不少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教学目标意识不明确。

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理解课文内容,是《田忌赛马》的教学要求。就教学目标的陈述而言,它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果教师能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这节课,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哪位同学第一个做到又准确又流利地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那一定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我认为,目前教师在处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我觉得,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悲哀就在于,近20年来,我国培养了许多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选手,但并没有培养起这些选手的学科兴趣。比如,我国培养了大量获得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选手,但这些金牌获得者中并没有多少人从事数学学科研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比教学生掌握多少学科知识都重要。知识是教不完的,而教师一旦在学科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教不完的知识学生凭兴趣、凭习惯、凭方法可以自己去学习。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就像是有待教师点燃的心灵之火,每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学科学习心灵之火的燃烧加点油,续点柴,而绝不能做灭火机。二是每堂课都要重视学科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不要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双基”的落实上。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不等于学生就能解决实际问题,更不等于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发展。这是因为,学科知识要真正转化为学科能力和一般能力,必须经过相应的“实践的活动”这一教学环节。

(三)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也就是说,要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师生的生活形态,是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对于课堂教学的健康、和谐、有序、高效进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此来理解今天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

比如,随着家庭生活的提高,休闲旅游已开始成为不少城市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假期了,家长要带孩子去旅游,走前总要先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注意观察,要多看书,回来要写作文。这一下完了,孩子高涨的兴致、满腔的热情,顿时凉了一大半。原来不是为了放松、休闲,而是为了这个啊!显然,旅游也是生活,是在生活中学习。问题是,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先投入地玩一次,让学生尽兴地玩,让学生感悟到生活的乐趣。有体验、有灵感,还怕写不出好作文来吗?

(四)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现在,不少教师上课时总习惯于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案来展开教学,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对自己要上的课一无所知的假设上。其实不然,不管学生是否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总是有所了解的。这里,学生对新课的了解程度,就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学生学习时的“认知前提”,或者说是学生学习新课时已具备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等。

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前提的基础上展开本堂课的教学。人们常说,教师的教学要有的放矢。这里的“的”,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前提。在这里,教师必须把这个“的”研究透,把握准。否则,教师就是无的放矢,就是低效率的,就不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懂不会的,才是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研讨解决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研讨,学生仍然不清晰、不明了的问题才是需要教师精讲解惑的。在这里,关键是教师如何科学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我认为,教师要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去把握:一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二是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三是学生们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同学们能否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把这三个问题搞清了,也就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和主攻目标。

(五)课堂教学要架起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要架起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但如何才能科学地架起这个桥梁呢?我们先看看一位教师在教《轴对称与轴对称图》一课时的做法:课开始后,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图片:(1)蝴蝶;(2)红双喜;(3)山和山的水中倒影。教师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一组图的观察、思考,来引出学生对轴对称现象的认识。应该说,教师用心良苦。这是不是我们所主张的,在课堂中架起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呢?我认为,还不是。这是用教师加工了的发现来演示学生的发现,用教师的生活来代替学生的生活。

在这里,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现象引入“轴对称现象”并不难:学生站起来两手伸开成一条直线,两手不就是以身体为中心的轴对称吗?两手在头部举起合拢,不就是典型的沿身体垂直平分吗?这不比教师组织学生用多媒体演示两个三角形,通过重叠来认识轴对称和通过三角形对称点连线认识沿对称点垂直平分更直观、更形象吗?另外,在教室里,对称的现象还有很多,如门、窗等等。

这个教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教生活中的数学,但生活中的数学应该是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六)要科学把握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当前,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从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这里的关键是,教师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要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在设计出有较强的思维价值的问题上下功夫。什么是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我认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否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就很难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有位教师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田忌为什么通过调换赛马的出场顺序就取胜了?”我认为,教师的这个问题设计对于理解课文是有益的,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或创新思维就很不够了。因为这一问题很难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如果这样设计也许会更好:“第二场比赛田忌采取了孙膑的计谋,变换了赛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但变换赛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一定能取胜吗?假如再进行第三场比赛,田忌还能取胜吗?”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学生都不能直接得出答案,必须经过下述一系列研究才能回答:一是田忌变换赛马的出场顺序不一定就能获胜,他要获胜其前提是齐威王不会变换赛马的顺序。他第二场比赛之所以能获胜,是因为孙膑通过第一场比赛的情景确信齐威王不会变换赛马的出场顺序。二是如果再进行第三场比赛,谁胜谁负就要具体分析了。

标签:;  ;  ;  ;  ;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学校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