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合创新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组合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技术和组织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作为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基础的创新效益评价,对于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和均衡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在以往的企业创新效益评价中,常常把眼光局限于单个创新项目的效益评价。实际上,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1]。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单个技术创新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以组群的方式出现,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用才能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因此,对单个技术创新的分析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1 组合创新内涵与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人们已开始注意到组合创新的重要性。王伟强在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关联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组合创新实质上是企业为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进行的与企业环境、资源和组织变化相适应的产品与工艺的协同创新[2]。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为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组合创新实质上具有比产品与工艺的协同创新更广泛的内涵。

组合创新实质上可认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下,受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其中,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等,而技术因素包括技术环境、技术资源等,组合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图1):

图1 企业组合创新结构

1.1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组合

库兹涅茨指出,单纯的产品难以长期维持其竞争效益,必须依靠工艺创新。Stoll则认为,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现有的工艺基础[3]。因而产品与工艺创新的组合构成了企业组合创新效益实现的基础[4]。

1.2 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组合

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按其重要性可分为渐近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重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5]。渐近创新和重大创新对企业都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企业必须在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的选择上有一个均衡的考虑。

1.3 显性创新效益与隐性创新效益组合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企业的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一些可用经济指标衡量的显性效益,如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产生一些隐性的创新效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这种隐性的创新效益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并以一种类似于“折现”的方式在企业下一期运行当中得以实现。

组合创新概念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的传统视角,它要求人们发生技术管理范式上的变革,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表1)。

表1 组合创新与技术管理范式的变化

传统技术管理范式 →组合创新管理范式

●着眼于单个创新→

●着眼于组合创新

●单纯强调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

●强调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

●强调重大创新 →

●重视渐近创新的作用

●创新效益评价局限于显性创新效益→

●均衡地考虑显性和隐性创新效益

2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组合

综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经济增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产品和工艺的协调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产品和工艺创新上不同的投入策略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表2)。据美国MIT生产率促进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度只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是很多工业领域内失去竞争优势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6]。而日本和德国之所以形成今天的经济竞争优势,是与它们注重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Mansfield通过对日美工业创新的比较研究,指出重视工艺创新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7]。

表2 各国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投入比较

创新投入产品创新投入 : 工艺创新投入

美国企业 2 : 1

日本企业 1 : 2

德国企业 1 : 4.1

数据来源:MIT生产率促进委员会(1990)

在我国,对产品创新的注重历来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的传统观念,而工艺创新则被视为从属于产品创新的需要。这种观念导致了产品创新在企业创新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表3)。由于缺乏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考虑,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利的趋势,突出地表现在:(1)由于企业长期不重视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发展极不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企业工艺落后的状况已成为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能力提高的瓶颈环节,从而导致企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拉大[2][,8]。据我们对杭州市1990年493项引进项目的跟踪分析,能够完成二次创新的仅占0.8%,究其原因就是企业落后的工艺基础与引进技术之间的不匹配。

表3 江浙26家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调查

创新类型项目数比例(%)

产品创新 79 73%

工艺软件 16 15%

创新硬件 13 12%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江浙26家企业创新调查(1992)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作为企业组合创新的基础层次,是企业组合创新效益实现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以往对工艺创新忽视的管理观念,从单纯强调产品创新转向重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组合创新效益的充分实现奠定基础。

3 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的组合

我们知道,对技术创新分类影响较大的观点是由英国Sussex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于80年代提出的技术创新SPRU分类。该分类将技术创新按其重要性可分为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的特点是在技术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通常是研究开发部门大规模研究的结果,而渐进性创新则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5]。

由于根本性创新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往的技术创新管理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根本性创新上,而对渐进性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则相对认识不足。相应地,这种技术管理思想对企业也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许多企业在技术战略的制订上,往往把技术开发的重点放在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和全新产品开发上,而在渐进性产品开发上则分配较少的组织资源。由于资源投入的缺乏,常常导致渐进性产品开发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尽管一些技术创新学者也指出,渐进性产品改进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意义并不一定很大,但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的重要性却不可低估。但由于缺乏定量化的实证支持,渐进性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一直无法被人们充分认识。

Enos曾指出,技术的经济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节约和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进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方面[9]。在此的基础上,J.Z.Yin提出现值指数模型,以测度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经济效果。他用此模型对美国石油精炼工业1900年至1960年间五个重要工艺创新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考察,结果表明,渐进性创新在经济收益上要大于根本性创新[9]。

我们把新产品开发活动分为三大类:全新产品开发(Radical Product Development);渐近产品开发(Incremental Product Development);差异产品开发(Differential Product Development)[10]。通过运用离散型现值指数模型,我们发现对于新产品开发来说,在企业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发出的全新产品,只要它是符合市场需要的,该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大于原有的原型产品的。对于渐进产品开发而言,渐进产品系列的经济效益是依次递增的,并且渐进产品开发从经济效果角度来说是优于全新产品开发的。差异产品的经济效果是递增的,但其经济效果递增量大大低于渐进产品的。

渐进产品开发从经济效果而言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1)从技术角度而言,由于产品开发是基于已有的产品技术基础上,因而它在技术上是较为成熟的;而且由于以往产品开发积累的技术经验、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使得产品技术开发的资源投入大大节省[11];(2)从产品的生产制造角度来说,渐进产品系列往往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且往往存在相对较多的通用零件,对生产成本的降低亦有一定作用;(3)从产品的市场因素来考虑,产品在功能上往往是相似的,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12][,13]。这样,对一个渐进产品系列而言,后继开发的产品一方面可取得部分前继产品所拥有的用户及市场影响,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份额,故相对而言要比全新产品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容易一些。

因此,正是由于技术、生产成本、产品市场三方面的因素,使得渐进产品开发在经济效果上具有显著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制订产品开发战略时,充分认识渐进产品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全新产品的开发对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以及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渐进性产品开发对于企业现有的经济竞争能力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企业产品开发战略的制订时,对新产品开发的进行必须有一个综合性考虑,使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实现。

4 隐性创新效益与显性创新效益的组合

以往对企业创新效益的研究,大多都局限于一些显性效益,在企业技术项目选择上缺乏长远的考虑,而把资金等组织资源不均衡地投入到当期利润获取活动中。然而实际上,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不仅具有显性的经济效益,而且存在一些隐性的创新效益,这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长时效”作用,并通过未来显性创新效益的增长得以实现。

创新项目对组织创新行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知识存量上:(1)组织对外来知识的汲取能力与组织及组织内个体所掌握的知识量和知识背景是正相关的。(2)现有的知识存量会使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途径依赖性,并影响到未来问题的选择[14]。从创新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发挥,与其在创新项目方案的选择是很有关系的。(3)组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否足够强,也表现在它能否及时而准确地捕捉组织外部的技术机会。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以确保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创新项目对组织创新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技术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上。技术范式用以指“解决选择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型或模式”,它决定研究的领域、问题和程序,具有强烈的排它性[15]。创新项目往往有助于组织技术范式的形成和发展。它具有两方面的影响:(1)在技术问题的选择阶段,有助于筛选出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的项目;(2)在创新过程中,可使组织创新避免重复以前的错误,从而导致试错过程大为减少,组织的创新资源的浪费也可尽可能地降至最低限度,并使组织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基于组织已有知识存量基础上的创新项目的成功率远比新的创新项目高。

因此,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组织知识存量、技术范式、学习模式和组织柔性都发生动态的演化,并最终表现为组织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这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部分。

从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创新项目的隐性创新效益是通过企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实现的。这将会对组织后继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源使用率提高、成功率提高和创新周期缩短,我们可以把这三种影响统称为“隐性创新效益”。

而且,正是由于创新项目隐性效益的存在,使得某些失败技术创新项目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正效应。日本日立机电公司的数控机床技术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显然,并非所有的失败创新项目都对组织具有正效应。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失败创新项目若能产生正效应,它必然满足下述条件:(1)此创新项目的核心技术必须与后继创新项目相同或基本相同。因为只有这样,在创新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才能被后继他新项目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接纳,变成“有价值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选择的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处于组织的技术发展轨道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由组织的技术发展战略来加以保证。(2)此类创新项目一般是较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涉及到较多的组织资源的投入,它所涉及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复合性。这样可达到组织成员个体拓展其知识背景和技术掌握深度的效果。(3)此类创新项目的中止一般发生在创新活动链中的后期阶段。这是因为只有当项目进展至一定程度,才会有具一定创新深度的中间研究成果出现,才可能使知识存量实现递增性积累;而且,组织及个体创新能力的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4)在创新活动中,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始终占主导地位,尤其在关键性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上。而且,研究开发将作为一种典型的学习模式在组织中出现。

综上所述,组合创新实质上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下,受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正如熊彼特将创新视为一个新的生产函数的引入,组合创新是从企业整体出发,对企业所拥有的或可获得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因此,组合创新就表现出如下一些与单个创新行为不同的复杂特性:

1 组合创新的多重性 组合创新多重性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组合,渐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组合,显性创新效益与隐性创新效益组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作为企业组合创新的基础层次,是企业组合创新效益实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组合层次则直接决定了企业创新效益的实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不仅对企业具有显性的经济效益,而且存在一些隐性的创新效益。这种隐性创新效益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长时效”作用,并通过未来显性创新效益的增长得以实现。

2 创新效益的系统性 合理的组合创新的整体效益要大于单个创新的效益之和。并且,随组合创新数的增加而呈现动态性变化。这主要是基于:(1)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其技术发展存在一定的范式和轨道,因而在技术项目的选择上就具有一定的途径依赖性。所以选择合理的创新组合,就可以达到技术基础共享的目的,并有利于组织技术能力的积累;(2)不同的创新项目往往涉及到相同的技术环节,以及相同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因而合理的组合可起到节约费用的目的;(3)对于单个创新项目而言,将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而组合创新由于技术基础的共享和R&D费用上的协同作用,可起到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分担效果。

3 组合创新的动态性 企业创新能力它需要组织、技术、信息、资金等诸方面的支撑条件。随着组合创新活动的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流网络都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以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动态调整又产生反馈作用,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进行方式。就技术和资金而言,它们既是企业组合创新的基础,又在创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加强,并对企业未来的组合创新活动发生作用。

4 组合创新的协同性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效益的实现也就随之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当中,组合创新效益的实现呈现出非线性的动态趋势。同时,组合创新的有效进行,需要企业内部战略、组织、资金、文化等诸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创新管理对企业组合创新绩效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及诸要素的协同作用无法发挥,组合创新的效益也将下降,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创新、产品创新、重大创新以及显性创新效益上的传统技术管理理想,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组合创新效益问题。表现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上,既要考虑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匹配问题,又要对创新活动中的隐性创新效益有清醒的认识,进而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企业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过程。

标签:;  ;  ;  ;  ;  ;  

企业组合创新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