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者登高行远者正道-记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退休干部王世望论文

望远者登高 行远者正道
——记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退休干部王世望

文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 图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 陈长吉

王世望是海南公路局的一名老公路人,他的一生平平凡凡,但宁静而蕴含热烈,就像一棵大树,一辈子扎根公路,不怨不悔,不离不弃,守护着海南2.5万公里长的公路,为养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他踏实的作风和高尚品德,打动所有身边的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男女长幼,公路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望叔”。

望叔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广东省海南技工学校。1977年10月,在海南省公路局前身的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路局从事公路养护业务工作。在以后的35年间,望叔从最初的公路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路桥工程师和公路养护管理副处级干部,一直战斗在公路养护一线,直到退休。

本文引入Dickens提出的社会工作菱形的框架,并结合在第一轮访谈过程中一线社工认为影响建立职业自主性的本土性概念,在修正了原有社会工作菱形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建立本研究所使用的“社工职业自主性菱形”的框架。本研究从国家(国家政策、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开支、政府“孤岛”、行政)、职业(职业自身、职业从业人员)、组织(组织自身、组织与组织之间)和服务使用者(对政府认可度和专业VS非专业)四个层面来分析影响一线社工建立职业自主性的现实图景(如图1)。

三句话不离本行

海南建省前,全岛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养护工作仅限于修修补补,这对于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热血沸腾的青年人,无疑是一种考验。很多人干了一阵子,就另谋出路,但是望叔没有灰心,他看到了公路事业即将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方面他虚心向老一辈公路人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海南省公路学会、省交通厅组织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特别是参加了长沙交通学院的公路养护管理专业证书班学习,达到本专业岗位大专水平,并函授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公路工程管理专业,在不断充实专业管理知识的同时,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在海南公路养护管理战线一干就是30多年。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科技路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一定污染,对于周围居民的生活与环境会产生影响。扬尘一直都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道路扬尘与施工扬尘都属于扬尘污染。因此,需要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围挡作业,避免扬尘出现,需要对道路及时清理,定期喷洒水分,保证道路湿润,运输车辆在行驶前期需要对其加以清洗,保证路面的清洁。避免扬尘对空气与环境的过度污染,水泥、砂等施工材料需要集中放在施工现场,避免粉尘大量出现。

为了摸清公路情况,望叔总是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到第一线了解情况,收集资料。1984年以前,省内出差没有公务用车,来回都是坐班车,有时还要坐卡车或骑自行车去巡路。1984年以后,单位配备了吉普车,但车上没有空调,打开车窗跑一天,人变得灰头土脸不说,到了一线条件差的地方,连冲洗的自来水都没有。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望叔始终保持着高度负责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

即使已经退休,王世望读的书报里,经常会有跟公路有关的内容。一入公路行业,一生公路人。

践行养护管理也是发展

这天,阿姆刚回来,小米就发现它少了只手臂。小米把阿姆拉到电脑面前,连上数据线,细致地检测一番后,发现阿姆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奇怪的是,胳膊丢失的这段记忆却是空白的,因此小米没办法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不止这一次,这段时间,阿姆身体上的零配件老是丢失,有时是备用电池,有时是耳朵……

望叔常说,从交通工作承担的任务和使命看,我们不仅要关注里程的增长和等级的提高,更要关注公路的安全畅通和服务品质的提升。一条路建不建,社会影响固然不小,但一旦通车后养护不到位,出现行车安全或道路不通畅事件,影响就更大了。养好公路,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公路,就必须把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力气,切实把公路管好、养好。

1996年以后,望叔转到了省养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海南重要的县道)养护管理岗位上后,开始留心养护工作理论汇编和总结。数十年来,望叔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记工作笔记。在他的日志里,道班情况、公路普查、路况资料等,每次经手的重要工作,他都会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地记载下来。2005年在编辑《中国路谱》(海南卷)过程中,他完成4万多字的文字整理工作,并用表格汇编了全省4151条20870公里公路各时期修建的技术情况。2003年至2010年组织完成《海南省公路小修保养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等数十个规范性文件的编写及修订。这些管理办法和制度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望叔深谙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要把养路工作与“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在实践中有机结合。既关注建设,又强调养护管理,体现了两个并重,树立建、管、养三者关系的新服务观。为了充分做好防大风、防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他还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组织人员编写了《海南省公路防汛抢险预案》。每年雨季来临前,他都要组织人员对各分局公路防汛抢险组织机构及物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认真落实公路防汛责任制。

当年的海南岛,县乡公路几乎全是砂石路,跑一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000多公里的路,望叔每个季度都要跑一遍,而且把每一条道路的建设、养护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了解望叔的人都知道,他三句话不离本行,是有名的“公路”婆婆嘴。特别是每当遇到台风天气和风雨季节,他都会告诫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要注意的事情。受热带气旋影响,海南每年都会有一些极端天气出现。台风暴雨对公路交通影响最大,公路受灾也最严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每当遇到台风大雨的时候,望叔总是守候在电话机旁,挨个询问各地受灾情况,组织人员统计公路被毁情况,然后向上级及单位领导及时准确反映情况,便于领导有效地组织抗灾抢险……这看似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工作过程,但对公路养护人所蕴含的责任却非同一般,有时候紧张得像打仗一样。桥断、树倒、路毁、涵洞垮塌……哪一件都是牵涉到全局安危或人命关天的大事,丝毫疏忽不得。2010年10月,海南遭遇多年不遇的台风暴雨袭击,公路损失达1亿多元。灾情就是命令,那段日子里,望叔带领全科人员每天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及时了解情况,统计公路水毁数据,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传达领导对防风防灾工作的指示等,为高效有序实施防汛抢险和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以苦为荣的老公路人

正因为纯文学处境尴尬,才给了普通百姓出场和发声的机会。在文学领域的多声部合唱里,平民非虚构作品数量多,影响大,不容忽视。有专家预言,“在新媒体时代,在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当下,民间述史写作或将给文学界带来革命性意义,为当代文学注入一线生机。”[3]

翻开望叔的工作简历你会看到,他的最高职务是“副处级”管理干部。早在1994年10月,他就担任海南省公路局地方公路管理处副处长,负责全省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1996年6月以后,随着多次机构调整,他都一直在部门岗位上从事具体工作,从来没有因为职务和待遇等问题向组织上提过要求。望叔说,“人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上,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重要。”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望叔一生淡泊名利,而荣誉总是不求自来。从20世纪90年代起,望叔就与先进结下不解之缘,多次被评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1年6月15日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老区建设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被中共海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2004-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7月被中共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2004-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6月被中共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2006-2008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2006-2008年度考核,被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评为“优秀工作者”;2009年12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新华社海南分社“奉献60年海南交通英模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交通奉献标兵”。直到临退休时,望叔再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他也是2011年度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最年长和最富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王世望的生活幸福美满,他的独子接承了他公路事业的衣钵。图为王世望和妻子的合影。

在工作岗位上做到知行一致,无欲则刚的王世望。

为了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望叔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公路事业。养路苦,他以苦为荣;养路累,他无怨无悔。他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对诚信、对奉献的诠释,默默地抒写在那不断延伸的公路上。作为公路人,公路就是他的战场,养护就是他的职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以路为家。

望者,站立于高处,举目远眺。大树不争,默默挺立,为路遮风挡雨,为路送上荫凉,看风云变幻,世事变迁,惟大道通衢,不改初心。望叔——海南公路的一代守望者,托起的,是海南公路建设养护事业的美好梦想。

标签:;  ;  ;  ;  ;  ;  

望远者登高行远者正道-记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退休干部王世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