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论文

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论文

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

◆彭艺冰

(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能够在多个学科中得以渗透。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是聋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聋校语文教学心理教育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越来越重视,并强调聋校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够确保学生得以顺利成长。但是,对于聋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听力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学生的语言发展存在缺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与意志力,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借助教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在聋校中,学生很容易会受到同学或者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由于聋校的学生具备同样的沟通与交流形式,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将综合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视为榜样。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选取大量优秀的文章与作品,并为学生讲述其中品德兼备的人物形象,可以有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等;还可以是保卫祖国的民族英雄。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这些优秀人物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其视为榜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对聋校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主要依靠人际关系进行衡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合作、和谐的学习与成长氛围。素质教育最终目标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聋校学生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的视野,并增强学习能力。聋校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书中的内容了解更多在生活中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心理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对于事物的理解与认知能力。书中包含的知识内容相对语文课本较为丰富,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学生借助这种学习模式,能够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的得到良好的应用,进而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冷桥现象是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指的是建筑物在构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墙面出现的水雾情况。基于当前房屋建筑的现状来说,通常冷桥现象发生后的表现是:在房屋的墙角,比如内外转角、屋顶及外墙拼接角等位置出现的墙面存在水雾吸附的情况。

二、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组织方式,进而为学生的心理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增加提问或演板的次数。聋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聋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胆小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多数学生惧怕回答问题。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并尽量多地为这类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这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与耐挫力,确保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恐惧心理会得到控制,在同龄人中,学生能够做到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团结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自闭的问题。

三、课外辅导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

课外辅导是聋校语文教学的拓展,因此,聋校语文教学的心理健康也要拓展至课外辅导中。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厌学、缺乏自信、学习热情不高、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教师要借助课外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会存在不爱做作业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采取互相监督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能力,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例如,在《骆驼祥子》这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故事情节的描述对其细节进行批注。在课后,学生可以将读后感进行记录,将文章中印象深刻的片段或语句进行详细叙述,教师在检查时,不能将检查的流程停留于表面,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以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由于聋校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第一时间与其进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理解。

四、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在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师生之间的交流成效直接影响着聋校学生的成长。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聋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及时的解答,并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作品。对于课堂中发生的状况,教师要具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掌控教学节奏,避免出现枯燥教学,并根据每个聋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展开教学,避免出现教学节奏过快的情况,这样不仅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为学生之间构建小组学习模式,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自身的不足。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最为可行的渠道,与此同时,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教育的融入能够切实有效地扭转聋校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国家的发展需求提供人才,并为聋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除此之外,聋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将较为优秀的文章或作品展现给学生,其他学生可以点评和打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还能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也能够通过此种教学手段,获取更多对自己有利的知识。

五、抓住教学契机

课堂教学为心理教学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学契机,并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例如,在《赛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运动会的情况结合至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努力与拼搏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只要辛苦付出,必然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生活自身的功能,将心理教育有效地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待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与参照组发放调查问卷,参照组共发放问卷71份,回收有效问卷65份;实验组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并对问卷中有关评价方法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参照组与实验组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对团队配合与成员参与度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但传统评价方法的认可程度明显低于改进后评价方法的认可程度,见图2。

六、结束语

总之,若想培养聋校学生的心理,并非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作为聋校的教师,要将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心理教育,并严格遵循教学的原则。教师要注重个别,帮助聋生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只有保证聋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弥补学生的身体缺陷。

参考文献:

[1]彭盈雪,张金.聋校语文教师课堂手语运用现状研究——以唐山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8,(04) :32.

[2]田花,王斌.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运用策略与思考——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7,(19) :55.

[3]拓小娟,赵斌.聋校英语课堂多媒体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某聋校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7,(04) :32.

[4]许岳霞.普校教材在聋校中的使用及效果分析——以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3) :19.

[5]张大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

标签:;  ;  ;  ;  

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