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陈述性知识学习初探_陈述性知识论文

成人陈述性知识学习探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知识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注成人学习 探究成人学习特点、规律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10-0039-04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可称为“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1](P.128)后者又叫做“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用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释做什么和怎么做到的问题”。[1](P.128)其中,陈述性知识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对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学习策略均有精辟的论述。基此,可以为成人学习者认识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陈述性知识的原理解读

(一)命题的基本内涵

就表面而言,人们的陈述性知识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人脑对外界或他人所表达的言语信息进行习得与记忆的过程。但事实上,作为记忆的结果,最终存储进我们长时记忆里的内容却并非这些言语信息的原貌,比如确切的词句使用或修辞手法等,相反,则是对言语信息所表达的抽象观念本身进行的记忆。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é,R,)看来,这种沉淀下来的抽象观念本身就是命题,它才是陈述性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2](P.244)

命题虽然具有抽象的性质,但一个命题仍可分解为“一个以上的论题”和“一个关系”这两个有机结合的要素。其中,所谓“论题”就是命题所谈论的主题,它在语句中以名词的方式呈现;所谓“关系”就是对各个主题的限定条件,在一个句子当中,它具体表现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关系就代表着一个命题,因此我们在一个句子中找到几个关系,就意味着有同等数量的命题存在。[2](P.244-246)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比如:在“美国前总统林肯通过自学几何来训练逻辑思维”这个句子中,通过对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确认,共可找到三个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分解为三个命题,分别是:①林肯(是)美国前总统;②林肯自学几何;③几何训练了他的逻辑思维。对此,加涅通常用一个结点(或圆点)来表示一个命题,用直线来代表论题与关系之间的联结。如此,这个句子中的三个命题便可分别表示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可视样态。

(二)命题的网状结构

在长时记忆中,人脑所存储的命题并非以孤立的形式而存在,相反,它们总是通过共享同一论题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并形成命题网络。还是以刚才的句子为例,如图4所示:命题①和命题②因“林肯”这一共同论题而发生关联,命题②与命题③又由于共享“几何”这一论题而联系在一起。而三个命题便以这种方式形成了一个命题网络(详细见图4)。当然,这仅是最为简单的一个例证,而在真实的人脑中,其所存储的命题网络还要更为庞大和复杂。

(三)命题的动态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脑中的绝大部分命题都处于静息状态。只有当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其中相关的那部分命题才会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进入人的意识范围和短时记忆系统。当然,由于受人类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能够进入该系统的命题数量又总是非常有限。但是,这种激活状态却并不仅停止于此,而是会将之继续传递到与之共享论题的下一个命题之上,与此同时,原来被激活的命题又再次退出人的意识领域,并重新归于沉寂。就理想状态而言,一个被激活的信息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不停的甚至永远的传递下去,从而体现出命题及其网络结构的动态特征。

(四)命题的习得与提取

1.命题的习得。在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或命题学习时,我们其实是用新命题对既有命题网络进行了激活,并用与之相关的旧命题与新命题之间产生联系,为新命题赋予更多的意义、提供更好的理解。在学习完成之后,又把新命题与旧命题一同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直至需要被使用时才会再次被激活并提取而出。

2.命题的提取。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当我们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其实就已经启动了命题的提取程序。此时,人脑首先会把这一问题转换为命题的形式,然后通过该命题中的论题在命题网络中对相关命题进行激活,并不断传递下去,直至找到正确答案(或命题)为止。最后,再把答案(或命题)以言语的形式表述而出。当然,如果在既有命题网络中没有存储现成答案的话,那人脑就会综合被激活过的命题进行“‘有根据的’猜测”,[2](P.304)以对答案做出推论。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就实际情况而言,人们在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时,其真实的情形往往没有原理中所表述的那样“单纯”。这时,人们一般会采取一定的信息加工策略,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对此,学者们的讨论又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精深加工的策略和组织的策略。

(一)精深策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在对新命题进行记忆时,经常会为新命题增加一些相关的细节信息,以为之建立更多的联结,并将这些联结与新命题一起存储到长时记忆之中。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凡是与现在所学的信息建立起更多联系的这种增加或扩充的过程”,就可称其为精深的学习策略。[2](P.306)

毋庸置疑,精深加工有助于增强人的记忆效果。这是因为:精深加工会为将来的回忆提供更多的信息提取通道,即使学习者已经忘记自己记忆过的某些信息,也可根据精深加工过的线索把它们间接的搜索甚至推论出来。

例如,假设在对“林肯通过自学几何来训练逻辑思维”这个句子进行记忆时,学习者可以加入这样一些精深细节:“林肯曾经做过律师”,“律师是善于辩论的”,“辩论需要通过逻辑训练来提高逻辑思维水平”,“逻辑思维水平可以通过学习几何和数学加以训练”等,并把它们与该句子形成联结,以一个被精深加工过的命题网络的形式加以记忆。在这次学习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对学习者提出“林肯是如何训练逻辑思维的”这一问题时,如果他已经忘记了“自学几何”这一答案,或者说,在他既有的命题网络中,在“林肯”和“训练逻辑思维”之间的联结已变得模糊不清或完全被遗忘,那么,这时他就可以从“林肯”这一论题出发,在不断的激活与搜索中通过“林肯—律师—辩论—逻辑思维—自学几何”这条通道而间接抵达答案:即林肯是通过“自学几何”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的。

(二)组织策略

加涅认为:“组织是一种将要记忆的信息分成若干子集,并标明各子集之间关系的过程”。[3](P.135)而科林斯(Collins,A.M.)和奎林恩(Quillian,M.R.)的研究也证明,人脑正是按照不同的概括水平与层级来组织和存放知识的。[2](P250)比如:人们对植物这一概念进行记忆时,就可将其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二级子集;其中,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等三级子集;而在其下,单子叶植物又可划分为日本葵、猪笼草等四级子集。从而,便形成了一个经过组织加工的命题网络。

如上所示,这种有层次的命题网络可以使信息更加系统化和结构化,并有助于将来信息的提取。对于那些被组织过的命题网络而言,当它被激活时,其激活信息的传递能一直保持在该网络的特定领域或轨道之上,并且很少会偏离方向;但是,对于那些未被组织过的命题网络而言,当它被激活时,其信息传递过程却会沿着一个松散的网络向各个方向进行延展,而我们也只有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搜索到最终的答案。

三、对成人学习的相关启示

(一)重视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基础地位

通俗而言,陈述性知识可被理解为人们用语言表达信息的能力。然而,这种知识却经常给人留以容易、简单的刻板印象,因为对于大多数正常成人而言,“表达观点”、“聊聊天”、“侃侃而谈”应该是谁都能做到的事。但是,在经过对相关基本理论的探索与学习之后,在此,却要尤其强调陈述性知识的重要作用,以及重申其基础性地位:

第一,陈述性知识是与人交往的基础。在成人生活中,与人交往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而交往活动又要通过言语信息或陈述性知识的相互传递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在此,言语信息其实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说说而已”那么简单,相反,它是交往双方之基本素养的集中反映,比如:通过一个人的言谈,我们才可以判断出他的表达是否准确、思维是否清晰、见识是否广博、兴趣是否相投、品位是否高雅,而这些信息都能对我们进行交往的意愿、质量和效果带来重要影响。

第二,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在以快速、便捷为特点的现代社会,迫于职业与生活的种种压力,成人学习者往往更热衷于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即希望尽快掌握诸如运动、维修、制造、实验、操作等技能或能力,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倾向于认为:只有这种知识才是更实用、更难学、更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却提醒我们: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陈述性知识。首先,我们对程序性知识的感知与理解,需要以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为背景才能得以实现;其次,程序性知识的习得与形成,也是对相关陈述性知识进行反复练习与运用之后的转换结果;同时,新习得的程序性知识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方式进行记忆存储的;最后,程序性知识的提取和执行,也需要在相关陈述性知识的激发和指导下才能完成。[2](P.294-297)由此可见,在我们急于获取程序性知识之前,需要首先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基础地位。否则,就容易导致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第三,陈述性知识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普遍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将是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而关于这种学习能力,在我们平时所钦佩的学者、专家身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学者和专家又恰恰是存储了大量陈述性知识的人,他们的深思熟虑、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无不是在其复杂而丰富、严密且精准的陈述性知识中进行的。可见,陈述性知识的结构与质量,在提升成人学习能力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成人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优势

第一,成人的思维发展水平,能使其更适合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如前所述,陈述性知识以命题为基本构成单位,而命题又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之一。我们由此便可形成一个推断,即陈述性知识学习或命题学习,对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会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与儿童、青少年进行对比的话,个体只有进入成年期后,才具备了各种类型和水平的思维能力,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能发展成熟并日趋完善。[4](P.238)因此,在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尤其是对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命题进行学习时,成人学习者可以不用像儿童、青少年学习者那样必须通过声音、图像和活动等信息的辅助才能进行有效学习,相反,他们完全可以对之进行更为直接的感知,以及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二、成人丰富的生活经验,能使其更为有效地进行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于人脑之中,各个命题之间相互联系、彼此联结,而且这种联结越是广泛和精细,就越是有助于新命题的习得与保持。对此,正如心理学家洛日安(Lorayne,H.)所说:“任何一项知识,如果你把它同自己已知的或记得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就可能记着它。”[5](P.254)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这无疑将是提升成人学习自信心的一道福音。因为对于大多数成人学习者而言,他们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并且涉及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情感生活、精神生活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其中的每一条经验都能转换为命题的形式存储于脑海之中,以形成更为复杂而精细的命题网络。于是,每当有新知识需要学习时,便会有更多的命题与之形成联结,从而有助于达成更好的学习与记忆效果。

(三)开发出符合成人特征的学习方法

在现代社会,广大成人学习者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生产劳动智能比重日益提高、经济与国力竞争不断加剧,各种生活领域节奏迅速加快的时代”。[6](P.38)因此,如何通过运用学习方法来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成为他们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有效法宝。在此,结合陈述性知识的研究结果,以及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对若干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出讨论。

1.类比学习法。在大量的知识面前,成人学习者难免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或陌生的新知识,并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他们就可以通过利用既有命题网络中与新知识相似或相通的命题进行类比式学习。例如:一名律师要学习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有关知识,虽然他对此一无所知,但他对本国的经济法却非常熟悉。这时,他就可以本国经济法为参照,对国际经济法进行类比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精深学习法。成人学习者虽然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对自身经验进行经常性的回顾、总结与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是对自身经验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精深加工。这样不仅能使之更为牢固,还能在彼此之间形成更多新的联结,产生更多新的体会,并为迎接新知识的到来做出更为充分的准备。

当然,在对原有经验进行精深加工的同时,成人学习者还更需注意在学习发生那一刻所处的具体情境,比如:当时的天气、物品、人物、事件、情绪等具体情节与信息,并把这些转瞬即逝的信息与新知识一同进行记忆。这对于无时无处不需要学习的成人学习者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组织学习法。这一方法其实是对陈述性知识学习中组织策略的具体应用,其中经常用到的技巧包括:列提纲、制作表格、画树状图和思维路线图等。它们可以使原本浑浑一片的文字和语言信息变得更加干净、简练,而且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使相关学习变得更为轻松、高效。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这些技巧的操作其实并不困难,其所需的无非是勤快的学习行动,以及认真的学习态度。

标签:;  ;  ;  

成人陈述性知识学习初探_陈述性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