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初探论文_高鑫,张月月

隧道施工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初探论文_高鑫,张月月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本文围绕隧道施工的特点、灾害类型、施工主要方法以及安全问题有效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特点;灾害类型;安全措施

1.前言

由于隧道施工的工程量非常大,施工难度也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地形、地貌以及其它各种复杂的因素。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隧道施工的特点

2.1工程的隐蔽性比较强,未知因素比较多,虽然在施工之前进行了地质探测,但由于地质探测并不是全线探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出现和地质探测完全相反的情况。

2.2隧道施工时用到的施工设备很多,这些设备体积比较庞大,因此占地面积也比较大,再加上施工人员比较多造成了施工环境比较拥挤,这就需要在施工的时候人员和设备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严格按照标准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另外,由于受隧道空间大小的影响,很多大型的设备进入隧道内部施工也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妥善的处理。2.3由于隧道施工的复杂性比较高,工程的综合性也比较强,这就需要合理安排,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根据需要同时开展多个工种的施工作业,如掘进、照明、通风换气、排水、出渣等等。另外,在施工空间内存在着氧气不足、噪声大、粉尘重、烟雾及有害气体多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施工人员的身心和心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4由于隧道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有发生事故的危险,例如坍塌、涌水、瓦斯爆炸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危及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隧道施工灾害类型分析

3.1隧道涌水涌泥事故

隧道的涌水事故通常来说发生都比较突然,但是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并且时常会对人身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是隧道施工中应着重考虑和竭力避免的事故。这类事故通常是隧道施工直接揭露或造成了与大型水体的沟通,其直接原因是对大型水体的位置、规模、性质等事先未确知,在未采取可靠措施的情况下贸然施工所造成的。

3.2隧道坍塌、冒顶及其诱发灾害

这类事故通常规模较小,有些情况下也伴有人员伤亡,小范围的坍塌、冒顶是隧道施工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有两点要高度重视。

3.3爆炸类安全事故

隧道爆炸类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油层、瓦斯等一些有害气体的岩爆以及爆炸等,一般是在局部发生,但是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也是特殊地层隧道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

4.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4.1矿山法

传统钻爆法或臂式掘进机开挖隧道的方法称为矿山法。用矿山法施工时,将整个断面分部开挖至设计轮廓,并随之修筑衬砌。根据围岩稳定程度,边开挖边支护。在坚实、整体的岩层中,对中、小断面的隧道,可将全断面一次开挖;在松软、破碎地层,须分部开挖,并配合开挖及时设置临时支撑,以防止土石坍塌。分部开挖主要是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2盾构法

盾构法是指采用盾构为施工机具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施工时在盾构前端切口环的掩护下开挖土体,在盾尾的掩护下拼装衬砌(管片或砌块),在挖去盾构前面土体后,用盾构千斤顶顶住拼装好衬砌,将盾构推进到挖去土体空间内,在盾构推进距离达到一环衬砌宽度后,缩回盾构千斤顶活塞杆,然后进行衬砌拼装,再将开挖面挖至新的进程。如此循环交替,逐步延伸而建成隧道。

4.3顶管法

顶管法是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时,先以准备好的顶压工作坑(井)为出发点,将管卸入工作坑后,通过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用支承于基坑后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管压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管正面的泥土。由于顶管法中的管既是在土中掘进时的空间支护,又是最后的建筑构件,故施工时无需挖槽支撑且工期较短。

5.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5.1正确把握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律

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情况明、预加固、弱爆破、勤测量、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在隧道工程中一定要舍的投资,购买先进的地质超前预报仪加强对隧道的监控和预报,以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另外,在施工之前要详细的考察隧道的地质特点,并据此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在设计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设置处理预案。

5.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值是企业在生产或者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重要安全措施。它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制度要严明,出现问题时一定要照章执行,做到奖罚分明。第二,上级要做好榜样带头作用,树立安全生产的典型,示范给下级。而下级要按照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生产环境的条件按照安全生产规范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常抓不懈,可以采取由主要领导专门主抓安全生产的制度,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5.3加大对安全设施和安全教育的投入

对于一个新的项目或者工程要先在设备上做好准备,在项目开始前对现有的设备进行评估,如果现有的设备达不到要求那么就需要重新购置新的设备或者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满足要求,物资材料和电力供应方面的工作也要提前做好。此外,在重大项目实施前要对项目设计方案和技术问题进行仔细的探讨和评估,如果遇到重大的施工方案,一定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集体会诊。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员工处置安全事故的技能和素质。并且在施工时要安置好安全警示的标牌和标语,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以此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尽可能的减小其危害。

5.4树立安全意识,实行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

隧道工程地层变化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隧道施工是一种高风险的作业,从建设理念上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采取综合手段,在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各方面系统控制,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确保隧道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的有效手段是对隧道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所谓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以求减少风险的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该对隧道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对工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不利后果应该有充足的认识,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在勘察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查清各种风险源对隧道建设安全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方案或采取工程措施,使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5.5精心勘察,提高隧道工程地质的判释精度

(1)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应有足够的钻孔数量。隧道进出口附近应布置勘探孔,查清风化层的厚度和洞口地形的稳定情况。地质复杂,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洞身应按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布置勘察孔查明地质条件;主要的地层界限,重要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等处应有钻孔控制。埋深小于100m的较浅埋隧道或洞身段沟谷较发育的隧道,勘察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

(2)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宜采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地质调绘、综合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详细查清各种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影响程度、水压和隧道通过地段的井、泉、河流和水库分布情况,预测洞身最大及正常分段涌水量,评价隧道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在岩溶发育区,应分析突水、突泥的危险,充分估计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表水漏失等影响环境条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意见。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问题作为隧道施工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着重采取一些制度性的措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保证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蔚小英.浅谈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山西建筑,2015(2).32-35.

[3]沈佳程.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35-38.

论文作者:高鑫,张月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隧道施工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措施初探论文_高鑫,张月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