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路在哪里?_资本项目论文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路在哪里?_资本项目论文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路在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在何方论文,资本论文,人民币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严格来说,资本项目可兑换在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定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称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消除对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下各项交易的外汇管制,如数量限制、课税及补贴”。70年代,资本项目开放只是少数工业国,80年代以来,全球货币可兑换进程明显加快,90年代到1995年6月,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取消了部分外汇管制。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利率、银行业务和市场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世界金融正朝着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资金要求能够自由地、迅速地流向全球回报率最高的地方,为此,加快货币可兑换的步伐,为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我国人民币在1996年12月1日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 已经开始了向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过渡的进程。当时有不少人认为,人民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可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有的把此目标定在下世纪初,即2000年前后。1997年7月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使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冲击。从亚洲这场危机来看,有其自身的内因,但是与国际资本频繁、快速的大进大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因此,又有人认为,正因为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才抵御了国际资本的冲击,虽然,我国经济外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人民币仍然持续保持了国内外币值的稳定。经过这场危机后,不少人认为,应该放慢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步伐,有的甚至认为越晚越好,再过三、四十年也为时不晚。我认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实现后,已打下了向资本项目可兑换迈进的基础。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序渐进的过程。就我国而言,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是不可取的,但是把时间拖得太长,不积极创造条件也是不明智的。它一定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适应和符合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努力加快实现可兑换的必要条件。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

1.国内经济实力雄厚,国际贸易以及劳务等生产要素的国际交流达到相当程度。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产量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外贸总额上升到世界第十位。但是人均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国企面临困境,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深化国企改革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当前,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势下,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一个过程,估计到下世纪头1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年均7%的速度增长,到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届时我国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在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的同时,我国外经贸也将迅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以继续支撑出口贸易像以往二十年那样快速地增长,因此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商品技术含量,支持名牌的生产与贸易,特别用金融手段和措施支持大集团、大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建立自己的具有综合性的跨国公司,扩大和拓展我国市场份额,使对外经济交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外经贸的迅速发展,这就加快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迫切性。

2.合理的汇率机制和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五十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到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从这几年发展情况看,有他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不足之处:(1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1994年起,实行结售汇制,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也就是说,当银行持有的结售周转外汇超过最高限比例时,就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出售,当不够时,必须从市场购进。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银行结汇后,不得不在市场大量出售,如果央行不购入,必然引起美元汇率的下跌,迫使央行被动干预。(2)汇率变化缺乏弹性。1994年后,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可避免。因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纯粹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制约。从1995年8月到1999 年10月,这4年来,人民币升值5%,近两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只是在1美元兑8.27—8.30元人民币之间波动,波动幅度极小, 汇率基本上是盯住美元。因此,如何能真正按多种倾向不同加权所组形成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而变动,以及主要根据市场供求来确定汇率,还需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3 )鉴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调节外汇的供求起相当的作用,因此,健全宏观经济政策是保证和促进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关键,应通过立法确定中央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要与财政政策有机地协调配合,以此促进和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也是实现货币可兑换的必要条件。

3.完善深化价格体系的改革。汇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价格是否真实,取决于是否消除了价格扭曲的现象。从一般生产和消费价格形成的机制来看,应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国内物价与国际物价应逐步接轨,物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国内居民生活素质不断提高,对本币充满信心,没有太高的通货膨胀预期。代表资金价格的利率必须实现市场化,因为能否真正按市场供求来决定资金的价格,将关系到资金快速合理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结构合理调整的大问题,可采取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货币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的次序,取消对利率的各种限制和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意味着资金价格的全面放开,这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物价(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这必然要求我国企业对国内外价格变化作出灵敏反应,根据市场供需状况进行生产和经营,谋求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使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充分显示出来,这也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重要条件。

4.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经验是,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前,至少在开放同时得以完成。资本项目开放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完善,金融市场是否发展到相当水平。(1)首先要完善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 主要是在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的进程中,更好地运用央行现有的各种调控手段;全面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使得一系列监管制度逐步完善。 (2)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培育多元化市场投资主体,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促进国企的资产证券化;积极大力发展国债市场;进一步改革、发展和建立统一的、灵活的、高效的、大容量的货币市场,特别是加快发展银行间的拆借市场,通过商业信用票据化来发展票据贴现市场和承兑市场,提高和加快资金效益和周转率。(3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化的转变,完善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在确保“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下,开展多元化业务,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4 )应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和进入资本市场等限制,实现国民待遇,使外资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5.良好的国际收支和对外债务状况。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实现货币可兑换的重要条件,工业化国家开放资本项目一般都具有针对性。比如,在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顺差时,国内有大量资本剩余,因而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鼓励、促进资本输出,而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往往是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国内储蓄不足,因而放松对资本流入的管制。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发展的情况下,资本项目开放的作用已从单纯的“输出”或“输入”,转化上升到优化资本结构,促进双向流动的层次。资本项目的开放既要为本国资本输出创造条件,也要为吸收资本流入提供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发展状况是良好的。经常项目1983年为42.2亿美元顺差,到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上升到297.18亿美元和293.2亿美元的顺差。资本项目1983年为2.26亿美元逆差,1997年升为229.78亿美元顺差。特别是1994年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呈双顺差的局面,到1998年8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上升至1505亿美元。

1992年以前,对外借款占资本流入总量的60%左右,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但1992年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的73.3%,对外借款只占14%,需要指出的是,国外证券投资占流入资本比重一直较低,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券投资占流入资本的比重很高,有时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为此,这一部分的资金流入在我国尚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资本项目中的某些项目作开放的准备,但是恰恰这一部分对一国经济、金融冲击力很大,它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谨慎和稳妥。

从我国外债状况来看,各项指标也是良好的。虽然截止1997年底,我国外债余额为1309.6亿美元,相当于1990年的2.5倍, 平均增长率为18.4%,但是外债期限和结构较为合理,中长期外债占外债总余额的86.1%,短期外债占13.9%,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与当年出口收汇之比)近年来为8—10%之间,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20%标准; 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收汇之比),虽然1993年曾达91.8 %, 但到1997年已降至63.2%,也低于100%的国际标准; 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近年来都稳定在15%左右,低于国际上公认的25%警戒线。从以上外债风险指标来看,我国外债状况良好。但是,外债潜在的风险仍不可低估,外债投入非生产性的比重大,商业贷款与外债余额的比例达50%,这部分利率多为浮动利率,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借外债的比例较高,国家对这部分外债缺乏有效的监管。

总之,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平衡有余,外债结构合理,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重要条件。

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的步骤和前景

在“有序、积极、稳妥”的开放原则下,首先是实现资本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即使是实现了完全可兑换,在必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行必要的资本管制。因此,人民币可兑换的总体战略是:有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既不应过分超前,也不能错失良机而滞后,在即将进入21世纪,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以及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的紧迫性已提到议事日程。

根据国际上开放资本项目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成功的经验,具体可采取“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宽入严出”的方针。先放宽长期资本流出入的管制,再放宽短期资本流出入的管制;先放宽对直接投资的管制,再放宽对间接投资的管制;先放开对证券投资的管制,再放开对银行信贷的管制;先放开对境外筹资的管制,再放开非居民境内筹资的管制;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再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可采取的步骤为:容易的即不影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平衡的,可在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后就可放宽;影响经常项目平衡,影响资本频繁移动的,可先试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有的可逐步放宽。

在促进资金流入方面,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可取消外汇平衡限制,实行外国直接投资的汇兑自由;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投资者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逐步放松国内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融资的限制。在对待资本流出方面,应放松境内居民机构对海外投资的限制;允许境内居民有限制地进行海外投资;适当允许境内金融机构向非居民融资;谨慎对待非居民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筹资。

从国际上货币可兑换进程来看,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后,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大体要10年的时间。1993年10月,在人民币汇率并轨前,我国承诺在2000年以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并已在1995年12月1日提前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 鉴于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比预定计划提前完成,因此按此时间推算,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在2015年左右完成,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走向国际化的时间大体为15—25年,届时,人民币成为国际支付结算手段,减少了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依赖,使外商更多地通过中国金融机构结算,这必然推动我国金融机构在世界上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的铸币税和储备货币职能的扩大,将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增强;同时,必将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路在哪里?_资本项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