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是关键:对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_政治论文

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是关键:对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_政治论文

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关于“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素质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领导干部论文,党政论文,领导班子成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干部素质,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这也是最近我们对全国11个省区和副省级城市进行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调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基本判断: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是不断进步的,但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刻不容缓地加以解决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系统中,地县两级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左右的重要作用。这两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作用发挥好了,对于领导系统的健康有效运行,保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取决于领导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而在诸方面素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讲政治”是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最基本的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指出的:“没有这个政治的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和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成为一个清醒的和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地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究竟怎样呢?从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分析,可以作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其一,总体上是好的,是不断进步的;其二,少数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这一判断的主要根据是:(1)从人民群众公认的程度看。 这次调查,不论是对干部群众的访谈,还是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基本结论都是一致的,即认为大多数地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认为“一般”的是少数,认为“差的”很少。大多数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是德才兼备、人民群众信赖、能够率领群众开辟美好未来的带头人。(2 )从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实绩看。从一定意义上说,工作实绩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反映。各地认为,近些年来多数地县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决策,使经济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工作实绩较为突出。而实绩较差的只是少数。(3 )从对待重大政治问题和处理突发性事件上看。绝大多数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能够严守政治纪律,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得起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的考验。在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灾区绝大多数地县党政领导干部冲锋在前,率先垂范,果断决策,正确指挥,夺取了抗洪斗争的胜利。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以及“法轮功”问题等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上,听从中央指挥,服从大局,表现出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具有一定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事实充分表明,多数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领导骨干。

同时,调查还表明,在少数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及其精神实质。有的领导干部理论知识贫乏。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空虚,有的成为唯心主义、有神论的俘虏,乃至信奉“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三是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甚至参与和保护黄赌毒和走私贩私等犯罪活动,领导班子集体“闯红灯”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宗旨观念淡薄,想问题办事情不考虑群众的意愿、利益和承受能力,为个人出政绩、求升迁,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五是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甚至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沦落为犯罪分子。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是危害极大。它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领导权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基本经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

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重要的实践活动。自从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以来,各地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主要是:

——必须严格把握和执行党中央关于新时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这一总目标,党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到任何时候都不动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审时度势,正确决策,把握大局;要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自觉地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纪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以人民满意为领导工作的最高准则。这些,可以说是党在新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标准,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在调查中,许多同志反映,近年来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所以增强,政治素质提高较快,中央提出明确的政治标准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必须在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上下功夫。政治素质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能力诸要素的集中体现。提高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调查表明,凡是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科学知识的领导干部,大都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政治上比较坚定和成熟。而那些轻视理论学习的干部,在工作中往往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常常表现出片面性和摇摆性,越是遇到复杂的重大政治问题就越容易糊涂,更谈不上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理论素质是政治素质的灵魂。提高理论素养,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必须端正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必须持之以恒,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求精求深,不能浅尝辄止,自我满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必须始终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伴而行。

——必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并表现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投身于这一实践,就要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一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无穷的智慧和无可比拟的创造力,从根本上影响着干部的精神世界,必然推动广大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一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逼迫着领导干部必须放弃那些曾经熟悉的、但已经“不管用”的领导经验和工作方法,以改革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总之,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归根结底,要看在这一伟大社会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那些投身实践并且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干部,大都是成长进步比较快的干部。”而那些脱离群众、脱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经营”的干部,无论怎样包装自己,终将暴露出政治素质不高的本来面目。

——必须充分发挥领导集体和组织制度的监督、保障作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在一定的领导集体中和组织制度下实现的。调查结果显示,凡是民主集中制贯彻好的领导班子,其成员的政治素质一般比较高;而那些政治上垮掉的干部,大都缺乏所在领导集体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政治保障的根本力量,是党内民主。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包括党内民主,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防止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领导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健全的党内民主,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重要保障。

当务之急:扎扎实实地开展“三讲”教育,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近年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讲政治”,为什么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呈发展态势呢?调查表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环境分析,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势必会冲击到领导干部身上,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扭曲。某些政府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转变,仍然陷于微观经济活动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再加上分配不公等,使得一些私欲膨胀的人有机可乘。另外,国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对领导干部的侵蚀和危害也不可低估。从领导干部自身的因素分析,最主要的是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和党性锻炼。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教育不力、管理不严是重要原因。其中的主要教训:一是一些地方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出现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危险性估计不足,常常是出了问题之后说“没想到”;二是对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性和自律能力估计过高,因而疏于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对制度的约束力和上级指示的权威性估计过高,以为制度规定了,领导讲过了,就不会有问题了,停留在教育表面化、管理一般化状态。

江泽民同志指出:“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按照这一要求,当务之急,就是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扎扎实实地搞好“三讲”教育,加强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1.通过“三讲”教育,认真解决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三讲”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创造性探索。根据地县两级的特点,在“三讲”教育中,要切实做到:(1)坚持开门搞“三讲”教育, 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在自我剖析、开展批评和整改阶段,都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2 )把“三讲”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上。对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解决。(3 )以“三讲”的精神抓好“三讲”教育,严防走过场。地县两级“三讲”教育面广量大,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必须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保证“三讲”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4)立足于教育和提高, 花大气力抓好理论学习。理论武装始终是提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三讲”教育的全过程,都必须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同整顿思想、改进作风结合好。要在“三讲”教育中注意查找和分析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方面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特别是考核、检查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创造良好机制。为什么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的干部能够被提拔上来而又很难下去?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制度方面的原因带有根本性。只有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才能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脱颖而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当前,要继续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下功夫。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扩大民主的做法,要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制度,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真正把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要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对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误追究制度。对由于干部考查严重失真失实等原因,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以加强党内监督为重点,真正把严格监督的要求落到实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党内监督。要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来“有效地监督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党内监督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制度建设的加强。当前,要在严格执行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大配套制度建设的力度。事实证明,对一把手的监督历来是比较困难的。要研究有关措施和办法,改变对一把手不敢监督和监督不力的状况,从重大决策、选人用人、思想作风和廉洁从政等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要拓宽党内外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

标签:;  ;  ;  ;  ;  ;  ;  

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是关键:对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