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其转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徐英,孙蔚,杨娟娟,甘建和(通讯作者)

徐英 孙蔚 杨娟娟 甘建和(通讯作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以及转归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肝衰竭在转归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肝衰竭患者预后受到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结论:不同类型肝衰竭的病因差异显著,其预后也不同。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其他两种类型的主要并发症为腹水。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肝衰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在亚急性与慢性肝衰竭判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66-02

肝衰竭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症状表现为干细胞缺血、死亡,肝脏组织大面积坏死。最终导致患者肝功能衰竭[1]。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在肝衰竭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实施肝脏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其转归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提高预后的质量。本文选取2005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以及转归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肝衰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05年5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16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所有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生化、并发症等。其中,本组研究中,有15例患者为急性肝衰竭,33例患者为亚急性肝衰竭,112例患者为慢性肝衰竭。在160例患者中,有127例为男性,占79.4%。33例为女性,占到20.6%。患者的年龄在8~80岁,平均年龄42.5岁。所有患者中,存活50例,死亡110例。患者出院后,观察结束。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得出:有125例患者为乙型肝炎,占78.1%。有13例为戊型肝炎,占8.1%。8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占5%。其他14例为药物性肝损伤,占8.8%。

1.2 方法

160例患者均可以使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在制定方案时,将重型肝炎改称为肝衰竭。另外,对慢性肝衰竭进行了细分,比如慢性与慢加急性。本文没有对以上病种进行区分,统一称为慢性肝衰竭。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类型肝衰竭在转归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相比,差异明显。亚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相比,差异比较小。肝衰竭患者预后受到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如表1所示。

3.讨论

肝衰竭的死亡率非常高,预后存在很大风险。临床症状表现为:黄疸、旰性脑病、腹部积水,凝血功能消退。该病包括3个类型,分别是(急性、亚急性、慢性)肝衰竭。一般而言,患者接受内科治疗后,生存率为20%~40%。在肝脏移植后的前三年,生存率为50%~75%。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并不具备肝脏移植的条件。我院将收治的160例肝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衰竭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当前,肝衰竭的死亡率为74.1%。急性、亚急性、慢性肝衰竭的死亡率分别是(86.7%、69.7%、66.1%)。通过大量临床实验,很多因素与肝衰竭预后有很大关联。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因,以及其他临床指标。当病情出现变化后,这些指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比如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等。部分专家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病人的年龄超过40岁的,发病的几率更高。同时,当患者的年龄增加时,死亡的风险越大。另外,在判断肝衰竭预后时,经常将凝血酶原时间作为重要指标。脑水肿、脑疝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3]。

本组研究中,大部分患者为脑水肿。除了脑水肿、脑疝外,肝性脑病也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发病。肝性脑病的诱因比较多,一般为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同时,这些病因也是肝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有专家研究表明,对肝肾综合征进行防治,可以有效的降低肝衰竭的死亡率。然而,当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处在摸索阶段,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我国肝衰竭患者中,其病因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其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内可以持续被复制,从而加强了细胞的免疫反应。所以,通常使用抗生药物来抑制该病毒的繁衍,从而控制病毒之间的相互传播。同时,减少了细胞膜上的靶抗原,从而避免了新生细胞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此基础上,有效抑制了毒性细胞对感染细胞的攻击[4]。因此,在肝衰竭治疗中,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当前,在肝衰竭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疗效差,不能降低死亡率。实施肝脏移植又存在多种限制,难以实现。基于此,人工肝治疗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清除各种毒性物质、水溶性物质,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因、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肝性脑病等。由于以上因素多而复杂,所以必须提高动态监测的能力。根据以上指标的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达到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晓庆,万红,黄芬.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13(4):337-338.

[2]邬丽娜,丁玮玮.105例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1,39(10):979-980.

[3]朱冰,刘鸿凌.未定病因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6(33):231-232.

[4]邢霁远,余祖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127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6(33):231-232.

论文作者:徐英,孙蔚,杨娟娟,甘建和(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其转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徐英,孙蔚,杨娟娟,甘建和(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