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策略论文_唐彩福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策略论文_唐彩福

广西宜州区石别镇永定小学 546321

摘 要:大家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初读有声,自主感知课文;精读悟神,自主品味;赏读表演,创造升华;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来参与读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样才能既让学生把课文理解透彻,又能进行扎实的朗读训练呢?下面我向大家说个建议,大家看看行不行。大家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分以下几步来进行。

一、初读有声,自主感知课文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要求是:明其言。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辨认书面符号,再凭借口语经验对书面符号进行意义组合,然后逐步达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以误一个字,不可以少一个字,不可以多一个字,不可以倒一个字,不读破句,并能依据课文内容注意做到朗读速度适宜、节奏明显、声音抑扬顿挫。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语言形式,初步疏通文章的语音、词汇以及句子的特点,自主读准字音、分清节奏,怀着激情进入作者描绘的语境。

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书面语言,可能出现读破词语或句子的情况,教师不要去代替学生,用不着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而应该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你读我听”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正音、自主评价。通过自主疏通字、词、句,学生对文章的材料、作者的思维过程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么做,学生对课文语言形式进行整体感知,因为是课文的全景展示,再加上重视了朗读出声,很自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就会积极去探求文章细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改变了单纯的机械训练带来的乏味和沉闷,也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的局面,学生学习也就非常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精读悟神,自主品味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汉语文化是意合性的文化,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悟”。离开体验,离开悟,就背离了汉语的特点。精读,是针对文章精彩的片段或句子,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讨论、有所心得。品味指的是在感知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意。这个情意包括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的价值取向,它是文本和读者在情感、思想上的汇合与交流。

例如有的教师在教《狼和小羊》的过程中作了下列安排: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主揣摩,读出情味,悟出神韵。教师首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羊在河边喝水(贴出小羊的剪贴画),这时狼也大摇大摆地来到小河边(贴出狼的剪贴画)。现在我们来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出味道来。”然后让学生以读促悟,再通过读来表现悟。有的学生喜欢第一自然段,学生自主朗读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喜欢的原因,接着让其他学生品味,学生回答“小羊很危险”,应该读出紧张、危险的味道。于是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感悟。采用的策略是“比一比、赛一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朗读“看看谁能让大家感觉到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小羊”。有的小朋友喜欢读狼的话,学生自由朗读后,让学生比较“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和“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的不同读法,让学生自主评议总结得出“应该读出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语气”的结论。从而领悟到狼一看到小羊,就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凶狠狡猾的本性。课文的难字、难词的学习以及重点片断的赏析,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领会情意来实现。

这一过程基本上以情感为主线,利用情感机制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程序是激起学生情感——通过朗读评议分析文章内涵的感情——明确应该怎样读——读中悟情。情感渗透到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由感知课文进入文章特定的人文情景,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感受作品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语境交融,心与文同飞。这有利于训练学生感知、直觉思维能力,有利于语感的形成,更容易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整个训练的过程是热烈的、充满激情的。

三、赏读表演,创造升华

阅读教学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什么意思,就是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展开想象的翅膀,以积极的心理状态翱翔在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中。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大脑的各个区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势必会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开发他们的智力。赏读创造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比如学完了《狼和小羊》一课,教师让学生全身心地通读课文,然后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边读边做动作。学生通过有声的朗读和有形的表演,一方面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孩子们的动作虽然夸张滑稽,但无一不是孩子们创造智慧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不动声色地抓住孩子们学习的动情点、闪光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有的教师就提出了“怎样才能不让狼吃掉小羊”、“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了?”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结果孩子们大胆创新,编出了许多富有童趣的故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来参与读书,只有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了,学生才容易忘记自我的存在,才容易激发创造的欲望,朗读水平也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论文作者:唐彩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策略论文_唐彩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