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高等学校党校建设分析论文_尚新国

新时期下高等学校党校建设分析论文_尚新国

中国共产党繁峙县委员会党校 山西 忻州 034300

摘 要:在高等学校党校建设工作中,党员的培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学生党员的培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群体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高等学校党校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高校党建培养模式必须不断地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对当前的高等学校党校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学生党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下党校培养模式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 高等学校 党校建设 创新模式

一、新时期的大学生特点以及党建工作的特点

1.高校大学生人数较多,居住较为密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在不断地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据相关统计,我国去年的大学生在校人数已经超过2500万,其中本科和专科在校生约为2470万人,还有一部分是研究生。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中,平均每所学校的学生超过一万人,其中,一些综合性本科高校学生更是规模庞大,有的甚至达到6、7万人。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学生队伍是极为强大的,党员队伍也随之不断地扩大,这就加剧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2.高校学生的思维愈加活跃,具有独立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飞速地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其接受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再纯粹地依靠书本上的教育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世界的认识也较为深刻,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思维上更加的活跃。如今,很多学生都具有特殊的、独立的思想,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学习更多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思想去开办组织、社团等,将自己的兴趣与别人分享。以90后为例,很多大学生具有新奇的思想,个性较为突出,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会一味地去附和别人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判断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党建工作的进行中不一定会接受传统的思想,高校的党建工作就加大了难度。

3.高校学生的功利性有所增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很多兼职岗位在向大学生开放,而学生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或是赚取相应的生活费用等,会选择外出兼职,传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学生为了自身的成长,在学校上学期间就开始步入社会,再加上连年就业率的影响,学生的功利性整体增强。在新时期下,学生大多重视的是学习的内容是否对自己有利,这就使得如今很多学生的功利性较强,而奉献的意识较为淡薄。而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功利性较强对于党校建设是不利的,它会对党建工作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党员的整体素质。

二、高校党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党校资源存在分配不协调的现象,党建工作压力较大

近年来,很多高校中党校和学生党员的数量较为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自愿或被推荐入党,这就需要高校党校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培训和管理。如果单独依靠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管理,就使得高校党校的资源分配不协调,这不仅加大了党校的压力,同时在入党学生的培训上,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通常来说,很多高校都是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即每个新学期都会开展相应的党课,这节党课包括了整个学期的培训任务,在任务上相当的繁重,而参与培训的学生至少有几百人,这就更加加大了培训的任务量,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学习之后,很快就会忘记培训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党校培训的内容枯燥,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目前的高校中,学生在理论思想上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能够敏锐地对相关的时政进行分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培训,不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据相关调查,很多高校学生都认为党校培训内容较为枯燥,培训的方式过于传统,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效用,不能有效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影响了党校培训的效果。

三、创新党校建设模式的建议

1.扩展党校交易的智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在高校党校建设中,除了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专门的培训,还可以将党校培训的工作列入到平常的工作之中,通过党校的平台来进行。党校可以以积极分子、党员和党员干部等三支队伍为依托,针对不同党员队伍和学生党员,定期开展我党的理论方针教育、先锋模范教育、形势政策等教育,及时向青年党员宣传我党的最新动态,使每一名在校的学生党员都能找到学习的课堂。对学生党员实行全方位、递进式的理论培养,将党员理论教育工作常态化,使每一名党员都融入到党校的教育体系中。

2.推行校党校和分党校的工作机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党校工作任务繁重,且人数众多,在培训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对此,高校可以推行校党校和分党校的制度,在高校的本校和分校分别设立相应的党校,对党校所对应的分校学生党员进行培训。在校级党校中,要对高校的各项繁复事务进行处理,如相关的结业考试、优秀党员的奖励、干部的进修等工作。校级党校只需将这些事务处理好,而不用专门开展党课培训。校级党校工作的重心主要是与实践相关,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并加强分校党校与校党校的交流。而校党校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首先掌握参加培训的人数、党课培训的时间段等基本的信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提高培训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加强党员的实践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在开展高校党校建设的同时,高校需要搭建起更多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为广大的学生党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在搭建类似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其内在的需求来建立,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岗位,通过与校外实践单位的合作来增加实践的岗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将党校建设的理论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

四、结语

在我国政党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党员来源就是高等学校。高校党校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党输送大量的优秀党员。因此,高等学校是培养党员的重要阵地,必须承担起培养优秀人才和党的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在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中,其采用的培养模式较为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党的需求,因此高校党建必须创新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将党员的教育和高校的管理智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更加强大,为我国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贤 张世杰 岳娅 新时期加强与改进高校党校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河学刊,2015,03,38-40。

[2]朱毅 新时期高等学校党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44-45。

[3]张雅清 张利岩 办好高等学校党校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86-387。

[4]王劲松 李宪伦 浅谈加强高校党校建设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消费导刊,2007,07,172-173+171。

[5]李前进 高校分党校的功能定位及其规范化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03,48-50。

[6]肖杏烟 王正询 曾演期 李燕冰 新形势下高校分党校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89-93。

论文作者:尚新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下高等学校党校建设分析论文_尚新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