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在高楼施工时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注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技术,以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房屋的质量,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建筑实施之前,需要对房屋外墙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却无视了外墙设计环节,所以才造成了外墙当中存在裂缝的现象。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外墙结构不稳定,加上自然环境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裂缝。裂缝的存在严重地降低了建筑整体的质量,要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将会造成建筑的坍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温度问题
由于受到外界温度影响造成的墙体裂缝属于温度裂缝,这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①混凝土墙体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硬化散发出的大量热量在墙体内部不断凝结,导致墙体内外出现温差从而产生表面应力,最终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缝。②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墙体就会由于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在连接处产生温度裂缝。总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升高与下降都会使混凝土内部应力条件出现变化,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将会造成墙体裂缝的出现。
(三)施工问题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施工人员不能清楚的意识到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和施工环节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的影响,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敷衍了事,对于工序的执行不尽自己职责,这就导致房屋的墙体在施工完成之后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干缩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这些都会影响到房屋建设的施工质量,同时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空间带来安全隐患。
(四)地基下沉
如果在地基处理阶段,地基的处理不达标,或者是地基处理当中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也会导致房屋建筑外墙出现裂缝。地基不均匀下沉会对墙体造成压力,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五)施工材料不达标
墙体施工的步骤非常多,如砌筑环节,必须使用合格的,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进行砌筑,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墙体的质量。砂浆必须及时充分搅拌,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搅拌的砂浆比实际应用的量要多,但并没有对剩下的材料进行及时的处理,严重阻碍了施工进程,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墙体施工时,需特别注意砂浆的强度,如果强度过高,则会造成墙体容易出现裂缝,如果过低,就会导致墙体的质量存在问题,不能保证墙体的强度,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砂浆强度的控制。选择正确的材料进行配料,降低墙体出现裂缝的概率,提高墙体的施工质量。
二、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墙体的施工质量,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必须加强裂缝防治技术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对墙体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整个建筑的主要承受框架,必须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够使得建筑承受住较大的压力,才能够保障墙体不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关键的材料有水泥、添加剂、骨料等,这些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所以材料选择非常重要,必须加强管理,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
(二)合理配置混凝土
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重点放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混凝土混合物应当使用特定设备进行测量,将水泥和混合料等的称量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要求是1%的误差以内,主要材料的称量误差则至少要在2%以内。在检测管理集料含水量的时候工作班次要保证在三次以上,如果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应当在短时间内进行再次细致的审查。根据测量获得的含水量来对用水量和用料进行针对性的改变。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水泥的温度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变化,如果是南方则不超过六十摄氏度,如果是北方则不能超过五十摄氏度且不能低于十摄氏度。在开始施工之前应当对于挑选得到的水泥和掺合料等进行抗冻融循环来提高其抗冻性抗裂性,同时对于各种性能进行检测,设置预实验。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其进行过程的均匀性,确保色调整体一致。在搅拌的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渗水情况,而且使用搅拌机的话不能让其运转时间小于两分钟。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成品需要对其指标进行多方面检测,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则第一时间停止使用,然后再采取措施提高性能或者更换。
(三)浇筑工程的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导致一些非常规因素的发生,所以施工之前应当采用必要手段来预测天气气候条件,确保浇筑过程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也要添加外参剂来避免墙体裂缝出现。房屋建设过程中对于墙体裂缝防治的最佳时期就在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当尽快的进行养护维护的工作,提高浇筑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时间。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一)灌浆法
采用灌浆方法来预防墙体裂缝时,需要根据建筑体结构自身的特点,并采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方式。当裂缝宽度在3mm左右时,可以灌实,裂缝宽度在5mm以上时,需要利用到水泥砂浆。细小的裂缝则宜采用压力灌浆。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墙体裂缝进行规划,确保达到墙体裂缝控制的较好效果,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二)砌筑法
在砌筑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和门窗洞的位置,并拉好水准线。采用预排的方式进行块材砌筑,同时还要对每天砌筑的高度进行适当控制。在对砌体进行砌筑过程中,需要对水平度、平整度严格控制,采用错缝搭砌。一旦墙体个别部位无法与实际要求相符时,可以将拉接筋或是钢筋网片设置在灰缝中,确保能够满足搭砌长度要求。
(三)嵌补法
在嵌补法施工时,通常会采用高标叼砂浆和细钢筋来对裂缝相交的灰缝进行填嵌,也可以利用块体嵌补法,这就需要在裂缝两端及中部利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是扒锯进行加固,这其中无论是楔子或是扒墙都需要保持与墙体同等厚度,也可以为墙体厚度的1/2或1/3。由于墙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运行水平,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并多工艺、病害预防及材料配制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有效的保证墙体施工的质量。
房屋建设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一般有很多影响因素,裂缝一旦出现就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过程中能够有关部门必须要深入的了解调查裂缝出现可能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解决策略进行预防,减少经济损失出现的概率,提高建设质量,增加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其竞争性,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忠良.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
[2]侯磊.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
[3]王焕庆.多层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居舍,2018(19)
[4]袁蕾.浅谈房屋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居舍,2018(15)
论文作者:贾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墙体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房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