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德利

浅析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德利

绵阳市应用物理岩土工程研究所 621001

摘要:作为当前工程建设深基础,桩基质量直接关乎到工程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检测技术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桩基检测区别于建筑结构测试,并非简单的建筑材料测试,是一项全面、精确的检测工作。本文着重介绍建筑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桩基检测方法、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对桩基检测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在日后实践中能够对桩基检测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桩基检测;问题;对策

桩基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桩身的完整性与单桩承载力,随后进行桩基工程评定。作为桩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桩基检测工作能够在检测中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予以及时解决,提高建筑安全性。

1 建筑工程常见桩基检测方法

1.1 钻芯法

一般在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时,由于其受场地条件限制较大,且设计荷载也相对较大,此时采用静载荷试验法对其进行检测难度较大,对此,钻芯法显示出独特优势。钻芯法通常情况下以桩基长度及方向为依据使用地质钻机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进行相关检测,进而判断桩基质量。这种方法通常仅能反应出钻孔范围内的部分混凝土质量,且该方法使用的设备多为大型设备,费用高,灵活性低,工期较长,不宜投入使用到大范围检测中,仅适合于抽样检查。

1.2 声波透射法

声波投射法由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延伸而来,混凝土进行灌注前,通过对桩基长度进行测量,随后选用部分管道平行预埋,利用换能器并通过超声检测。当进行检测时,同步移动两管内探头分别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的深度具有一定差别,可通过超声脉冲测量出横断面混凝土的各参数指标,并依据超声测量原理对不同断面的混凝土质量做出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高应变动法

该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重锤冲击产生的冲击力对桩身造成塑性变形这一原理,使用重锤对桩顶进行冲击后,依据其变形速度及时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测量结果及相关理论分析,再依据桩身质量参数计算出其承重能力。该检测方法在摩擦桩及预制打桩动力检测时较为常见。但不适合端承桩的检测,如果采用此方法对端承桩进行测量,极易造成桩身破坏。

1.4低应变动法

该检测方法是以低能量稳态或瞬态对桩顶进行激励,根据实测速度时程曲线对其进行波动理论分析。其主要是判断桩身的完整性、缺陷程度和位置。此方法只对桩身的缺陷程度做定性分析,对桩身的缺陷性质较难区分,不适用于薄壁钢管桩及类似H型的异型桩。

1.5静力检测法

静力检测法是指对桩顶施以静态压力,对其承载能力进行测量。该方法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评估手段,其也是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替代的。

2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桩基检测方法比较多,但由于检测单位及不同区域的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在对桩基进行检测时通常会存在下列问题。

2.1检测水平落后

桩基建筑工程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其决定了无论使用何种检测方式都会存在桩基检测误差这一问题。因此在进行桩基检测时,应选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测量,根据现场的地域特性及数据对检测方法进行相应调整,最大程度上减少测量的多变性。

2.2检测报告编写缺乏规范性

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经验不足,检测内容不全面、编写不规范以至于无法达到行业的检测标准等,都会导致检测报告编写缺乏精确性。检测报告中的资料确实,检测方式不当导致的检测结论模棱两可都会影响桩基检测单位的权威性,无法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2.3检测结果缺乏精确性

检测结果缺乏精确性主要表现在显示数据缺失、检测数据异常、结论过于片面或表达不清楚、概念模糊;进行静力检测时操作不规范,初始资料不全、数据涂抹严重、检测时间不充裕;声纳检测时管内探头移动不同步;分析时对地域特性没有给予充分考虑;编制方案简单或缺乏规范性,无法实现对桩基检测的指导作用。

2.4检测单位缺乏管理

由于部分单位的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建立内部管理部门和监管机制。即便有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约束力,同样形同虚设。

对于岗位的管理不够严格,存在着非专业人员现场作业 及持证人员工作变动大等问题;在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方面,部分单位缺乏档案管理员及档案存放地点;资料管理混乱、随意摆放或装订存在错误等问题。

3桩基检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及机制

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进行监督管理,对检测的执行情况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控制,制定相应标准管理办法,并对检测方法予以完善。桩基建筑的检测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规范来实施,对违反规范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

3.2加强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在桩基检测过程中,对测量数据的记录及检测结果的分析都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检测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及专业知识对桩基的检测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可使得桩基检测结果和其自身的检测水平都得以加强。且应对桩基检测人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能力测评,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使检测人员的操作更具有规范性,建设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其强化教育。检测单位可定期举行桩基检测相关技术的研讨会,根据检测的地域特性、环境等对检测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其综合素质。

3.3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工程检测单位计量认证及质量体系认证,建里有效的质量认证体系,保证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包括人员配备情况、硬件更新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等;检测数据、结果分析及最后的出具报告,均应安排指定人员负责,保证每一环节正常进行。

3.4与时俱进,利用科学科技推动行业发展

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对桩基工程进行管理,对检测单位及其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发布检测信息,保证检测市场可视化,引导检测单位正常竞争。同时,还可以使公众了解工程质量,利用网络舆论约束检测单位,增加检测单位及工作人员法律和责任意识。

4结论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有效、科学的桩基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工程检测质量,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桩基检测的精确性及检测数据的完整性,为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胡能坚.浅淡桩基检测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2]邵传杰.桩基检测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2009(36).

[3]谢琰.刍议桩基检测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6).

论文作者:李德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浅析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德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