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邹慧嫦,陈东早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一区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外科行心脏换瓣手术治疗的6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心脏换瓣手术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和整体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脏换瓣手术;重症监护;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254-02

心脏换瓣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瓣膜病的常用手术方法,而重症患者承受的手术打击比一般患者要大。重症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需要给予综合护理防范和处理各种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效果发挥的重要保障,通过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和处理,有效提升了护理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外科行心脏换瓣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重症患者入组标准:①心功能Ⅲ~Ⅳ级;②EF<35%;③术前心衰发作抢救;④术前或术后需要ECMO/IABP辅助。观察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46.4±11.3)岁;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5.8±1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7例;按心功能分级,Ⅲ级53例、Ⅳ级11例;心电图检查中,窦性心律24例、房颤21例、室性心律失常19例;合并症中,肺动脉高压17例、肺部感染4例;所有患者均行重症心脏换瓣手术,体外循环时间48~486min,平均(268±1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323min,平均(266±85)min;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心功能、手术方法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统一病情宣教、做好手术准备、术后基础病情护理、遵医嘱用药、做好病情监护等。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患者大多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经内科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常存在明显的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病情知识讲解,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保持心态的积极健康,增强手术信心[2]。(2)术后循环系统护理。术后进行密切心电监护,监测心率、T波及ST段情况,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如心动过缓者,可使用起搏器或放置起搏导线;控制心率70~100次/分。监测有创动脉压,观察血压波动性,若压力曲线呈高低不均状态,说明血压波动大,若压力曲线呈低平状态,说明局部管道受阻,应及时抽出堵塞血块,保持血流通畅[3];术后每隔2h测量1次中心静脉压,保持中心静脉压有6~12mmHg之间。定期监测水电解质、血气指标,若发生电解质紊乱或血气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通知医师处理,避免出现血钾紊乱、心律失常等[4];监测尿液的变化,尿液过少则减少或停止输入钾,保持血清钾在4~5mmol/L之间,尿液过多则监测血压变化情况,预防血压过低。(3)术后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按需吸痰,每次不超过15s,若痰液黏稠不易吸出,使用雾化吸入化痰药物,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5]。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各方面稳定的情况可以考虑拔气管插管,拔管后给雾化吸入qid;期间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及时进行处理;(4)管道护理。确保各项管道的通畅性和密闭性,按需挤压胸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引流液量,确保各项管道的接头、管口处于无菌状态。(5)抗凝护理。术后24h可适当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活性,若发现有出血倾向,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后有无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统计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观察组术后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病程长、对心功能有明显损害,患者大多伴随多器官损害、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直接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能够起到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导致死亡。因此,加强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各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是确保手术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本研究围术期综合护理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入手,术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对手术的影响,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后针对性进行循环护理、呼吸护理、管道护理和抗凝护理,密切监测循环系统血压、心率等指标,确保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注重对机械通气的护理,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患者呼吸功能变化及时调整呼吸参数,争取早期撤机;并注重各项管道的通畅性和密闭性,注意引流液性质变化,及时拔除管道,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通过围术期的综合护理,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改善预后[6]。

综上所述,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效果确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敏.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配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7):116-117.

[2]周菲菲.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46-148.

[3]李谢妹.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9):168-169.

[4]杨钊群.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206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75-76.

[5]马玲波.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8):45,47.

[6]梁劲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80例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2-43.

论文作者:邹慧嫦,陈东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重症心脏换瓣手术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邹慧嫦,陈东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