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范世芳

范世芳

湖北谷桉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最近几十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硬化率较大,暴雨时瞬时径流量剧增,造成部分区域出现内涝,对人民群众的人生及财产安全带来较大损失。为增加城市排水系统对雨水径流的控制作用,减少瞬时暴雨带来的危害,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政道路工程;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指的是吸水能力较强的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合理布置地块,并借助吸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开展施工操作,这时可保证城市多个道路区域内具有蓄水功能,使得大量雨水能吸收到海绵地块上,避免出现雨水汇集形成地面径流的现象。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进程。

1海绵城市理念引入的重要性

能够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在道路设计中采用海绵效应,一方面可以优化城市中的相关基础设施体系,从而能够对原繁杂的排水体系进行优化和对设计不足的排水体系进行补充;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很好的去解决城市中出现的洪涝灾害等问题。在城市遇到洪涝灾害时,能够对其进行改善,将雨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系统中在排水方面的困扰,在干旱时,利用此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这种理念的灌输,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从技术上和政策上为城市道路的建设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保障。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1道路工程总体规划

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并与城市目前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整体的综合规划与设计。在道路设计中要对城市现有的湖泊河流、绿化树木等进行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现有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合理的选线布局,并综合协调道路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道路的各组成部分设置雨水的滞、留、渗等相关设施,从而做到切实有用对道路区域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并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

2.2调节蓄水技术

将调节蓄水技术应用至海绵城市中,可以快速的起到对初期雨水净化缓冲的作用,进而削减雨洪峰值时的流量,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雨水对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能将回收的雨水进行更好利用,以补充城市用水等,同时也可缓解由于雨水外排不及时对城市造成的污染问题。目前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其使用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植物缓冲带、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城市地下蓄水管廊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在利用这些方式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调节雨水的峰值和干旱时期的水资源。

2.3雨水净化技术

截留技术作为海绵城市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一些合适的材料从而对此进行结构设计并且以此来提高汇水的面积,与此同时这些合适的材料还能有效的起到降低雨水流动的速度,从而给雨水径流的汇集带来了充足的时间,极大的缓解了由此带来的压力。除此之外,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乔木和灌木的树干以及树冠等具有良好的蒸腾效果,所以在雨水截留上也发挥出了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在对雨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盲沟的设计之外,还要铺设一层粗颗粒的材料,如砾石、碎石等等以及铺设倒滤层,进而便于地下水得以正常的排放,也进一步的实现对地下水的控制。

2.4下沉式绿地

雨水通过开孔側石进入绿化带,同时有部分雨水通过透水软管渗透后进入市政雨水管,随着降雨量加大,进入绿地的水量增加,当绿化带内累积水量超过溢流式雨水口时,溢流口开始进水,可认为此时绿化带内蓄存的雨水量保持动态不变。如此时还未到降雨洪峰。则可认为该条件下,下沉式绿地对降雨峰值不起削减作用,主要起滞留及净化初期雨水。假设绿地宽度为5.0m,溢流口高出绿化带高度为h;绿化带表面以下调蓄容积总和为V调蓄1;则下沉式绿地总调蓄容积V调蓄=V调蓄1+1000×5×h;路面范围内降雨量Q=qFψ=1000×60×qψ。V调蓄≥V1时,其中V1=t10乙f(t)dt峰径流量起调蓄作用,否则最大降雨时雨水只是经过该下沉式绿地转输后进入市政管网,则此情况下该种设施不起削减降雨峰值作用,主要起滞留雨水及净化初期雨水作用。则此时不应减少市政管道的设计管径。如图1所示。

图1下沉式绿地(有透水软管)

2.5道路结构层析设计

道路工程的相关设计工作者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严格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在目前的道路排水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道路路面上的积水通过路面相关的排水井,进入到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系统中;第二种方式为通过路面的相关研究技术,设置相应的路面中间缝隙,使得雨水通过缝隙深入到周边的排水设施中;第三种方式为路面的积水直接渗入到下面路基层中,通过路基内设置的排水管排除。但是在城市道路中,车流量较大,载荷较高,积水的渗透会出现阻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材料的选择,在人行道的位置应该尽量采用透水性的材料或是透水性好的混凝土材料,加强城市道路的透水性,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城市的地热效应,更能够使得土壤保持通透,从而大面积的实现了城市绿化。

2.6工程型设施对施工过程的要求

第一,在进行植生滞留槽的开挖施工时,应利用小型机械或者人工施工,避免造成滞留槽破坏的现象,并且底部土壤不需要夯实;第二,当开挖后观察到底部土壤较为密实时,可超挖一定深度,通常为30cm,然后在超挖土上铺设一层5cm厚度的建筑细砂,再进行回填作业;第三,土方开挖结束后,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时铺砂,为了保证土块的吸水性,不能采用机械设备压实;第四,地下排水层应利用土工布将砾石和底部土壤分隔开,因此,挖掘过程中应保证挖掘面有利于土工布的铺设和固定;第五,植生滞留槽内所用的土工布、细砂、砾石等应严格按照施工需求进行选择,保证施工质量;第六,应加强对配置土壤的PH值和渗透系数的合理选择,当上述指标满足要求方可开始回填。例如,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配置土壤PH值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这时施工人员利用硫磺粉、石灰、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可保证植生滞留槽的施工满足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第七,回填时应按30cm一层来进行回填,并在施工完成后喷洒适当水使其饱和,之后再回填下一层,并要求土壤层夯实。回填土壤后的蓄水空间应保留覆盖层的铺设空间,利用树皮树叶等使覆盖层有效设置。通过遵循上述施工标准,能有效实现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伴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就社会各界而言,日趋重视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及时满足当前透水性城市道路路面的相关需求。希望基于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相关技术措施,从而彻底的控制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使得建设的水平能够得以更好的提高,进而将充足的保障提供给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

[2]刘建,李四新,陈慧,佘年,吴凌壹.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案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04):14-19.

[3]浦华友,方延勇.“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2(11):15-16.

[4]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96-97.

[5]孔泽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J].低碳世界,2016(15):182-184.

论文作者:范世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试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范世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