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下肢骨牵引术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韦秀芹

韦秀芹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 225721)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下肢骨牵引术后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术患者90例,采用历史回顾法,将2013年45例为对照组, 2014年45例为品管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品管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对两种护理措施预防下肢骨牵引术后压疮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品管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牵引术后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其的压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下肢骨牵引;压疮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52-02

压疮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在治疗骨折的过程中,压疮是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应引起每位骨科专科护士的重视。骨外科矫形方案中,牵引技术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1],骨牵引的病人因肢体活动受限,不能翻身,长期被迫仰卧,易使肩胛部、骶尾部、足跟等骨突出部位发生压疮,如何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是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品管圈活动方式的效果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对下肢骨牵引术后的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在压疮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行下肢骨牵引患者90例,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19~93岁,行股骨髁上牵引3例、胫骨结节牵引54例、跟骨牵引33例,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皮肤均完好。采用历史回顾法,将2013年45例为对照组,2014年45例为品管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骨牵引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集中学习骨折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品管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活动,成立相应的品管圈活动小组,小组成员8人,其中设圈长1名。选定圈名为“疮护圈”并精心设计了圈徽,制定了圈规,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品管圈活动严格按照PDCA的步骤进行,即主题选定、拟定计划、现状调查、目标设定等,总计10个步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讨论并找出压力性皮损的危险因素,应用人、机、法、料、环系统方法,绘制鱼骨图(图1)对骨牵引术后发生压疮的特性要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

1.3 评价方法

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骨牵引术后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发生压疮后,责任护士对病人压疮部位、范围、分期进行评估,记录压疮发生的时间、原因、压疮部位范围、分期及相应处理。

1.4 2007NPUAP压疮的分期标准

①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b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②I 期(StageⅠ):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但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③II期(StageⅡ):真皮部分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有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泡,无腐肉和瘀伤。④ III期(StageⅢ):表皮水泡破溃,全层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⑤IV期(StageⅣ):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III期与IV期阶段的压疮因解剖位置不同,深浅表现也不同。⑥不明确分期(Unstageable):全层组织缺失,但是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只有去除足够多的腐肉或焦痂,暴露出伤口床的底部,才能准确评估压疮的真正深度、确定分期*

3.讨论

3.1 品管圈(QCC)是有一群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团体,透过团体力量,运用各种品质改善手法,持续、不断地进行工作现场问题的改善,一起进行品质管理活动。品管圈活动强调全员参与,通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法法等方法运用,圈员们纷纷出主意[2],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改进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护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3]。

3.2 压力性皮损的危险因素 ①压力因素:压力分垂直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4],剪切力是造成压疮的第二位因素,与体位密切相关,比压力更易致压疮,压力是将水管挤扁,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弯,由此可见,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摩擦力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温度升高10C,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氧的需要量10%。床铺皱褶不平,有渣屑,皮肤潮湿或搬动时拖、拉、拽扯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②刺激因素:局部皮肤受潮、汗、液、大小便等物质刺激,使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正常皮肤偏酸性,PH值4.0~5.5,尿和粪均为碱性,潮湿可致皮肤酸碱度改变,皮肤角质的屏障功能下降,皮肤组织易破溃而产生压疮。③压疮的好发部位: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肩胛部、骶尾部、足跟等),并与卧位有密切关系。④全身因素 高年、消瘦、肥胖、营养不良、水肿、骨折等均是引起压疮的高危因素,意识状态、感觉、麻醉及镇静剂的应用也与压疮发生相关,另外心脏疾患、低血压、肺部疾患低氧血症者、糖尿病亦可以增加压疮危险因素,吸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因素。

3.3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①加强护理质控体系,实施压疮评估流程,病人入院、转科、手术后、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根据Braden评分表(表2)进行评分,发现压疮或高危压疮人群,及时填写压疮预警报告,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情况、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当Braden Scale≤12分时需上报备案。②使用压疮警示标识,严格床边交接班,告之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及压疮的高危程度,提高防范风险认识,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为方便检查局部皮肤,护士可手持一面小镜子(边缘齐整),略抬空患者受压部位,镜面放置受压部位下倾斜30°~40°,即可观察到皮肤情况,此方法简单易行且省力,可很好的保护患者隐私[5]。③去除或减少危险因素,控制压疮进展,骨牵引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强迫仰卧位,因此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指导协助患者进行三点支撑或拉吊环抬臀,定时臀部减压q2h;对于年老体弱者予以气垫床,足跟部垫小软枕,将足跟悬空,在骨隆突处予以保护措施。④加强骨牵引护理,保持体位舒适,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指导牵引肢体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侧肢体全范围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复位及患肢肿胀的消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⑤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多食易消化、丰富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鱼、鸡、鸭、豆奶等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畅通[6]。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对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患者,可予以静滴白蛋白、脂肪乳、血浆等;对于应用麻醉及镇静剂,以及意识障碍患者,应重点关注,严格交接班;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⑥对已发生的压疮,应根据压疮发生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在骨牵引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中,运用品管圈活动充分挖掘了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7],有效降低了骨牵引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宏彬,窦玲云,周月爽等,优质护理在骨科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34-2036.

[2] 张菊芳,贾丽华,方向华.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5-316.

[3] 陈艳,徐明明,向素英等,品管圈管理对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127-129.

[4]李秀珑.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2-6324.

[5] 徐晔.骨牵引患者压疮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3,34(1):189.

[6] 王淑珍.循证护理在骨牵引病人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8,9(8):116、118.

[7] 王静,黄建丰,杨亚平等.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护士压疮评估的准确性[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55-57.

论文作者:韦秀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下肢骨牵引术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韦秀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