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论文_余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论文_余颖

余颖 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最近一年我院收治的54例行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同时配合围术期护理。结果:通过DSA检查,54例患者中,脑血管正常14例、异常40例,对其中的3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溶栓治疗,有29例患者的肌力得以提高。结论:加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护理

DSA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辅助成像检查血管的技术[1],也是介入治疗、显示脑血管解剖结构的主要手段。我院将DSA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并将围术期护理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女比例33:21;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1.47±0.43)岁;临床症状:呕吐和头痛1例;吞咽障碍2例;意识障碍1例;抽搐4例;语言障碍1例;运动障碍45例。检查情况:39例患者行MRI检查,15例行CT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①术前做好凝血、血尿常规、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常规禁食、备皮,肌肉注射地西泮;②术中动态监测生命指标,遵医嘱配置尿激酶浓度,调整输液泵速度。③常规监测心率和血压,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除。术后24h禁止下床活动,使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持续8h;查看穿刺处是否出血,或出现皮下血肿。发现异常状况立刻通知医生。

2结果

54例患者全部接受DSA检查,14例(25.93%)脑血管正常,其余40例(74.07%)异常,其中脑动脉狭窄35例、脑动脉畸形3例、颅内动脉瘤2例。对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治疗后,29例(82.86%)患者肌力提高。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血管痉挛、阻塞、狭窄而导致的脑供血异常[2],最终造成脑功能的损伤,患者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DSA检查能够清晰呈现病变形态、体积和位置,比MRI、MRA等检查手段更有优势,能够疏通阻塞的血管,促进脑细胞的代谢,从而达到改善脑循环与神经功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兰卫明,麻乐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hemerin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5):1353-1355.

[2]殷耀义.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造影与彩超血流成像价值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7):715-717.

论文作者:余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护理论文_余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