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核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干部考核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干部考核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干部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干部考核作为对干部的重要评价手段,对干部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形式和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考核制度,使干部考核成为推动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既要注重对经济发展成果的考核,又要注重对社会发展成果的考核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就业、教育、科技、环保、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在内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反映全面发展的指标有三大类:首先是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可以从人均GDP、人均工资和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农村城市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等方面进一步考虑;其次是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具体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和文化发展、综合道德水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等;最后应当考虑自然与环境指标,如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干部考核工作在重视对经济建设考核的同时,必须重视对社会发展成果的考核。看一看领导干部是否重视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否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是否重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是否重视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是否重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是否重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前,要重点考核领导干部在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的表现。看其在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的举措。看其是否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从而看其是否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既要注重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考核,又要注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考核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在考核干部时,要注重干部是否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只有在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前提下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发展。

三、既要注重对城市发展的考核,又要注重对农村发展的考核

城乡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片面的城市现代化,就是孤立地、片面地经营城墙里边的这个“小”城市,也就是由户籍制度所划定的城市地区,而看不到城墙之外的农村地区,尽管那些农村地区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圈之内,更在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之内。这样的城市现代化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片面的城市现代化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分割的现代化战略导致的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孤立、片面的城市现代化,使城市发展缺乏宏观的战略性的规划,不仅主观上不去主动发挥城市应有的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作用,反而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阻碍城乡协调发展,不仅不考虑农村是否发展,反而设置种种障碍阻碍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近些年来,许多城市地区常常不顾甚至不惜牺牲周边农村地区农民的利益,比如,一些城市立足城市自身来“经营城市”,向周边农村地区的农民征用土地,由于体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些制度安排,城市政府只要了农民的土地,而不顾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大量农民无地无业无保障,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一些城市过多地建设“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虽然对城市内部的发展、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有益的,但却进一步凸显了城乡差别,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造成了我国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障碍。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原有的城乡分隔、优先发展城市的二元现代化建设战略已经发生根本转变,而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战略已经形成。党的干部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扩大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要在考核城镇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干部是否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努力增加种养产品品种和数量,提高种养产品质量;是否大力抓好劳务输出,拓宽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是否大办农村中小企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既要注重对现实成果的考核,又要注重对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考核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考核干部时,不能只看干部近期取得了多少成果,还要看这些成果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能只看眼前效益,而要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看;不能只看干部的“任期阶段实绩”,更要考虑其为全局做了哪些衔接工作;既要了解干部近期所做工作的变化情况,是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更要考察干部任职期间工作有无长远规划,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发展。有的干部为了“政绩显赫”,早出实绩,不切实际地上新项目、铺摊子,有的靠拼家底出实绩,不惜牺牲群众和集体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实绩,把工程规划做得大大的,工程作用、资金来源、能否顺利建成投产却很少过问,只要上马即行,上级能看到就好。结果是“一个人的成绩,几代人的包袱”。瞻前不顾后,只见厂房,不见效益,带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经济的滑坡。这种“政绩透支”现象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只重现实成果不顾长远发展的典型,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破坏了可持续发展。这样得来的所谓实绩,超出当地实际条件,是以树立个人实绩为目标,以损害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实绩的一种腐败现象,这样的干部看似实绩不小,实则劳民伤财,不仅为后任留下一大堆难题,而且给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是应当坚决反对的。

五、既要注重经济增长总量的考核,又要注重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考核

发展经济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发展经济决不是最终目的,发展经济的成果必须体现到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经济增长是物的指标,仅有物的指标的增长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终极目的。要把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能够持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是否减少;群众的消费水平是否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否增加,以此考核干部的政绩。

标签:;  ;  ;  ;  ;  ;  

干部考核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