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论文_叶玲莉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论文_叶玲莉

(浙江省龙泉市水利局)

【摘 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问题;发展方向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非常低,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用水要占到社会总用水量的70%左右,农业节约用水是缓和水资源缺乏的主要途径,而发展节水灌溉在其中是必要环节。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使灌溉水的保证率和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获得显著提高。不少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这些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造成一些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成熟,但也有不少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便使之不断完善,促进农田灌溉效率获得更大的提高。

一、当前我国所运用的主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下列三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运用,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具体情况如下:

1.喷灌技术。所谓喷灌技术,就是水通过管道在压力的作用之下,向需要灌溉的农田输送,将喷头喷射到农作物上的水均匀洒落在田间,以确保能够节水。农田灌溉采用喷灌技术,不仅灌溉面非常均匀,而且因主要设备都在地下埋藏,也能促成部分耕地的节省效果。这一高效灌溉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使农田的灌溉面积得到保证,又能使农作物的生态需水得到满足,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实现增产节水的目标,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微灌技术。这技术使建立在滴灌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农业灌溉技术。其主要由滴灌、微喷灌、渗灌以及小管涌流灌等多种方式所构成。组成这一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水源、灌区首部、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等四个主要部分。对种植经济作物来说,这一灌溉技术尤其适用。其主要特点是灌水流量比较小、延续时间比较长的一次性灌溉、在比较短的灌水周期里可以将水量准确控制、可以向农作物根部附近土壤进行水和养分的直接输送等特点。采用这一技术可以达到水资源、肥料、人力和农药的有效节省,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3.管道输水技术。这一技术是借助于采取地表水柜(池)、塘坝等工程措施,来收集、汇流、存储自然降水,以便农田需要灌溉之时,把这些积攒下来的雨水,采取管道方式向田地进行输送。其中,管道输水技术系统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四个部分构成,上述四部分在这一技术之中将集雨、输水、蓄水及灌溉四大作用分别发挥出来。对于那些比较严重干旱缺水或季节性缺水的地区,这一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将农田灌溉的问题解决,还可以将人畜饮水问题一并解决。采用这一新型的灌溉技术,可以促使农民实现由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花、菜多种类型的种植模式转变,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将生态环境改善,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来看,相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基本处于低水平阶段徘徊,在喷灌、微灌与管道输水等高校节水灌溉技术的比例还不高,在其中,占国有灌溉面积5%属于喷、微灌面积,其他95%以上的土地面积则有土地平整精度差、田间工程不配套以及粗放管理等问题存在。同时,还存在灌溉用水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在灌溉用水管理方面,很少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节水工程建设成本节约的问题。节水工程建设成本投入是使用这些节水技术之前的必要环节,进行一部分投资显然是不可避免的。就所需设备的生产状况来分析,都有着比较高的工程成本。那么需要谁来垫付或为这些工程买单呢?所以,目前最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农户使用这一新技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问题。这些技术需要前期投入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投入的回报率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农作物要让农民增产和增收的决定因素并非全在灌溉方面,相关的因素还包括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的种子质量等多个方面,仅仅只是投入到农田灌溉上,要取得比较高的回报率能否可行,这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为效节水灌溉技术属于科技技术产品,在进行推广期间,必然要面临不少农民不够了解这些技术,以及使用过程中遭遇很多技术难题的困扰。这些技术难题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那么这些指导人员由谁提供以及如何进行指导?这就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些技术进行推广体系的完善。

3.克服盲目使用这些新型节水技术的问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少地区已成功地进行了实验,有着显著的节水效果。也有一些地区也在动手推广。然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非万能,所有新技术的适用性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哪些地区适用以及适用于哪些作物,这些都需要加以研究。在一些地区中,引用和实施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盲目性,其结果不理想,甚至也有一定经济损失出现。

三、今后我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今后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上,应把握如下方向:

1.发展高精准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虽然已经可基本验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技术要点,然而还应进一步对其技术的精准性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谓技术的精准性,就是以农作物的需水量为依据进行灌溉,其用水量、灌溉定额用水量以及对农作物产生的增产、增收、增质再到农民最后的增收,所设计的性能指标,必须更加精确。这就必须全面量化科学研究这些指标,而数据的准确性则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只有将这些数据掌握好,才能对农民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更好的科学指导。

2.采取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措施。在我国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大背景之下,促进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无疑是发展我国节水农业的大方向。当水分被灌溉工程输送进田地中,其中水分有多少能被农作物真正吸收并利用,使农作物的生长得到促进,这就牵扯到水分利用率。至于水分利用效率,则为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与最终经济产值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高,就表示农民获得比较大的经济利益,而水分利用率比较低则农民的经济效益则比较少。促进水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在有效缓解我国用水紧张问题的同时,可以使水资源在农业用水上得到可靠保证。

总之,我们要正确面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确保农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杭瑞花,卢建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方向探究[J],科技致富导向,2011,(20).

[2]国亮,侯军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李小林,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水利天地,2008,(03).

作者简介:

叶玲莉,女,籍贯浙江龙泉,1986年3月生,工作单位:浙江省龙泉市水利局,职称:助工。

论文作者:叶玲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论文_叶玲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