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论文

探析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论文

探析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宗 茗,杨 松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多次论述。他认为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坚持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词 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国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进行科技创新。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创新并且进行多次论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中国由弱到强的发展、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因此,在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思考…………………………………………… 张大伟,李 雷(10.31)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背景

1.1 国际背景

纵观世界发展历史,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亚欧大陆上的几次转换,都是因为其国家科技力量的强大才稳固住其经济中心的地位。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凭借完整的科技体系和当时的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国家。以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让德国抓住了机遇,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工业强国。美国则是紧紧依靠着电子信息的产业革命,抓住了这次机遇,成为了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现在,产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无国界流动,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历史洪流之中,产业革命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机遇,更是不小的挑战。中国要弯道超车,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建造大国、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为此,习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重视科技创新,并进行了重要论述。

1.2 国内背景

如果国际背景是习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契机,那国内背景就是论述形成的基础。近代以来,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让处于“康乾盛世”的中国惨遭滑铁卢,也因为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错过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表明,不创新就可能挨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我国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突出的就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过去那种依靠要素和投资来驱动发展的老路已经不再适应现在中国了,继续走老路可能会扩大发展的不平衡,这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创新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继续飞速发展的首要问题。核心技术买不来,等、靠、要都解决不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所以,基于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需要以及对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突破瓶颈,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2.1 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

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1]。在资源不断短缺、人口逐渐增长、环境承受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国家经济发展不能仅靠生产要素的增加推动,要寻求新的适应现在发展的新动力,即创新,通过“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纵观国家发展全局,科技创新处于核心位置,没有科技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就难以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就难以实现伟大复兴。新中国7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中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依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

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要创新驱动发展,使中国在科技发展上成为佼佼者,就一定要体制改革。习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比成“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要通过点火系,“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籓篱”[2],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抓紧组织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借鉴吸收经验,在新时代的科技体制改革上“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改革科技创新体制,要强化原始创新,要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消除束缚,让科研人员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形成人人要创新的局面。要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就要促进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打通产学研顺利转化的通道,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形成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2.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江泽民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5]。胡锦涛提出了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思想,认为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就是对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的升华,是科技创新思想的新成果。

从现在起,到2050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崛起的重要内容。没有原创科技,就没有在关键领域的话语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技创新是引领、是关键。只有坚持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相关论述的科学指导,才能抓住机遇,才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牛鼻子”。让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实现中国梦。

2.4 坚持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但是如何创新,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永远是我们事业的立足点和起步点。在科技创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具有依赖性,常受制于人。这制约着中国走向强大的脚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2],“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2],“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增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自主创新进行顶层设计、超前部署、勇于探索,以提高科技创新的原创性,为国家走向强盛提供科技支撑。当然,强调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并不是要闭关锁国,加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也是自主创新所不可忽视的。“天眼”建立、“嫦娥”上天、“蛟龙”下海等科技创新成果,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渐增强,我们更要迎头猛进,抢占未来发展的高点。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意义

3.1 它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新发展

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中,已看到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3],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才让社会充满生机活力,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恩格斯甚至认为,技术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习总书记以马、恩的科技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看到了科技的作用,更提出了要重视科技的创新。相关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恩科技思想。

3.2 它是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改革开放至今,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成为必然。习总书记曾提出:“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1]”习总书记强调了两个方面问题。首先,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由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由依靠技术进步而实现的内涵式发展,由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转变为由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有效益的发展。这是重大发展战略,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其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关键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发挥它的支撑引领作用。习总书记提倡全面创新,但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1]。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是把握住了要害,就能突破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推动其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撑。

3.3 它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2.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以及绒毛膜羊膜炎等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目前,麻类研究所已育成红麻饲料专用品种3个——“K66”“K68”“中红麻17号”,集成和创新了红麻机械化播种与收割、红麻青贮饲料调制、生猪养殖等核心技术,在湖南株洲、湘潭和永州等地开展了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17,58.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

[6]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1-20(0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160-02

作者简介:

宗茗,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分区内施工顺序: 清挖施工受码头影响较大,计划先配合总包方拆除码头。开工后先开挖港池,将高于-5.0m标高的淤泥开挖到-5.0m(考虑600吨吊船吃水),再清挖码头附近区域(码头前后5米区域及箱内回填料),码头拆除后再同时清挖码头后方区域及基槽、港池区域。

杨松,教授,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标签:;  ;  ;  ;  

探析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