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义角度分析AI智能翻译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论文_任政

从意义角度分析AI智能翻译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论文_任政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世界,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无法拒绝新技术的到来,这是潮流,那么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两者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AI智能翻译;人工翻译;意义


1.前言

经济全球化之下,大到国事访问,小到人们日常交流,这都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如今语言和文字已然成为交流主线,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字,翻译应运而生,我们曾致力于人为翻译,不论是口译还是笔译,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人工智能登上舞台,承担了一部分的翻译工作,那么翻译究竟是什么?是“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由此看来,意义是翻译致力传达的东西,翻译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意义的再生。

2.翻译有AI智能翻译和人工翻译两大类。

2.1AI智能翻译AI智能翻译即机器翻译。机器翻译过程大致分为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和译文生成三个阶段。机器在翻译时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有的将原文分析阶段与原文译文转换阶段结合在一起,也有的把原文分析阶段独立,把原文译文转换阶段同译文生成阶段结合起来,还有把原文分析、原文译文转换与译文生成分别独立,因为编码程序的不同,要求不同,最后生成的译文也不同,这就导致不同译文和原文之间存在优劣之分。

2.2人工翻译人工翻译前会先进行文本分析,然后探寻其意义,在意义探寻时,需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意义观,不同的意义观对翻译有直接的影响,这是直接造成翻译优劣的决定性因素。需要仔细研究,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最后转换得到高质量的翻译。

2.3翻译活动中意义所发挥的作用不论是奈达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的分类,还是穆南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分类,他们对意义的分类有所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他们都关注言语特征,重视上下文和语境因素,还重视发讯人,收讯人和语符之间的关系。在现在人工智能翻译过程中,有语音转换和文本转换,不同的发言者和作者擅用的言语方式和语言风格不同,比如,有的发言人喜欢使用四字词语或是古文典籍,有的作家喜欢使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善于隐喻。在翻译过程中,AI智能翻译运用程序转换,速度快效率高是无疑的,曾经阿尔法围棋击败了人类职业围棋选手、成为了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但是,若是认为AI智能会完全取代人工翻译就有失偏颇,虽然机器人的运作也如同翻译,机器人将代码翻译为行动,人工智能翻译是将一种语言通过转化翻译为另外一种语言,机器人围棋能战胜人类,那么为什么智能翻译却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翻译呢?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机器人之所以可以取胜,是因为下围棋有固定的输赢规则,是有规律可行的,机器的运作速度快,只要不断地实验、更新数据,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周全,他会检索所有最优的下棋步骤,从而取胜,但是人工翻译时,并没有固定的唯一翻译结果,如果只单纯的进行言语的表面意义的替换和翻译,会与原文想表达的意义有偏差甚至完全偏离,翻译不只是针对“字面意思”,他对意义的要求较高。若让AI智能翻译去完成复杂的古文翻译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会很难,因为优质的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发言者的感情,但是这种细节的表达是AI智能翻译目前不能领悟到的。

2.4AI智能翻译产生的影响随着AI智能翻译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基础会话翻译的准确性提高,节省了时间成本,AI有着人工翻译不可与之匹敌的反应速度,它不需要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大脑思考的环节,这就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在基础翻译完成后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遣词造句上,这就使得翻译更加完美,但是AI智能翻译存在机械、生硬、整体匹配性差的问题,比如涉及语义深层结构、不同文体和语言方面,即使是AI智能翻译,从句子语法和用词来看没有太大的偏差,但是从语意的层面来说,机器翻译还是不够完善。并且在语音翻译时,难免会因为讲话人的发音和方言,所处环境等原因造成AI翻译的偏差和错误。语言不仅仅是用来表达语义,还要表达情感、文化甚至是一种意境。搜狗同传曾经将外国专家的演讲翻译的一塌糊涂,腾讯AI同传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大失误便证实了这一点。一门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在于复杂的使用情景,人们对意义的理解也要依赖于使用的环境和各种因素,词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文本的意义不是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要想产生意义,需要交流者双方的参与,需要交流者双方所处的特定环境,需要激活意义所不可缺的交流的社会性。如果意义恒定不变,这些词语便会失去生命力,词语的意义不是死的,是在语境中加以理解,人工翻译是可以根据语境和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翻译水平,机器翻译想要结合语境便显得有些困难。

翻译界比较尊崇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之说,AI虽然在“信”的层面上可以达成,但是,在“达”和“雅”方面,和人工翻译有一定差距,毕竟人类机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人会思考,会根据语境来判断,会结合文化来翻译,但AI智能不过是一堆代码的产物,它的发展有待提升,它的存在是种鞭策,对翻译界人士来说,AI智能的发展有威胁之势,他会取代中低端译者,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处于AI智能无法超越的地位,而这一小部分的人也势必是会利用机器翻译的人。翻译一定是人和机器之间一个良性的互动,只要好好的借助机器,便可以省时省力达成目标。如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艺术难以翻译,如古诗等文化的产物也只有结合背景,受历史烘托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内涵,要想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他原本的意思几乎不可能,因为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对译文的准确掌握对人工翻译来做都是很难到达的高度,更何况AI智能翻译,他不具备人类大脑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对艺术更是难以企及。面对艺术这种复杂的语言内涵,人工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表现,是人类智慧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机器还没有办法拥有创造力,尤其在文学翻译方面。虽然AI智能翻译任重而道远,但是,他无疑促进人们去提高自我翻译能力,在未来,如果人为翻译比不上机器翻译,将被机器取代,AI翻译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人工翻译界的快速革新和成长,未来中低端译者被机器取代后,会有一批人面临失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意味着有一批人会转向其他行业,重新开启职业规划。

3.结语

机器目前无法承担翻译中认知的部分,机器在程序化、重复化以及在记忆要求方面超过人脑,人需要发挥智力认真思考,分析翻译活动中真正想要传递的内涵意义和引申意义,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机器去完成简单的易于翻译的部分,而人要做更高智能的工作,人需要承担机器无法完成的部分。我们要学会利用机器,让他辅助我们更好的完成翻译,但莫要过于依赖,成为机器的奴隶。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5:74-103.

[2]华美淇.浅析人工智能翻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22.

[3]徐艳平.人工智能翻译应用前景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9):78-81.

[4]高革飞,张军.浅谈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8(20):18-19.

作者简介:任政(1995.08-),女,山西省孝义人,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日语笔译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笔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任政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从意义角度分析AI智能翻译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论文_任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