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杨波[1]2004年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市场化改革,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渐步入快车道,而且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变革。中国逐步从一个封闭的、自己自足的计划经济国家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则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产业组织政策则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现状,以及在开放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本文综合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理论和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建立一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业组织政策评价标准。以我国现阶段的制度和经济环境为背景,以上述评价标准为基础,本文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组织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两点假设:第一,现有产业组织政策重点保护的某些产业中,产业的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相应行业绩效的提高;第二,产业政策保护和扶持较少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相应的市场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有显着提高,并带动产业绩效的提高。本文利用2001年500个工业行业的统计数据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与行业的绩效呈显着的负相关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与行业绩效呈显着的正相关。而且,由行政手段形成的较高的集中度和较大的规模则与行业绩效没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基本产业组织理论中集中度和规模对经济效率的正面作用是以市场的有效竞争为基础的,没有竞争的集中和规模是没有效率的集中和规模。实证检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理论分析的假设。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的,以促进竞争,发挥市场基础作用,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为出发点的产业组织政策将改善我国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赵峰[2]2006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组织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产业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过去延续下来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产业组织政策优化和创新,这将对于推动中国产业组织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以产业组织、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南,以国内外产业组织政策经验的借鉴以及中国产业组织政策演变和产业组织现状分析为基础,构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框架。其中,分别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推进中国大企业集团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产业组织政策,对产业组织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对策建议。 论文通过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的发展和失灵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提出自然垄断产业要设立独立规制监管机构,将规制由专一化向综合化过度,加快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等措施。 大企业集团战略是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论文通过对我国大企业发展的实证评价,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应在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拓宽企业构建渠道,鼓励和扶持企业跨国并购等方面对大企业集团加以引导。 论文基于中小企业产业组织现状、特征的分析,提出“寡头垄断,大中小协调发展”的企业共生网络将会有效改变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有效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就业压力,增强我国产业的竞争活力。 论文分析了产业组织创新模式与中国产业组织优化的关系,认为中国产业组织模式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吸纳现代组织模式之精华,在创新中探

李敬辉[3]2004年在《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对产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协调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不同的政策手段和激励机制影响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安全政策等多个领域的政策总和。本论文以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思路、体系和方略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一套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新体系,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首先,论文对产业政策的机理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产业政策的内涵、特点和主要内容以及理论渊源,得出产业政策具有有效性的结论。 其次,论文对国外产业政策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比较分析。在重点概括日本经验的同时,对东亚和拉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贸易政策进行了对比,并对新经济时期美国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特点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产业政策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或新功能是国家利益论,指出现行的中国产业政策亟待调整和完善。 第叁,论文从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产业政策的新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论述了发展观的演进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政策的思路、原则和转型方向,阐述了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清晰思路、政策轮廓和发展方向。 第四,本论文研究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内涵、体系和要点。对新产业政策的内涵进行新界定,提出新产业政策的定义;运用钻石体系图对新产业政策体系的纵向进行了描述;按照新产业结构政策、新产业组织政策、新产业布局政策、新产业技术政策和新产业安全政策的纵向体系分别提出了政策的要点;按照面向新型工业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构建产业政策的横向体系,提出了基于实现上述国家战略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和政策内容。这样,研究构造了一套具有新时期、新思路、新结构特征

邱兆林[4]2016年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文中认为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采用的干预经济运行的手段,在各国经济发展初期,政府通过产业政策保护和扶植特定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产业政策文件,从产业政策的范围来看,制造业是政府实施产业政策较多的领域,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是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完成的。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很多学者从中国产业政策的特征出发研究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传统,阻碍市场竞争,产业发展滞后;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要对产业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根据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将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拉尔(Lall,2003)关于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划分。我们界定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结构调整、组织优化、技术进步和就业稳定四个方面,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指出了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存在的缺陷,以及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一,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产业政策在制造业结构调整中的实施效果。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的动因源自分工网络内部的自发演进,产业结构变迁是在市场条件下自发实现的,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产业政策的作用方向与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一致。中国传统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倾向于挑选规模较大且国有资本比重较高的特定行业进行扶持,这种选择性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产业政策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我们选取了2004—2014年中国工业3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把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政府研发资金投入作为技术投入,以要素投入倾斜来衡量产业政策偏向。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倾斜与行业产出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政府投资倾向于规模较大且国有资本比重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出增长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倾斜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改进,技术改进则表现为对国外先进机器设备的引进,这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完成的。研发资金倾斜对产出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不显着,表明中国政府研发支出的利用效率较低1。第二,对比分析中国钢铁行业和家电行业的产业政策特征及产业政策的绩效。首先系统梳理了1994年以来的钢铁产业政策,分析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发现钢铁产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政府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强势干预。通过测算钢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生产效率来反映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钢铁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2012年钢铁行业的集中度CR4和CR10分别只有27%和45.9%;钢铁企业空间分布比较离散,各地区重复建设严重;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0.617下降到2012年的0.586。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制定不合理和执行不到位两方面的缺陷:钢铁产业政策延续了计划经济的传统,政府选择代替市场竞争,不利于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2。作为对比,我们以家电产业的发展历程为起点,探讨家电产业政策的特征及其对家电产业发展的影响。总体来看,家电产业政策遵循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产业发展的特点采取扶植和诱导的政策手段。选取了18家家电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家电企业的市场结构和技术进步:首先,采用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测算家电企业的市场势力,结果显示市场势力溢价为0.842,说明家电企业不存在很强的市场势力,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其次,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家电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家电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技术改进,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不高。家电产业政策以优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前提,充分的市场竞争促使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共同推动家电产业快速发展。第叁,基于行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及产业政策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绩效。借鉴余泳泽(2010)的研究,价值链视角下,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可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及产业政策的绩效。行业层面:2000-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6个细分行业两阶段创新效率水平总体偏低,2012年两阶段创新效率分别为0.41和0.25,相对而言,研发效率高于转化效率;从动态趋势看,两阶段创新效率都处于不断提升过程,研发效率发展更快,2000-2012年研发效率的平均增长率达到8.36%,转化效率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3%1。区域层面:2000-2012年中国23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总体偏低,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区域层面上两阶段创新效率与行业层面截然不同,说明大部分省份的高技术企业还不具备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新产品销售的利润率较低,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组装工作,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来获取微薄利润;分区域来看,不同省份研发效率差距较小,但转化效率差距较大,东部发达省份在成果转化阶段优势明显,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等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我们用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来表示产业政策,实证分析产业政策和市场因素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支出的贡献度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对研发阶段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比较发现,企业研发支出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比政府研发支出的效果更大,市场竞争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显着。因此,市场机制下,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政府构建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机制,间接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而不是主导企业的研发活动。第四,基于财政支出的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就业效应。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制造业转型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趋弱,稳定就业必将成为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工具,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和社会效应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教育支出、技术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四类,理论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采用2007-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一期财政支出规模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差别较大,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对就业的影响不显着,技术支出只在当期对就业有正向影响,而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长期正向影响显着。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稳就业、调结构”的目标,提高政府在教育、技术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改善教育支出结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缴费体制1。第五,在实证分析产业政策绩效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选择性产业政策存在的缺陷,以及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转型方向。选择性产业政策体现出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政府选择代替市场竞争的特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其阻碍竞争、创新激励不足和维系行政垄断等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长期增长。因此,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的需要,产业政策应该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形成竞争政策优先、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互补的公共政策体系。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应局限在市场失灵和社会服务领域,政策手段由直接干预向市场监管和间接引导转变2。

张玉喜[5]2006年在《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在支持我国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证明,建设合理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促进金融的深化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运甩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的理论,借鉴国外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经验,结合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现状,对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本论文分析了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及金融支持的机理;金融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资金集中、风险管理和信息揭示等功能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结合国外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政府干预色彩较浓的、以货币政策为主的金融支持方式对我国金融发展和产业绩效的影响,并对国内外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实践及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研究了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配置金融资源,必须实现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政策框架的转换,即建立以金融产业政策为主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金融产业政策功能合理、密切配合的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的架构;将金融产业政策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确立合理的促进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优化的金融结构政策、金融产业组织政策和金融产业布局政策,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支持产业和经济发展。继之,论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的机理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包括建立合理的融资模式结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及风险投资机制等。第叁,对产业组织优化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组织发展的集团化、网络化及中小企业化的发展要求,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旨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资本市场及发展非正规金融等若干对策建议;进而对产业布局优化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对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影响,提出为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各地区协调发展,应坚持全国统一性

李孟刚[6]2006年在《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经济学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其真正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20世纪的中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业经济学理论有着广泛的创新和发展空间。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一般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等四个方面。但是,我们研究产业组织、结构、布局和政策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产业实践,也就是为了实现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安全问题应该作为贯穿于现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一条主线,产业安全问题也应该作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终极目的。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尽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广受关注,但其在理论研究中却是被普遍忽视的。在很多论着中,产业安全往往被隐含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或被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中,至今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是对产业经济学框架的拓展和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构建产业安全理论、深入分析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完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及预警机制,不仅有助于产业安全维护实践,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研究产业安全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的创新,是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安全观的演变,并强调产业安全观的产生是安全观的最主要变化,是对经济安全观的重要补充。产业安全核心观的提出丰富了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内涵。2、本论文在对现有产业安全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产业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深入阐述了产业安全的特征、分类及影响因素等。本论文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构建了包括产业保护理论、产业损害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控制理论、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等五部分的产业安全理论体系,以期丰富和完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3、为更深入地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产业安全,本论文在以“传统国家安全理论——现代国家安全理论——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产业安全理论——产业安全评价——产业安全预警与维护”为研究路径的同时,又把产业安全放在较为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框架中进行剖析和观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业安全研究路径。一方面用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对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试图说明产业经济学解释产业安全问题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基于此种路径的研究,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等概

唐志红[7]2005年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特征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式。论文基于全球化的新背景,界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优化的路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对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论文针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界定了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产业博弈的协调博弈性质,并展开了对中美、中日、中欧产业博弈的战略分析,提出了基于博弈战略的产业选择及产业政策着力点。结合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分析,论文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以及目标展开了讨论。围绕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新时期的产业政策从发展型向竞争型转变,重视对世界经济规则的应用,考虑与相关产业利益博弈的政策协调,注重利用军用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民用化,以便在推动安全化战略过程中突破WTO规则的约束,并高度重视技术标准战略对于提升中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在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实施中,注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本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作用的结合。积极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陈会英[8]2004年在《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滞缓,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生产高档、安全食品适应城乡居民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是农业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基础地位并成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增加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富裕文明程度。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已基本成熟,产业组织化程度高,行业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绩效差、研究创新投入不足、产业进入壁垒低、产业内竞争无序与过度竞争、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问题研究,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水平,规范行业自律,实现有效竞争是目前理论界、实践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点、线、面叁维分析视角,运用产业组织、博弈分析及期权定价等理论和方法,在正确界定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特性和深入了解农产品品加工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规模经济、纵向关联经济和集群经济叁大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培育与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具体运作规范,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除导论外共有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规模经济、关联经济、集群经济和产业规制五个部分。其主要观点如下:(1)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这是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起点。本部分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历程的系统考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并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产品加工原料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经济特性;从竞争结构角度分析了农产品加工的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指出农产品加工行业盈利能力是由其行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竞争力的综合作用,据此提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竞争战略及其重点;最后以乳制品为例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分析,为以后研究做好铺垫。(2)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经济。本部分从点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经济性,阐释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做大,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差异化程度小、缺乏品牌竞争意识等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内过度进入,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无序、效率低下;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大、小企业的智猪博弈(Boxed Pigs Game)分析,探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所导致的技术创新动力 1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不足和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的根源;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相关关系,即产业集中度越高,产业经济绩效越好,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性与规模优势;为此应扩大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培育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其相应路径选择包括实行一体化战略,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进入壁垒,降低退出壁垒,加强竞争市场进入阻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培育发展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大公司),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度,逐步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3)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关联经济。本部分从线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关联经济性。只有通过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找准农产品加工关联企业的衔接点,培育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机制,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整体经济优势。农产品加工节点企业关联本身就是一种产业组织创新,具有组织创新效应;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节点企业后向关联组织基本形成了市场交易关系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 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农户”型、一体化联接型等组织模式;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节点企业后向关联各行为主体间组织关联度低、合同不规范、利益关系不协调等,导致履约成本高,现实中农产品加工关联企业间违约现象严重,从而形成了博弈分析中的囚徒困境,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签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倾向。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个人理性,就不可能实行下去。而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定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制度,要求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为此必须进行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关联经济组织创新。引入期权理论中的卖权机制可以完善订单合同。在订单合同中,为农户提供卖权(随行就市,保底收购,农户具有选择权),形成新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创新路径。(4)农产品

黄伟[9]2006年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文中认为一、论文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贸易保护,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和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对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与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产品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使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纵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及其对外贸易政策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外贸易政策是决定产业发展道路与成效的关键因素。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在贸易保护政策下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新兴的日本、韩国也是在贸易保护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强国。大力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目前已得到各界的广泛共识,如何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有益的建议。但是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讨论大多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企改革等具体问题角度入手,对他们的观点笔者都是同意的。而另一方面,学术界对贸易政策等问题讨论和研究也是大量的,但他们大都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政策,与具体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结合(除汽车产业研究的文献较多)的并不多见或不具体。本文从一个较为宏观

谷小青[10]2002年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从进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将为我国的工业结构升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顺利实现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期,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也日益紧迫。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为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情况下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和结合使用是实现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本文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在贸易政策部分,本文对相关的贸易理论,包括传统主流的贸易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幼稚产业保护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论,进行评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指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不适用性,但仍可以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些合理之处。贸易政策只是一个激励因素,要实现工业结构升级还需要有一套合适的产业政策体系。在产业政策部分,本文分析了日本产业政策对我国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借鉴,然后在分析我国目前产业政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适应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西北工业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建议,即转变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以及进行产业政策的国际协调。 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经济全球化下实现我国工业结构升级应采取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建议,有所创新的地方在于:分析了如何将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下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借鉴之处;我国目前产业政策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不适应之处并提出了关于产业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D]. 杨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D]. 赵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3]. 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 李敬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4].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D]. 邱兆林. 山东大学. 2016

[5]. 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张玉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6]. 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 李孟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7].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 唐志红. 四川大学. 2005

[8]. 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D]. 陈会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9].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 黄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10].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策略研究[D]. 谷小青. 西北工业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