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江玉琼,李玉娟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我国电力事业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也得到了迅速提升。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力调度自动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就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问题从系统安全和防护安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带来启发和便捷。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自动化;电力调度

1引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建设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它的运行安全和科学管理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调度、监控机构,性能、功能、运行无一不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不断的升级和完善。包括主站与厂站的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防护安全就是除系统自身之外的其他各个环节的防护工作。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技能,调度管理,规划监管等各个方面。本文从系统安全和防护安全这两个方面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以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工作。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问题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的建设依赖于技术的不断成完善。安全系统的建设是依个繁杂的工程,不仅要在观念上更新、转变,还要结合规划步骤、强化技术、完善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实现系统安全。

2.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不管是系统的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支持上,更新换代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技术设备不成熟和不完善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设计自动化系统的阶段,对各类的工程问题没有进行综合考量,贸然投入运行,从而引发安全问题。某些正处于从传统调度向自动化升级的单位,在建设系统的时,施工安装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水平存在不利影响;引入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后,如果长期运行不间断,系统会迅速老化,性能也大打折扣,安全问题不言而喻。 

2.2 改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的措施

要保证的系统安全运行,就必须强化主站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改造,同时厂站系统作为自动化的子系统,其安全管理和技术改造也是不容马虎的。如图1

图1 电力调度自动化示意图

2.2.1主站安全运行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

可靠的技术管理措施可以保证主站安全运行。不同层次的用户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对非系统维护人员启用屏蔽系统。主站数据库系统中要对实时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合理化管理,保证其处理速度,使后台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相协调。通过网络上的不同服务器来实现主站系统软件功能管理和自诊断功能,根据诊断系统中的各个服务器运行指标重新设置服软件功能模块,协调系统运行效率。对系统软件的自诊断功能进行管理,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重启或修复数据库。防火墙的设置、病毒的检测阻断外界非法访问,同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实时和定期检测。做好维护服务主站系统的工作,主站系统的厂家可以远程登录不同用户的主站系统,查找系统隐患。

管理好主站电源系统,主站机房电源系统不仅要有两路输出,还要有主/备冗余配置,提供充足的供电容量。主站系统的供电电源应独立开关供电。对主站机房的防雷系统、网络系统等进行维护管理。防雷器应装在电源系统UPS交流输入端。各个不同功能的插座之间要保持距离,分槽架设线路可以防止雷击时的损害。做好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在已经建成的自动化系统中,采取安全防护技术装备、手段等手段,及时清理系统、完善防护电网。

系统维护人员错误操作会给系统留下漏洞或垃圾,它们会危害系统安全运行。另外,某些本身纠错能力差的系统可能在接受错误数据时不报告错误,在系统中留下隐患,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可以规避这一风险。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和故障处理制度所有的系统都需要数据的备份制度,以防系统出现崩溃或需要查找历史数据。建立主站机房的各种管理制度及电池的定期充放电制度主站机房也是必要的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2.2.2 厂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改造

保证厂站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管理与主站具有相似性。

使设备的检查及检验制度厂站自动化系统相互协调。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无人值班站运行模式的发展,明确归口管理制度与自动化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紧密结合。打破原有的专业分工,重新调整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完善一体化的技术管理模式,如变电站自动化模式和厂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同时也要关注到保证厂站安全运行的设备管理,在维护好不间断电源系统、防雷系统等方面与主站相同。

统一通信规约,减少软件人员在不同厂商在数据接口上的沟通花费的精力,解除厂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隐患。分别设置监控系统和“五防”闭锁系统,并将其融为一体,这种相互配合的一体化设置将减少电网事故。推广数字式视频图像监视技术可以解决无人值班站内在安全保卫等方面问题,甚至使远方运行人员亲眼看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最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电力调度自动化防护安全问题

防护安全是集合了各种具有保证安全功能的产品应对可能事件的发生,应对各种攻击和入侵等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它和系统安全是相辅相成的,界限的划分并没有那么清晰。

3.1 电力调度自动化防护安全的现状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具规范性的电力系统,它在不同时间段建成的,在系统管理上也达不到统一。这样不规范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在网络架构方面,如安全管理设置不合理。上述不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自动化的网络安全,不能确保电力系统相关工作能正常进行。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管理人员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甚至不能操作具体设备、不能按正常流程完成相应的工作。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仍存在物理安全隐患,比如由自然破坏引发、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一些电力企业甚至在安全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安全管理方法不合理、力度不足等、

3.2 电力调度自动化防护安全的加强策略探析

为了使系统得到优化,我们需要优化调度系统,设计合理的网络构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安全测试评估,定期检查网络的安全性。遵循规范设计原则,对网络结构向树状的分支结构加以完善,做好相应的监管及控制。

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理论、技术方面的掌握。明确各方责任使趋于精细化、科学化。

针对雷击、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做好防范措施,“以预防为主”在人为因素方面对各方人员进行加强教育,以多媒体宣传、开展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依照现有的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电力自动化安全进行管理,改进各种不完善的管理条例,规范各项网络的安全管理。借助相关技术,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4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的原则

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可能出现的系统以及各阶段漏洞和弊端,安全防护工作必须遵循八个原则,每一条都是安全工作的基石,缺一不可。一、系统化,防护工作是个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整体,不仅处于动态化变化中,而且具有繁杂的特点,但却是一个整体。二、连续统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系统都必须具有连续化的特点,保证准确的系统实行过程,保证正常和安全的电力调度。三、简单化,运行过程和管理实施手段必须简单,方便管理人员的操作。四、实用性和先进性并存,利用先进的科技完善管理操作系统以增强系统的实用性。五、风险和代价相关联,自动化的安全系统若存在漏洞,一定就会有相应的操作、运行风险,造成损失。六、分工明确,一定要明确安全系统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七、突出重点,重点突出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部分,优化管理部分,并以此优化整个防护系统。八、分层管理,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施分层,有机的管理与操作,逐渐强化各个部门的职能,分步防护。

5 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问题体现在多方面,需要从专业人员优化电力调度系统、合理设计网络构造、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对以上几方面加以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问题将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进一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春元.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5,33(07):66-69.

[2]张红丹.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问题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1):211-212.

[3]唐琳,王耀祖,王瀚伦,等.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1):250-250.

[4]肖力.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问题[J]. 通讯世界,2014(22):104-105.

论文作者:江玉琼,李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问题的探讨论文_江玉琼,李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