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的档案学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论文

基于专业认证的档案学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论文

基于专业认证的档案学人才培养过程管理

姜春宇

摘 要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但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环节设计、学科内容安排、评估机制制定、利用资源监管等层面仍存在不足。通过重视学科间的共同发展,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合理安排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和实践场所,丰富实习基地的种类等方式,优化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档案学 人才培养

一、严格规范教学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想实现教学改革质量的进步,必须以提升培养教学质量为关键环节。建立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推进人的全方位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成为评定教学水平的首要标准[1]。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拟定是决定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明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定位,是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1988 年,教育部颁布新的高等教育专业学科目录,将档案学专业归属从原隶属历史学规整为管理学,并将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档案学专业高级人才[2]14-20。最新颁布的《档案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草稿)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背景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体系下,使人才培养目标不局限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层面,还将视野放宽到信息管理的大口径,重视多元型、实践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1.标准制定。国际上,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学历认证以《华盛顿协议》为依据,保证了与会成员国之间工程学历资格的互相认可,专业学历标准趋于同等水平。我国工程教育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清晰规定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八项基本要求和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持条件”的七项重要指标。随着工程教育领域专业认证日趋完善,近年来,管理学领域也提出建立管理学专业认证标准。档案学专业作为其中的分支学科,制定本专业的专业认证标准具有必要性。通过专业认证,加强档案学教育界与实业界的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对保证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华润楠、两广梭罗、石笔木、穗花杉、大头茶、五列木、豆梨、猴欢喜等。此类植物树形优美、姿态飘逸通常作为种植在观赏的视觉中心位置。

2.组织权威。工程教育类专业认证制度的制定,多数以权威性部门和机构的形成和确立为基础。因此,为使档案学专业认证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成立权威性部门并建构完善的教学专业认证机制是首要环节。由此机构对档案学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业务要求及学科课程结构予以全方位的管理和协调。此机构不仅需要负责监督档案学专业认证标准和程序的制定,还需评估专业发展现状,反馈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拟制一种过程性评定与结果导向性评定相结合的、具有双重导向的长效发展机制。为了体现专业认证的权威性,认证机构的设置应由教育部有关部门与档案学专业权威院校机构共同协商创建,机构可以在现有的档案学学会、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在保持原有机构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兼顾档案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市场规律,形成一种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化操作体系。

3.教学评估。高等教育的评估一般包含院校自身评定与专业认证部门外部评定两类。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任务,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学质量评价是评定、督促、保证和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措施,是确保国内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3]23-28。档案学专业实行教学评估。首先,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建立档案学各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况数据库,对已开设档案学专业院校的体制机制与课程模式予以分类,明确当前专业教学的基本态势。其次,各高校需制定本科专业评估制度,依据档案学专业不同院系制定的培养目标,可从资源管理属性、信息技术属性及历史文化属性等多维度对档案学专业所处院系、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估。再次,实行合格性评定与审核性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拟定“通过”“合格”“不通过”三种评估标准,明确专业认证的审核周期,形成有效的评估报告。最后,提升专业认证中教学评估的世界认同度。我国档案学专业认证可与国际档案理事会共同协商制定专业认证标准,实现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的权威评估模式。

1.结合相关学科共同发展。在“面向21 世纪档案专业素质教育”的主题发言中,冯惠玲提出了“以独立为本,融合为用”的专业改进思路,并提出档案学本科的人才培养标准是专业性的学科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且应该让他们具有向其他学科发展渗透的能力[4]。该思路首先要求注重档案学专业自身学科属性,在掌握档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融合一级学科体系中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课程内容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实现相关专业网络体系下的统筹规划,全面规划并协调发展档案学专业教学计划。

2.按照社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结合社会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业务要求、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在优化过程中提高档案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符合时代对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档案学专业人才兼具踏实的学科理论知识与灵活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软件应用、信息检索、office 软件应用等有利于提升专业工作效率的相关领域知识 [5]45-48。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在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掌握管理学、历史学、信息技术及实践基础类课程的同时,高校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灵活课时安排、丰富教材选择等方式,优化教学体制机制,保证具体培养计划既满足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标准,也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

二、科学设计各类教学环节

档案学本科院校教学环节的拟定要本着面向经济建设发展的态势,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客观需要与实际需求、公共基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等多方面的关系,从学科实际出发,树立道德、智慧、体质、审美等全面培育的人才观,形成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发展结构,达到教学成果的整体优化,保证规定学习期限内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效果最佳。

倾斜圆盘式大蒜排种装置主要由电磁调速电动机、种箱、排种盘、万向节联轴器和链传动等部分组成。其中,电磁调速电动机和链轮组成是动力输出装置部分,通过二级减速实现排种装置所需要的转速;种箱内的两个倾斜放置的取种盘来实现蒜瓣的取种;两个万向节联轴器可以实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传动。其结构如图1所示。

4.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设计与实施,依照成果目标导向,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持续改善为重点三项基础要求,对指引与推进专业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确保和改进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发展质量十分关键。持续改进的理念与模式应应用于档案学专业认证的整体流程。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成效,依赖于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设计及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培养结果,而培养过程的优劣取决于质量管理的标准。档案学专业实现质量管理:首先,制定明确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明确专业培养过程并为培养过程的实施配置必要的资源。其次,完善本科教学环节设计,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确定培养过程的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后,采取完善和预防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形成一个组织机构健全,质量标准明确,覆盖面广的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

3.实习基地实现多种类别。实验授课的开展离不开实验环境的构建,实验场所可设置为课程实践与校外实习。校内实习多集中于高校内部的档案馆,高校档案馆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高校档案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关素养,并且可以有效地对高校档案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举办专业思想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革命精神教育[7]91-95。高校档案室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院校档案室提供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咨询与利用,向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更宽维度进行拓展,提升了院校档案部门的公众认知度。校外实习主要指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到规定实习单位从事一定的实践工作,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和有关知识,将校内所学理论内容综合应用于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中。

三、真正落实专业实践教学

紫杉醇涂层支架应用于临床中,对中期近期均能够起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再狭窄情况加以预防,但临床中针对其远端效果研究还并未抑一致。现今临床的改良紫杉醇涂层支架工艺,对支架的材料、形状有效调整,在减小支架刚性的同时增强了弹性,发现可以有效抑制内膜增生减少损伤。笔者也相信在当前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创新背景下,冠心病介入治疗应用紫杉醇涂层支架必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4.优化实践教学类课程。档案学是一门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学科,实验课程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课程种类少、课时安排短、学分比重低、课程规划松散及不规范的考核方式等均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应将实践教学课程正式列入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明确实践课程的课程目录及其学分比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未来就业任职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对于原有的文书学、档案管理学和文献编纂学等专业基础类实践课程,高校需要在关注理论授课的同时,兼顾强化实践教学比重,如提供模拟的文件管理、资料整理、档案保护等管理对象的实体操作机会,以及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等操作系统的使用机会,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教学对实践工作流程进行模拟训练,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与知识水平,实现毕业生整体素养的多维度进步。

3.实现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教学质量的评估是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较大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发展态势,体现了社会对于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为实现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实时解决教学环节中的困难与难题,保障专业教学体制的长效化具备关键意义。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应贯彻客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督、导、评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应全面发挥学生参加管理规划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导价值,积极采纳学生对于当前教学计划、培养机制、课程模块、实验教学基地及教育处理制度等层面的建议与要求,建立和完善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实现专家、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流程,开展常规性与周期性的教学质量评价,根据档案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制定本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实行教学秩序、课堂状况、考风考纪等常规性教学质量核查,实行学院整体教学评定工作、期中课程检查、考题难度检测与试卷评阅质量、毕业论文(设计)等周期性教学质量测评,实现档案学本科招生——教育——择业的有序良性循环。

2.有效利用校内综合实践资源。档案专业学生就业的领域更多地是社会管理类行业,如办公室、档案局馆、图书馆、情报所等各类文件、图书管理领域,岗位的适应性是实践教学的重点,事务流程的模拟和操作规则的掌握和灵活性应用更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针对性训练[6]53-56。档案学是一门集合文献学、信息科学、历史学等多领域的学科,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日后多参与文件处理、档案整理、行政管理等办公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熟悉办公室业务流程中所需的应用技能。因此,高校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务处的统一规划与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实践资源的共享,如计算机机房、专业实验室、实践活动中心等,为校内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实习场所。

1.重视实践教学设计与安排。档案学专业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科,实践类课程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本专业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现状与态势的重要途径。为教授学生基本创新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档案学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应辅以新颖性的实践活动,如档案管理事务流程的模拟、管理系统操作规则的掌握。与此同时,灵活性应用技能更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针对性训练。通过合理安排档案学专业实践授课资源,在档案学专业体制内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档案整理工作、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文件处理软件运用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技能。教师授课以个人科研实践的相关内容为依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具有研究性学习或创新性实验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活动。

四、强化执行多重监督考核

1.自我评价定期化。我国地域广泛,地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分布在我国各地域的档案学高校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调研,全国开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共32 所,且分布均匀,东北沿海城市及经济发展在全国发展中具有较大优势的省份有两到三所高校开设档案学专业,中部及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没有相关高校开展档案学本科教学,其他省份均有一所高校开办档案学专业[8]80-88。因此,不同地域的本科院校需明确自身专业地位,认清发展方向,关注自身特色和发展优势,通过院校自我评价发现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采用科学管理、严格控制、有效激励等措施,实现自我评价的常态化。

敦煌文献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佛教文献约占90%,涉及经、律、论;非佛教文献涵盖面更广,涉及经、史、子、集和大量的官私文书等。要想实现上述目标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敦煌石窟文献研究专家、中古汉语研究专家、语料库语言学专家、计算语言学专家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开发建设敦煌文献多模态语料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形成性评价常态化。形成性评价强调前端控制原则,即将专业整体建设环节中的标准和规范予以全面分析、系统整合、统一规划、统一要求,预先设定学生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监督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发展过程的前端控制、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相互衔接的全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评价主体的需求和被评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学习过程和学生体验,强调校校评价、校企评价等多项因素交互作用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过程的制定、实施、优化、再制定的不断循环。

3.结果性评价整体化。凭据通识类基本教学、逐渐性专业教育、公开式实验教育、主动式成长教育的“四位”人才发展模式的需求,明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侧重考查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9]。如档案管理学是特定探究档案应用环节的综合规律、论述档案整理基本规律的技能与方式的课程[10]。其教学结果的检验应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如明确档案采集、管理、归档、保存、应用等步骤的考核标准,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团队作业、综述报告、成果展示、实际总结、答辩口试等内容的考核。

原文:England are home to 200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方慧惠,邵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4(4).

[3]刘振天.我国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总体设计与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4]何致武.素质教育与21 世纪中国档案事业人才的培养——2000 年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第九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简述[J].档案学通讯,2001(1).

[5]陈忠海,陈洁.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档案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1(5).

[6]赵淑梅.档案学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2(1).

[7]马仁杰,谢诗艺,吴琼.论高校档案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档案学通讯,2013(1).

[8]徐拥军,张斌.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1(5).

[9]熊璋,于黎明.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认证指南[M].科学出版社,2012.

[10]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Management of Archiv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Based 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Jiang Chunyu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archival science are constantly revised and perfected,bu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design of teaching links, the arrangement of subject content, the formulation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use of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ubjects,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ppropriately, formula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arrang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reasonabl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 places of the school, enriching the types of practice bases, etc.,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archival personnel is optimized.

Keyword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rchival science;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G271.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5-28

DOI: 10.16565/j.cnki.1006-7744.2019.12.21

★作者简介: 姜春宇,西安石油大学档案馆助理馆员,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教育、档案基础理论。

标签:;  ;  ;  ;  

基于专业认证的档案学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