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在大多数人眼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强且极为枯燥的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压力较大而“知难而退”,对高中数学学习抱有抵触和厌学心态。为了提升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积极探索,寻找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开展策略
习题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其中,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实践,继而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习题教学发展至今,已被高中数学教育界普遍认可。本文即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就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1.当下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中教学存在唱独角戏的现象。
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来看,“填鸭式教学”及“应试型教学”依然普遍存在。在这些教学模式下,多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划重点和死记硬背。该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容易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陷入死水中,使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扩大化,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在课堂当中占据主体地位,往往只是站在教师的位置上单纯传授知识,命令性的教学使教师对于学生高高在上,学生的存在感较为薄弱,师生间缺乏感情沟通,一味的灌输自然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1.2机械和枯燥的练习让数学变得晦涩。
我国传统数学课堂就是不断地做习题,机械性的大量刷题,教师一般在市面上买几本习题本,看也不看就丢给学生。对习题本身没有筛选,学生做的习题也大量都是重复的、无价值的,不仅无法起到强化学生知识记忆的作用,更严重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变得厌恶,反感。
2.习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中的有效开展策略
2.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一些教师大多都是将参考书上的例题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资料,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在多时候学生的做题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课堂伊始,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在课下,教师就需要明确考纲中的核心内容,并将重要的习题类型进行列举。同时,教师的心中要有足够的习题,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把握。要将基础练习与拔高练习,有效的融合到自己的习题教学当中。比如说可以通过学生的一些作业与时段,判断学生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薄弱知识。最后,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数学习题教学意义,在课前就做好教学的心理准备,明白应该要教什么,什么类型的题目适合学生,什么习题能够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思路。此外,教师在课前还要做好反思工作,反思自身的教学语言,对课堂节奏的把握。
例如,在向学生讲述有关“集合”的习题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体现出数学习题教学的价值。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一知识点的习题进行分解,明确其虽然道理简单,但是其中的一些概念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其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应该对“集合”的习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将主要题型,主要答题技巧进行准备。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错误,并进行补足。并辅助学生做好整体的分析工作,让学生不在犯同样的错误。
2.2选择合适的习题
在传统的习题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都是主张进行题海战术,而这对于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他们由于任务量大,自己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题,这样会让他们对数学的习题教学课堂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这就会让学生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当中,那些学困生会因此与数学进度整体脱节。
因此,教师在习题的教学中,应当选择合适的习题。习题不用太多,但是要有代表性,并且,让习题能够适合全体的学生。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过于基础的习题在某些时候并不适合他们。因此,教师在习题的选择中,还要注重习题本省的难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个题目中有着不错的发挥。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习题,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进一步的确立。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结合一些优秀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的设计。高中数学教师大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趣味性,增加学生习题练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对习题练习有一个兴趣发生的过程。
2.3对习题进行巧妙设计
习题本身的内容设置,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习题练习积极性的发生,教师要对习题进行巧妙的设计,并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能够与学生生活、学生喜好的问题,让学生对于习题学习更加有兴趣。教师在习题设计中,还要注重学生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数学严谨的精神,让学生在习题学习中能够良好的强化其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比如说在进行圆与圆的方程的相关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这一个知识点是比较难得,学生在实际的习题练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讲解,结合学生身边的故事,举一些例子,并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新型思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知识的要点。
2.4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做到知学合一。
新课标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环境活跃度。除了理论课堂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做到知学合一,提升数学课堂的精彩与丰富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习题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正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打破学生对“学数学无用”的狭隘观念。
教师可对情景教学法加以采用,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探索与思考,在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实际应用作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习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几个环节,这是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真实写照,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只有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结合有效的习题教学设计,并有层次的有目性的,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习题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树义.从一道习题谈改编数学习题的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04期
[2]孔娟.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误区分析及方法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年10期
论文作者:邹华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习题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都是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