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_音乐论文

学钢琴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_音乐论文

学琴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不论文,学琴论文,简单论文,是一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儿子3岁半了,我想让他学钢琴,但是看看他又好像觉得太小,这么小的孩子能搞懂五线谱上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吗?如果真的开始学了,是不是每天都要按时弹琴,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很难坚持?如果一开始就做得不好是不是还不如晚点学?看来,学琴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心里有太多的问题,我想问陈老师,孩子几岁学琴比较合适,如何挑选合适的钢琴,怎样的老师适合做孩子的启蒙老师……

添添爸爸

4~5岁是开始学习的较好年龄阶段

学琴起始年龄因人而异,4~5周岁是开始钢琴学习比较好的年龄阶段。如果孩子有了主动跑到钢琴上摸一下,敲两下的兴趣,那我们就可以开始“钢琴上的音乐和艺术兴趣课”了。上课内容和方式也因人而异,一开始都要有手指能力的训练和兴趣学习,但这还不够,孩子对声音、节奏、音乐意图的了解也必须被重视和包括到授课里。这里,老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素质,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就很重要了,所以,一个好的音乐老师非常难得。

孩子学琴,家长也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

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能使他们坚持练习,正确的练习会提高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小孩是这样,家长也是如此。很多家长在经过一长段陪伴孩子学琴的路程后,在好老师的熏陶下,自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和鉴赏力也大大提高,兴趣也浓厚了,自己都成了一位称职的陪练员。但是对孩子长期学习发展信心的动摇、疑虑、放弃也同样源于家长,因为家长往往会以大人心态来度孩子之性。“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把自己也当作一名学生,用心来和孩子一起上课,这样孩子才会学得持久。一旦你选定一位你认为适合你孩子的,值得你信任和尊重的老师,家长必须维持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同时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种尊重,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尊师重道,他的学习才会真正有效率。家长还应保持对孩子发展的客观理解,不可过多拿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横向比较,有了些许成功就骄傲,一有挫折就怀疑,这些都不是好的心态。每个孩子发展的特征,以及成功与挫折都是孩子学习之路上非常自然的现象。家长必须扮演好和孩子共同上课的学生的角色,这点非常重要。你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愿意投入时间、心力,还有爱,和孩子去一起学习,这样孩子会很受鼓舞,而且在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音乐启蒙,以培养孩子音乐理解力为学习导向

启蒙教育实际上是科学地引导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小蝌蚪”要识,但不是刻板、单纯地让手指动起来,或只用数字或指法等来死板地找位置。正确的方法是一开始就灵活地在孩子大脑里塑造一个图像概念,让音符“蝌蚪”们和特定视觉键盘关联识别能力对应起来。

中国孩子现在唱歌跳舞的机会和习惯越来越少,所以弹琴普遍没有歌唱性和节奏感,再加上大多数孩子不会练琴,不动脑子,读谱对错不分,这些不良习惯的种子实际上在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种下了,只不过在弹“幼儿汤姆逊”或手指练习时,其危害性还不那么明显,这就在教育中错过了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的时机,增加了随后无法往专业发展,或容易半途而废的几率。因此,科学的教育把乐感培养、理解看懂12个音符之间关系,声音感的高低,以及把每首乐曲联想成一个故事来表达等钢琴弹奏本领,都分成不同基本元素的学习单位来教授,从一开始就以培养孩子音乐理解力为学习导向。别以为孩子小,他的感知能力还不存在,而错过学习的黄金时机。

学琴之初就要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养成按时练琴的好习惯很重要,但不只是在形式和仪式上执行,更深层次的艺术精神的培养也必须融入练习中。西方心理学把成人一切好坏行为都归结到孩提时期,中国文化思维有“人之初,性本善(或恶)”之说,所以“初”是很重要的。欧洲幼儿启蒙教育工作者非获得最高学历者不可为之,所以启蒙可是大学问、大责任。“赢不只是在起跑线上”,而在于把握好孩子键盘能力、艺术修养和个性素质发展的大方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见成效。启蒙教材一定要多元化,不可老三篇。但又要正统,老师还要有自创和随时调整的能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在这里,我还要说的是,家长最好把家庭氛围也塑造得有音乐文化艺术气息,因为音乐艺术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他更充满了气质、素质、文化和教养。一个学琴的孩子应该是思想活跃、举止优雅、谈吐不凡、知识广博、行为有艺术家气质的。尽量想象肖邦或莫扎特等音乐家的高贵优雅气质,努力在琴上弹出优美感人的音乐。

艺术修养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家长眼光要放远些,不要认为在启蒙阶段随便学学、玩玩,到时看他是不是这块料,因为这样粗浅的看是看不出来的。孩子的潜能深埋在心灵深处,要花时间细心去开发,但是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好好雕琢,将来要弹好肖邦、莫扎特就很难。在课堂和家庭里营造优雅和知性的氛围,引导孩子多看些好的绘画艺术,多接触大自然、阳光,培养好的性情和人格很重要。还有其他具体细节,如在学琴一开始就尽可能买台音质优美、做工细致的钢琴。好的钢琴保养得当,可以有很长寿命。好的钢琴能保护孩子的听觉,同时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更懂得珍爱这台乐器,更愿意去弹。

陈巍岭: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教授,悉尼音乐学院院长顾问。曾获得“巴考尔”国际比赛金奖、芝加哥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曾与多个知名乐团合作,他的个人专辑“生命的循环”成为澳大利亚十大畅销古典CD之一。

标签:;  ;  ;  ;  

学钢琴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