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临沂市同台村的调查论文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临沂市同台村的调查论文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临沂市同台村的调查

张 岩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出现,全社会已经开始关注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引发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同台村的空巢老人进行实际调查,阐明目前该村空巢老人存在的心理困境问题,并提出一些处理该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问题的对策:政府应大力发展本村经济,改善农村年轻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环境,鼓励该村青年回村创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空巢老人的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多进行人际交往,满足其精神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该村空巢老人进行专业的介入解决他们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心理困境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状下,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约占总人口的18%。而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总人口的60%以上,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选择留守原居住地,只有极少数老年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到挣钱多的城里打工,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农村生活,这使得农村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子女长期外出打工,所以老年人无人照顾、无人交流,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显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运动员每周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学时情况。根据江苏省体育局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业余运动员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12学时”[4],武进少体校运动员均能达到这一标准。不过,对照《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7年修订)》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为26节,三至六年级周课时为30节,初中各年级周课时为34节”[5],武进少体校只有12.2%初中运动员能完成34周课时,与同处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生学习时间相比差距较大。

1.2 研究意义

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现状,重视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找到合适的途径,通过合理的社会工作介入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问题,使得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有尊严、有保障、快乐地度过晚年。

2 文献综述

大卫·巴拉什等认为老年人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导致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造成精神疾病[1]

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播种,随种随压。如果播种时镇压效果达不到要求,应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没有浇水造墒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才能保证小麦出苗整齐,苗期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赖建锋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老龄化加剧,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因为社会保障的缺失,所以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会变得很脆弱[2]。孟昉等提出现在农村空巢老人经济负担重,子女外出导致空巢老人产生严重的空巢感和孤独感[3]。陈星宇调查发现农村老人的经济状况都不太稳定,子女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照料、社会适应情况的水平都比较低[4]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项机能就会下降,心理也会变得很脆弱,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变得抑郁、发脾气,总是认为自己的家人不关心自己。心理上也会对疾病和死亡产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平日独自在家无人陪伴的空巢老人,时常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不适上,担心自己得病,整日抑郁不安,影响老年人安度晚年。

老人前半生为家庭和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老年人变老后社会角色会发生转变,很多老人无法及时做出改变来适应角色的转变。加之子女不在身边陪伴,老人会感到自己被社会和子女抛弃,认为自己变成了无用、没有价值的人,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技巧,采用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从不同角度介入,有针对性地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提供专业的帮助,来减轻或消除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问题。

3.1.2 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对生活的满意,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尽可能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多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社会不仅应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且要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3.2 研究方法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政府与空巢老人之间交流的桥梁。社会工作者收集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信息,发现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把这些情况反馈给政府,给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5.2.2 小组介入。很多空巢老人因为长期无人陪伴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为了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可以对这些老人进行小组介入。社会工作者以小组的方式介入空巢老人心理困境问题,需要在团队的协作和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工作者要先把具有相同问题的老人整合为一个小组来开展小组活动,发挥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凝聚力,帮助老年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正视生活中的困难。让老人多与小组中的其他老人交流,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让老人体会到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找到生活的乐趣。

4 临沂市同台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

4.1 空巢老人存在孤独感

大部分空巢老人平时都是深居简出,不喜欢与人交往,子女又不在身边,所以很多空巢老人都存在精神空虚、情绪低落等问题。很多老人表现出孤僻、冷漠、睡眠不好的情况。老人年轻的时候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承担了很多困难,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希望得到子女的回报,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陪伴自己。但是,因为子女要外出求学或打工,子女不在身边平时无人交流,所以其存在空巢感。

4.2 空巢老人否定自己的价值

虽然目前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提出了很多对策,但是有些方法和政策实施起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应深入研究找到更加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空巢老人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介入解决这些问题。

4.3 空巢老人心理脆弱

在普通话中,如果要形象地表达“很白”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很”替换成“雪”。类似的例子还有“笔直”、“冰冷”、“蜡黄”,等等。诸如“雪”、“笔”、“冰”、“蜡”等被添加在不同形容词前面,虽不能改变所在形容词的词性,但却使得该形容词表达效果更为形象、生动和强烈的字素,我们统称之为变量程度副词,以区别于前四类中“好”、“口得难”、“杀人”等固定的程度副词。

5 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1.1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5 种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认为社会首先要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社会地位开始下降、依赖性增强,更应得到家人的关心和照顾。

5.1 宏观层面

3.2.1 访谈法。通过与山东省临沂市同台村空巢老人面对面的交流,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老人存在的心理困扰。从老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5.2 微观层面

5.2.1 个案辅导。老年期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很多老人因为年老劳动能力变弱,产生很强的无力感,认为自己很没用,很多老人会否定自己的价值。针对这些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针对这些无法正视自己价值的老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人生回顾的疗法,让老人回忆自己一生的成就,增强自己进入老年后的自尊。

3.2.2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论文、著作,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概括,清楚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到临沂市同台村村委借阅关于该村的资料,了解该村空巢老人的情况,以便于后期的社工介入。

根据主桥所处位置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在道路交通相关部门批准的时间内,钢桁梁的架设按搭框体支架施工法进行,拼装平台上分段拼装钢桁梁。

5.2.3 社区介入。社区工作就是以整个社区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开发、利用社区的资源为老年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入该村社区,与有关部门建立关系,与社区空巢老人接触,鼓励老人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社区成立老年人协会,建设老年棋牌室,多开展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使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社会工作者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在社区内为空巢老人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老年人正视自己的老年生活,适应老年生活方式。改变老年人对老年期错误的认识,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空巢老人心理脆弱的问题。

6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农村空巢老人,注重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教育,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质量,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帮助。相信随着社会的重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性不断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能得到有效解决,让老年人可以老有所养,快乐、平稳地度过晚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再加入Background节点,进行场景渲染,Viewpoint定义初始视角方位[0080]Tm,生成如下的三维场景,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大卫·巴拉什,查韦斯·韦伯. 积极和平:和平与冲突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赖建锋.关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探究[J].今日南国,2010(7):15-16.

[3]孟昉,黄佳豪. 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亟待关注[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2):41-43.

[4]陈星宇.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政策建议:基于厦门市的调查[J].前沿,2009(7):138-141.

[中图分类号] C916;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2-16-2

作者简介: 张岩(1993—),男,硕士,助理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农村、老年社会工作。

标签:;  ;  ;  ;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临沂市同台村的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