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及发展对策论文_廖仕勇

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及发展对策论文_廖仕勇

惠州TCL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516006

摘要:随着绿色经济理念的倡导和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向生态化、无污染化和绿色化转型。对于纺织品行业,提高纺织产品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进程,降低纺织品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残留量,时未来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这种绿色形势发展下的产物称为生态纺织品。为了提升生态纺织品的质量,对于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检测;发展对策

引言

在全世界绿色消费观念的引领下,很多国家非常重视生态纺织品的开发与生产,因此生态型纺织品在未来的国际纺织品市场中将成为主流产品,这必将导致化学检测手段以及检测仪器的快速发展,纺织仪器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纺织检测仪器的研究力度,确保将各种化学检测手法和检测仪器相结合,提高纺织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尽量减少检测误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知名度,才能大大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能力。面对国际生态纺织品检测行业的严峻形势,本文探讨了生态纺织品检测的种类及生态纺织品检测行业的发展对策。

1、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及发展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纺织品是纺织产业的一次飞跃,它以生态、健康作为发展理念,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继棉、麻、丝、毛后的纺织品新生代,它综合了人们对美观、舒适、健康等多方面穿着体验的综合要求,且符合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人类纺织产业的一场新革命。

2、常用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

2.1 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技术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两种:第一,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检测方法以前运用较多,不仅速度快、灵敏度高,还可以减少样品的用量,提升分离效能,但是相关仪器造价高,维护成本高,耗费的时间较长。第二,气相色谱法。其检测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分析速度、灵敏度、应用范围等方面优势比较明显,但是无法获得定性分析结果。随着该检测技术的发展,在鉴定与分离等方面能力越来越强,逐步实现了定性与定量对数据的分析,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应用日益增多。

2.2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应用很多,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构成。第一,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原子发射光谱法。其为等离子体放电式,能够有效检测生态纺织品主要元素与痕量元素,不仅检测时间较短,效率也很快,但不能测定结构与形态。第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运用这种方法时,能够定量分析重金属离子。

2.3 分子光谱技术

分子光谱技术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检测技术也非常成熟,将其应用到生态纺织品检测中时,主要检测内容有六价铬与游离甲醛等含量。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子光谱检测技术,不仅分辨率高,还可以实现快速扫描,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应用,操作也很便捷。不过这种检测技术技术也有一定缺点,即定量分析容易出现误差,图谱解析不够准确等。

3、生态纺织品的检测

3.1 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

纺织品中检测甲醛的方法有三种,即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 等。一般参考的标准是GB/T29121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6中规定的方法。分光光度法以使用仪器简单、操作手段方便、检测效果显著和重现性能良好等优点,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具有 完善、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

3.2 纺织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在纺织原材料的生长过程中,有些地区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以及化肥,为了保证纺织原材料的正常生长,避免大面积减产,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等化学制剂,这样,在纺织原材料上非常容易形成化学制剂残留。在毛纺织品中,为了防治大量蛀虫,避免蛀虫对毛纺织品带来危害,通常也会使用大量农药以及防虫蛀剂,这样也非常容易在毛纺织品中造成农药残留。

3.3 纺织品中禁止使用染料的检测

禁用染料在与人体皮肤的长期接触中,会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或因色牢度差通过皮肤吸收而在人体内发生分解还原,产生某些对人体有致癌性的芳香胺,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禁用染料主要分为致敏性染料与致癌性染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致敏性染料可以在跟人体皮肤接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引发皮肤或者某些器官发生过敏性反应,从而对人体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致癌性染料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后,在人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致癌物质芳香胺,从而使人致癌。有关芳香胺的致癌问题首先由德国在1895年发现并提出,并于1994年7月15日发布禁止使用20种芳香胺及相应的118种染料的规定。

3.4 纺织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由于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纺织原材料被重金属污染也很严重,这些重金属伴随纺织原材料的加工。而且近年来,天然染料被广泛使用到纺织品的染色过程中,虽然所使用的天然染料大多都不含有重金属离子,但天然染料使用中必须使用媒染剂,因此在染色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天然染色染料,但是仍然会造成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严重超过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通常可以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微波灰化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方法。

4、生态纺织品检测行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现有的一系列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都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精密仪器和技术的应用使得检测技术的施行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从检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在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中,所涉及到的现代测试技术主要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色谱技术、原子光谱技术以及分子光谱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中,以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4.1 加强检测机构自身的服务意识

检测报告的好坏当然直接影响一个纺织检测机构的生存,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没有扎实的检测技术水平,没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检测优势,没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检测机构便无生存可言;此外,监督抽查是一项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对上市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检查和生态质量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已经上市产品的质量问题,打击不合格产品。另外要大力引进各种专门人才,还要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工作。

4.2 检测标准未能得到有效统一

现在国际贸易日益发达,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也日益频繁。但是现在国际上还没有直接针对纺织及其相关产品多环芳香烃含量定量测量的技术标准,其测试标准一般是借鉴他行业方法中的标准。我国需要主动参照现行的国际标准制定思想,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并完善相关国际标准,积极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能够有利于我国的标准向海外客户展示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3 检测技术未能实现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生态纺织品领域能够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必须对全球纺织品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施行进行密切跟踪,及时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并将其引入国内,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国内本行业的科研攻坚能力,结合我国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全球市场的需求,合理、及时地完善相关标准,努力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

4.4 加强试验室与检测标准的认证

面对国外技术壁垒越来越苛刻的技术要求,国内的生态纺织品检测应积极开展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和认证,只有将标准化认证向国外看齐,原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健全有关纺织品安全、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法规,对现有纺织检测方法进行补充、完善,提高检测标准的规范性,尽快推出有关限量指标的标准,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

5、结束语

纺织品市场是检测机构生存的保障,市场繁荣将决定检测机构的生存命运,而生态、环保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企业必须遵守的指标,因此商品能否外售上已经从最终产品,延伸到了产品的原材料、半制品、加工方法等是否生态、环保,是否坚持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检测机构要在生态、环保检测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合理引导生态纺织品市场的繁荣,为完善中国生态纺织品安全保障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生态纺织品检测及发展探讨[J]. 郑巧. 科技致富向导. 2015(17)

[2]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现状[J]. 朱晓鸿,魏婉妮. 中国纤检. 2013(24)

[3]浅议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及发展对策[J]. 李小美.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02)

[4]生态纺织品新标准的解读及应对措施[J]. 董新蕾. 上海纺织科技. 2010(10)

[5]国内外纺织品检测技术概况和发展趋势[J]. 何雯华. 科技风. 2011(02)

[6]国内外纺织品检测技术和发展趋向[J]. 冯宪. 上海丝绸. 2010(03)

[7]我国纺织品检测行业发展分析[J]. 王金永. 广西轻工业. 2010(07)

论文作者:廖仕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及发展对策论文_廖仕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