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目标、模式与对策[*]_农业论文

黑龙江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目标、模式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省论文,高效论文,高产论文,对策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基地。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以种植业为研究重点,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建立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指标;分析和总结了我省农业的产量、质量、效益的现状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条件,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模式;提出了我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目标、规划和对策。

关键词 高产优质高效 考核指标 条件 对策 黑龙江省

1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1.1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概念 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内涵理解和提法不尽一致,我们认为,所谓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就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营手段,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生产出充分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各种农副产品及精深加工品,使农业成为单位资源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并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现代化产业。”高产,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动植物生产潜力所表现的现实生产力;优质,广义上是指优质农业,即指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的生产结构,健全的储运加工及流通体系,优良的农产品商业品质和营养价值等,狭义上指优质的农产品及加工品;高效,是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

1.2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特征 ①具有行业的广泛性;②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③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④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1.3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主要标志 ①综合生产能力强;②资源开发利用率高;③商品率高;④投入产出率高;⑤科技含量高;⑥综合效益高。高产、优质、高效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同时,三者又存在着矛盾和背离性,要通过管理和经营的科学化达到统筹、兼顾、统一平衡。

2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指标

2.1 指标选择的原则 ①反映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整体性;②体现高产、优质、高效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③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2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可分为三大类,即高产指标、优质指标和高效指标,每一类指标又有若干具体考核指标,构成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考核指标表。

2.3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方法 由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有阶段性、相对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征,同一时期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对高产、优质、高效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考核,不能制定同一的、绝对的、固定的标准,而适宜进行相对的比较考核。即根据上述所确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进行分项考核,在同一时期(年度)不同区域,指标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内该项考核指标水平较高,反之水平较低;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年度)的考核指标值越大,说明该年度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该项指标水平高,反之水平低。

综合评价和比较某个地区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不能用某一项或者某几项考核指标的考核结果作比较来代替,应根据全部考核指标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在比较前,可根据当时、当地农业发展的状况及评价对象,确定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极值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再计算出具有相对性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比较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水平。

3 黑龙江省农业产量、质量、效益的状况

3.1 主要农产品总产量稳步增长,但单产水平较低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225亿公斤左右,1980-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3.9%,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高2.3个百分点。1993年粮食亩产达229.1公斤/亩,比1980年的133公斤/亩增长了72.3%。但目前的单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左右,比辽宁、吉林两省低40%左右。我省还是享誉全国的大豆、马铃薯、甜菜、亚麻生产及加工基地,奶牛生产基地,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3.2 农产品质量不高 主要反映在种植业方面。优质麦只占小麦总面积的30%左右,优质大豆和优质水稻均不足25%,玉米优质品种面积占20%左右。

3.3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 1980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85.61亿元,1993年增至330.59亿元,扣除物价因素(下同)共增长了86.3%,平均每年增长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年为208.14元,1993年增至1028.36元,平均每年增长6.5%,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1993年的13年,收入增长的有8年,下降的有5年。

4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条件分析

4.1 主要优势和有利条件 ①资源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存量丰富;②生产和技术条件:物质投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③结构支撑条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④服务条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功能得到加强;⑤市场条件: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发育、功能不断完善;⑥政策条件:农业政策环境良好,干群素质不断提高。

4.2 影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①农业资金短缺、投入不足;②农用工业落后,生产资料供应紧张;③农田水利工程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储备不足;⑤农业结构转换升级速度慢,农副产品加工业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⑥农业社会化服务仍有断层;⑦农村市场建设仍较薄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5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思路、目标及规划

5.1 发展思路 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单产、稳定和增加总产为前提,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全面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国土资源,努力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强化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为社会生产充分满足需求的农产品及精深加工品,使我省农业成为单位资源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这一基本思路的要点是:①在稳定和增加总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质量和提高效益;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品种结构;③突出农业的科技进步;④发展产加销相结合和贸工农一体化;⑤加强市场建设和强化社会化服务。

5.2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用5-6年时间,初步实现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的转变,做到农产品产量、质量均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农业综合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并达到小康目标。第二阶段:2001-2010年,用10年左右时间,使全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持续、均衡增长,农民生活开始向富裕迈进,同时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相适应的各种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发挥良好的功能,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3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 根据上述所确定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制定我省到2000年和2010年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稳定增长农产品的总量,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位产量和农产品优质品率,在满足社会需求和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下稳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粮食总产量:1980-1993年平均增长3.8%;1993年种植面积1.13亿亩,人均占有677公斤,规划2000年到2010年,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产量的增长主要靠提高单产。1993-2000年平均每年增长2.0-3.2%;2000-2010年平均每年增长2.4-3.0%,总产量2000年为275-300亿公斤;2010年为350-400亿公斤,2000年人均占有700-770公斤,2010年人均占有810-900公斤。

粮食单产:1980-1993年,平均增长4.3%;1993-2000年,年增长1.3-1.8%,2000-2010年,年增长2.5-2.8%;粮食平均亩产2000年为250-260公斤,2010年为320-330公斤。

肉类总产量:1993年为67.2万吨,人均18.7公斤,规划2000年110万吨,人均占有28公斤,2010年200万吨,人均占有45公斤。

农业总产值:1980-1993年年增长4.9%;1993-2000年,平均增长4.9-5.5%,2000-2010年,年增长5.0-5.5%,农业总产值2000年为460-480亿元,2010年为750-800亿元。

农业综合商品率:1993年为64.9%,规划2000年为70%,2010年为80%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平均每年增长6.5%,规划1993-2000年和2000-2010年均保持每年增长7%,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1650元(按90年不变价1420元);2010年为3200元。

大豆、大米、水稻、小麦综合优质品率:2000年为55-60%;2010年为80-85%。

6 不同类型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6.1 大中城市郊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模式 根据大中城市郊区的经济地位和条件特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确立的模式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依托城市,面向城市市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加工企业为龙头,畜牧养殖为支柱,瓜果蔬菜为先导,粮豆生产为基础的多元产业密集开发的路子,逐步形成科技、资金密集型,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商品产业体系。具体内容包括:①瓜果蔬菜生产多样化;②林牧副渔生产规模化;③粮经作物栽培模式化;④农产品加工系列化;⑤产加销对接、贸工农一体化。根据其生产条件,可采取如下具体的生产模式:立体种植型;保护栽培型;科技开发型;庭院开发型;加工增值型。

6.2 山区、半山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模式 山区、半山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总体模式目标应是:以资源和经济的发展优势为生长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重点,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推进种养加结合、贸工农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山区、半山区资源优势,实现以流通带生产和加工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山区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山区、半山区农业经济得到全面稳定的发展。山区、半山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重点:①以豆、杂粮为主的粮食生产;②土特山产品;③加工业。

6.3 平原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模式 由于我省平原区耕面积大,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资源条件优越,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应充分发挥资源、交通、地域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展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农、工、科、贸紧密结合,实现单位资源产出较多的农产品并得到多层次的增值,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使农村经济获得高效益。根据资源、经济条件的特点及区域上的差异性,分别确立不同的发展模式:①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体栽培的模式;②农牧结合规模经营模式;③种、养、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模式;④立体综合开发模式;⑤围城围路围宅集约经营模式。

6.4 边境地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模式 边境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沿边优势,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加大自然农业发展力度,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能力,实现农副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可采取下列发展模式:①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主体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沿边的边缘优势和发展经济的互补条件,开通口岸,创造宽松的发展条件,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②以加强资源综合开发为主体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模式。边境地区有地缘和农业资源两大优势,资源的深度、层次、系列开发潜力极大,因此可以地缘和资源两大优势为基础,搞好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达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7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对策

7.1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根据我省资源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应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7.1.1 调整好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种植业结构要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原则,扩大适销、高效作物面积,由数量型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①在稳定粮食总量前提下,依据社会需求调整粮食种植比例;②积极扩大经济作物和蔬菜等其它作物面积。

7.1.2 大力发展养殖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养殖品种上,要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绵山羊等草食动物,同时积极发展猪、禽、鱼、蜂、蛋,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积极发展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在经营形式上,继续鼓励广大农户普遍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大力促进集体养殖业和专业大户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在服务上,应积极搞好饲料加工供应、防病治病、良种繁育、草场改良等基础工作,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7.1.3 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开发优质品种,实现品种更新换代 要积极推进农业新品种的开发、国外品种的引进、老劣品种的淘汰、当家品种的改良和品种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①积极开发优质高效新品种,加速实现农业当家品种的更新换代。重点是加速优质豆、麦、稻、玉米和优质杂粮的开发和种植。大豆要逐步向高蛋白、高脂肪和专用品种发展;小麦应扩大高角质、高面筋含量品种,发展制点心、面包和高级挂面等专用品种,水稻发展多品种的优质米;玉米向食用、饲用、药用、工业用等多样化、专用品种发展,逐步扩大主淀粉、高赖氨酸品种;马铃薯向食用、饲用等多种专用品种发展,扩大脱毒种薯和微型脱毒种薯的种植;蔬菜增加细菜、特种菜的比重,扩大早熟、晚熟品种种植。②依靠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强化农业新品种开发。目前,在农业品种培育方向上,应积极利用杂交优势和遗传工程技术,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要特别重视研究影响小麦、甜菜、马铃薯等我省优势品种更新和技术难点的突破,突出解决大豆重迎茬和专用品种的培育。要采取本种选育、引种杂交和胚胎移植等多种技术手段,培育和提高畜禽品种质量,提高个体和群体生产水平和质量。③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及时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经营原则,及时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种优势,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户一品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

7.1.4 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延伸 ①充分利用原有加工企业的设备和加工能力,发挥其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骨干作用,尤其是县及县以上的国有和集体加工企业的作用。要通过企业经营机制的转移、技术改造等手段,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②发展乡镇企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今后乡镇企业在选项时,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伸作为重点。③发展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玉米加工应引进多种加工工艺,开发玉米胚油、葡萄糖、高粱糖浆、玉米胚乳粉、玉米芽、玉米食品等;小麦加工应向多专用品种发展,如蛋糕、饼干、面包、谷蛋白、面筋、淀粉等专用面粉,开发特殊的营养食品;水稻加工可向方便食品方向发展,开发如蒸米、速煮米、罐头米、婴儿食品和膨化食品等;油脂加工可开发食用蛋白产品,如人造肉类、奶油、方便食品和婴儿食品等。乳品加工要改变单一奶粉品种结构,向冰奶、各种酸奶、酪、奶油、乳酸、饮料、软奶糖、干酪、冰淇淋等有关品种发展。肉类加工要大力开发肉类食品品种,如香肠、火腿、腌肉、肉松、罐头、盘菜等,形成地方特色的肉类食品。蔬菜加工要把山野菜、水果、食用菌等一起开发,发展罐藏、冷冻、脱水、盐腌、醋渍、酱制等加工品种。

7.2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7.2.1 大力推广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我省改革开放15年来,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较低,覆盖面小,推广利用增产的潜力很大。各地应从实际出发,确定推广项目和目标,大面积推广具有明显效果的科技成果。种植业主要应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水田旱育稀植,抛秧和超稀植;玉米催芽作水早播;大豆垅双条精量播种;甜菜纸筒育苗;瓜菜棚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深施和测深施肥;节水灌溉;根茬、秸杆还田;旱作深松超深松少耕保墒;苗剂灭草免耕;生物与化学方法结合防治病虫害。养殖业应普遍推广畜禽的繁殖改良、配方饲料、直线育肥、棚膜暖舍、草原改良、奶牛低蛋白饲养、稻田养鱼、池塘精养、网箱养鱼和其它科学饲养技术等。

7.2.2 组织科技力量,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科技难题联合攻关,重点突破 在常规技术方面,集中研究突破良种、良法、良田和配套的综合增产技术,突破保证高产、稳产和优质的科技抗灾技术,加速选育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推广的品种;突破大豆重迎茬影响产量和质量问题;解决先进农机具与动力配套提高耕作水平和效率;解决有机与无机相结合,优化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确定苗剂无害植保方法,选育畜禽高产、优质新品种、新品系,研制畜禽优化配方和高产高效集约化饲养技术等。在高新技术方面,着重突破应用生物技术和杂交增产技术,要特别重视研究影响小麦、甜菜、马铃薯等品种更新和技术难点的突破。

7.2.3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坚持农科教统筹,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通过实施“丰收计划”,“技术集团承包”,提高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和效益。要不断拓宽科技兴农的领域,由种植业逐步向养殖业、加工业发展。

7.3 全面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应全面开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从单一的耕地资源开发向耕地、草原、荒坡、水面等多种资源开发转变;从产品开发转向商品型开发,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变;从单一的集体经营开发机制向以民营为主体的资源开发机制转变,调动社会各方投资者的积极性。

7.3.1 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全面提高低产农田、低产园地、低产林地、低产水面的综合利用率,不断增加单位资源的产出率 我省目前尚有低产农田569万ha,低产园地2.77万ha,低产人工林面积37.08万ha和大面积的低产天然林,低产养殖水面16.61万ha,分别占耕地、园地、林地和养殖水面的64.55%、64.20%、1.9%和85.45%,生产潜力非常大。要采取增加投入,精耕细作,强化管理,提高单产。通过调整结构,拓宽产品和项目的开发思路,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经营项目和产业。

7.3.2 加快后备资源开发利用 全省现有宜农荒地164万ha,宜林荒地97.93万ha,宜牧荒地117.67万ha和宜渔水面10万ha,还有228.2万ha草原和22.67万ha淡水养殖水面没有开发利用。但资源分散,开发难度较大,必须从国家投资、集体统一经营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开发积极性,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跨地区承包和合资联营开发等形式,开发后备资源,并在粮食定购任务、农业税、提留、统筹费、农林特产税等方面给予农民一定的优惠,对开发过程中引进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取得显著效益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等。同时,建立权威性的后备资源开发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招标出让、规划管理等工作。

7.3.3 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绿色食品 应利用我省森林、草原、天然矿泉、野生动植物、较少污染的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绿色系列食品,逐步形成绿色食品体系。可以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为绿色环境背景,开发具有世界特色的绿色食品系列;可在牡丹江地区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土、特、山产品系列,开发绿色食品,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趋势,拟定开发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规划,划定保护区,建设基地,形成生产、加工、贮运、检测、销售、科研开发一条龙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体系。

7.4 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7.4.1 不断完善贸工农一体化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决策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服务扶持机制。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为龙头,以适度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通过利益调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使各方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7.4.2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在龙头企业建设中,针对我省糖、麻、乳、油等重点产业链,西部相对重复建设和东部缺位的现实,要加强宏观调控,把新建项目重点放到东部,以做到合理布局;针对油、乳、纸、麻、糖等产业链加工能力相对剩而产品品种单一、加工度不高的实际,各龙头企业要在新产品开发上做文章,通过挖潜、改造、横向联合、引进等多种途径进行系列开发,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针对畜禽、药材、土特山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加工度不高、装璜落后的现实,本着实效性原则,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建设,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获取加工附加值。

7.4.3 加强基地建设 各地要结合当地自然、经济发展条件,按加工区位、半径、生产优势,确定基地布局,按龙头企业规模确定基地范围。通过新建、扩大、挖潜、改造等途径迅速提高基地生产规模和水平,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要对生产进行有目标的组织、引进和扶持,把处于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适度规模,扩大生产能力,解决加工能力与原料供应的矛盾。对糖、麻原料采取最低保护价与主要农产品同步同准升降办法,保护生产者积极性,避免大起大落;对乳品等行业采取划区、划块等办法,实行定向扶持、定向收购。外贸、供销及各龙头企业,要积极扶持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优先提供贷款、良种、物资等,逐步引导基地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7.5 加强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强化经营主体,增加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①通过改革农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户独立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经营机制,组建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②完善市场体系。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消费地、交通枢纽及大中城市建设具有特色的批发市场,如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肉蛋、蔬菜、乳品、甜菜糖、果品等批发市场,形成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形成与农副产品顺畅流通相适应的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③发育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主要包括增强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流通服务功能等。④改善市场环境。首先要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既要强化市场的“硬件”建设,加强仓储设施、运输与通讯设施等建设;又要强化市场的“软件”建设,加强市场法律与规则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经营、招商、管理工作,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三要强化服务,工商、税务、银行、卫生、外贸、供销、交通、检疫等部门都应制定支持农民进入市场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民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7.6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现有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各级各类服务组织构造为基本框架,重点放在健全和强化各级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建立为适应新的农业生产形式所需设置的服务组织上来。①加强流通领域的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供销、物资、粮食等部门为农业的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民自我服务,自办各类流通组织或联合体,搞长途贩运等,缓解农村流通不畅,使产品及时实现其价值。②切实解决乡以下服务断层。一要充实完善乡级服务组织“七站两社”,增强其服务功能,二要强化和完善村级服务组织,把为农户家庭经营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主要工作。③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组织和领导。省、市着力解决服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用生产资料的调度、条块利益的协调等;县(市)一级要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地位,发挥执行和决策的双层功能,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综合协调;乡镇一级主要增强对本乡镇服务组织的综合协调能力,使之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7.7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①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一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二是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农民教育网络,增强农民的生产技术与管理能力;三要通过促进实用生产技术的宣传与应用,使农民尽快掌握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先进技术。②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素质。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从习惯于粗放经营、广种薄收转变为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从依赖资源、满足现状转变为依靠市场,不断开拓进取。③强化对家庭经营的管理,提高家庭经营管理水平。农户家庭经营的管理要做到科学决策,合理安排生产投入,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7.8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①增加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固定资产和资源开发的投入。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应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予以优先安排落实;属于农业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应由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分年支出,周转有偿使用;同时,应新增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专项资金等。②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鼓励农民有计划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对农业增加投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利润中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农业中去,使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保护农业稳步提高。③动员各部门力量,加强涉农基础建设。④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指导,形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合力。各级政府部门应树立商品农业、市场农业的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强化宏观调控上。依靠市场监控、预测和全方位的服务来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运行,要加强农业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依法对农业资源、农民负担、农村市场、经济合同等经济行为进行管理,逐步把农业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1995-01-03收稿

* 本课题是黑龙江省科委下达的1993-1994年度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参加人:阎泽洪、刘航、于海龙、王家丽。

标签:;  ;  ;  ;  ;  ;  ;  ;  

黑龙江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目标、模式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