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学习状态的课堂观察_自主学习论文

关于教学方式与学习状态的课堂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方式论文,课堂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学生学习状态作为观察视角来衡量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已经基本成为教学人员的共识。但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对影响学习状态相关要素的研究,一直难以找到合理的切口。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有学生甚至放言“语文课是休闲课、休息课”,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几乎看不到学生忘我的投入、激情的表达、热烈的争论、深刻的思维。在深入实施有效教学的今天,高中语文课堂显得是那样的沉闷、那样的无奈,这与课程改革的诉求背道而驰。那么,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到底有哪些要素?关键的因素又有哪些?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发现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要素很复杂:有来自教师本身教学素养的,有来自学生学习基础和兴趣的,有来自具体教学内容的,有来自群体学习氛围的。但是,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状态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虽然教者不同、内容有别,相同的教学方式常常带来相似的学习状态。为此,我设计了课堂观察方案,旨在探询教学方式与学习状态的关系。

课堂观察方案

(一)观察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从而优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

(二)理论依据:根据心理学原理,注意力集中,就是大脑皮层内的有关区域内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这种注意力虽然是内敛的个体心理行为,但是,任何人内在的注意都有一定的外部表现,例如,人凝视一件东西身体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姿态,人在专心思考的时候两眼常常凝视着无限的远处,人在精力分散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烦躁不安。

(三)观察原则:随堂观察,不事先通知教师和学生;随机观察,选择听课时周边易于观察的学生6~8名,不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

(四)观察内容:

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如教师讲授、师生对话、学生自主学习(读书、思考、训练)、课堂讨论等。

学习状态——根据实际状况分为愤悱、专注、活跃、争论、自由、服从、沉默、游离、散乱等。

(五)观察记载:每5分钟左右随机观察1次,及时记载观察情况。 (观察表见下)

(六)统计分析:最大限度地使用观察素材,不以偏概全;重点揭示相关性,不轻易下结论。

课堂观察点击

根据以上设计方案,我随机观察了10堂高中语文课。这10堂语文课分别为5节新授课、2节复习课、2节试卷讲评课、1节作文讲评课。每节课观察6~8名学生,并及时进行了记载,共有72人次观察记录。笔者对10节语文课72人次观察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分析,初步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状态虽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飘忽性,但是教学方式常常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将学生学习状态根据优劣分为三种,其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一)最佳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高度投入、情绪饱满、气氛活跃。这时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具有明确任务指向的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小组研讨、课堂交流等。例如,学生自主学习时,往往需要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学生显得专注投入,10节课中,28次记录学生自主学习,仅有个别学生不投入,183人次精力集中,占比达到96%以上。师生对话、生生交流都是思想的碰撞,学生积极动脑,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一般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神态自由、气氛宽松、思维松散。这时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单向讲授,或偶尔启发学生回答问题,而这些问题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10节课观察记载,32次记录教师单向讲授,51人次学生或随意讲话,或东张西望,或关注他物,约有23%左右的学生处于分神状态,学生大多在思维的“浅水区”嬉戏,在宽松的“庭院里”休闲,仅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勉强处于一般的学习状态。

(三)较差学习状态。学生表现得沉闷压抑、神情游离,甚至瞌睡、走神、秩序混乱。这时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教师一厢情愿的长时间讲授,或者是没有明确任务的“自主学习”。10节课中4次记录教师单向霸权式讲授,学生普遍感到压抑沉闷;12次记载教师单向长时讲授,这种讲授无激情、无悬念,62%以上的学生或精力分散,或神情萎靡;6次记载学生看书,因为没有明确任务,时间安排较长,学生显得无所事事,33%的学生或浮躁不安,或搞打玩笑,或等待下课。

课堂观察启示

(一)教学方式的预设应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课堂观察和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高中语文教师备课时普遍重视教学内容的准备,忽视教学方法方式的预设。这既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大、容量大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理应顺应潮流,在引领学生学、启发学生学、激励学生学上下功夫。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上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明晓教学的关键、教师的职责,新课改背景下的我们语文教师更应更新观念,顺应潮流。备课时,不仅要准备“教什么”,更要精心推敲“怎么教”“怎么学”,不仅要思考“怎么教”“怎么学”,更要将“怎么教”“怎么学”写在备课笔记上,落实在具体的课堂上。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观的角度,甚至可以这么讲,语文教师备课时准备“怎么教”“怎么学”比“教什么”更重要,因为“怎么教”“怎么学”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方式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方式。从学生的学习规律看,高中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巩固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充满信心。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地发挥。魏书生曾说过:“一般的教材都有这样的编写规律,让80%的学生能看懂80%的内容。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有自信。”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需要的是学生个体与文本、个体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感悟,在这种学生个体独到的感悟中,学生逐步领会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主旨,从而逐步形成阅读鉴赏的能力,如果教师简单的讲授、“告诉”式的教学,又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观察时还发现,学生真正进入自主状态,参与面几乎达到100%,思维的投入度达到100%。从自主学习方式本身的特征看,自主学习是最好的分类教学、分层要求,是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长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以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来代替教师自身的面面俱到的讲授,关键的是,教师还必须精心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引导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更要教师精心安排、充分预设。

(三)对话式教学应成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师普遍讲授过多,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无可奈何的状态,即使讲授过程中有提问,但这种貌合神离的提问大多是为了教师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对话,“泛对话”“假对话”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问一答,常常显得多余、肤浅、有隔膜。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不敢真正使用“对话”教学的方式。但是,一旦语文教师开始使用“对话”的教学方式时,学生就显得异常兴奋,思维活跃,情绪激动。钟启泉先生指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改提倡对话式教学,这种理念也正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语文教师应该真心诚意地告别传统的单一讲授方式,以真诚、平等、彼此尊重的对话交流来激励、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独立感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教师即使是讲解,也必须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基础上讲解,而不能是灌输、告诉。

(四)教学方式应在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比如,语文教学时目的明确的自主学习(诵读、思考、练习)、课堂对话、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等,都是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每当使用这些方式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常常处于最佳阶段。但是,不管什么好的教学方式,如果一堂课中使用单一、不加变化,必然造成疲劳。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特别是年轻人,必须不断调整刺激兴奋中心的客观事物,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便是刺激学生兴奋中心的途径。课堂观察中,屡次发现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始运用时,学生专注投入,状态良好,但是超越一定时间,学生就显出了疲惫、松懈。因此,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优选最切合学生实际的阶段性教学方式并及时调整变化,在不断调整中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学生基本处于兴奋、投入、积极的状态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现场观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又带有相当的个体主观色彩,观察的准确性、启发性就必然具有一定的或然性。但是,优选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诉求。对此,我们应该坚信不移。

标签:;  ;  

教学方法与学习状态的课堂观察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