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观察论文_邱吉军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西昌 651000

【摘 要】目的:采用鼻内镜手术连同药物治疗的方法真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相对比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且经过对应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挑选出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手术治疗组50例、联合治疗组50例这两大实验组组。常规的鼻内镜手术应用于手术治疗组进行实验,而鼻内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法应用于联合治疗组进行实验,实验之后将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和连发病症率做对比总结。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连发病症爆发率为28%;然而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连发病症爆发率分别为60%和72%。通过数据对比,显然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大面积领先于手术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鼻内镜术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协助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临床效果,减轻了患者的患病痛苦。

【关键词】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我国医疗团队在各疾病各方面的研究都有所突破,逐步摆脱最传统低效率的治疗方式,并且取得了令人骄傲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得目的是通过结合药物治疗在原有手术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本次实验由本院按病情严重性挑选出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治疗方案,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手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范围在36.5±5.1岁,一级患病10例,二级患病21例,三级患病19例;手术治疗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范围在34.3±3.9岁,一级患病11例,二级患病22例,三级患病17例,本次实验通过比较手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相关基本信息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实验在临床效果方面有可对比性。

实验样本标准:①参与本实验的人员除了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是符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症状的患者;②以入院就诊时期为准,必须是住院治疗满期两个月的治疗患者;③入选患者必须对这次实验知情,同意和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此实验的整个过程。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治疗组:术前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麻醉,只采用传统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切除鼻息肉,后术再对伤口进行消炎防止再次发生不必要的炎症,此治疗方式1次/周,循环一个月。

1.2.2 联合治疗组:术前需要患者进行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注射,将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提前一周用于患者治疗,2喷/次,2次/天,在患者手术前一个小时之内再次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进行杀菌达到最大化抑制感染的目的在手术一小时之后,医生需要对患者术腔用辛夷冲洗液进行冲洗(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而定,使用两种不同的冲洗液对患者的鼻腔和窦腔进行灌冲,持续最少3个月,每个月灌冲1到2次,用量视每位患者病情而定)此过程坚持半年再逐渐观察其疗效。

1.3 评价标准

通过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将实验结果按照术后疗效程度划分为三大类,依次是显效,有效和无效。如果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同时没有脓肿现象和分泌物的症状,此疗效被评为显效;如果在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是仍伴有脓肿现象和微量脓肿分泌物,此疗效被评为有效;如果患者术后的临床表现与术前一样,不仅伴有脓肿分泌物,伤口瘀血等相关症状,而且引发出其他病状,则被视为无效。此外记录两组实验操作后各组的其他病发和病情复发次数,统计总病情复发率。

1.4统计方法

应用专业软件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选择用n/%表示法表示,检验数据结果用χ²,p<0.01,p<0.05均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两个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显然得出,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胜一筹。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1:

数据表明,传统的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相配合后临床的治疗效果大幅度上升,建议采用后期的治疗方式。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表(n/%)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医学界里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不分性别,也不分年龄段,诱发原因多种多样,各种诱发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所以目前对这种疾病的诱发原因没有办法进行统一概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特点是病期长、易复发,难治愈。由于社会时代的进步,工业化的极速发展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降低了人体免疫水平,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多多少少是过敏性体质,患者容易对社会生活环境中某些刺激物有过敏感反应,主要表现通过皮肤和粘膜的变应性和渗出性病变的倾向。鼻窦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的病状表现为鼻堵造成呼吸不流畅,上呼吸道感染和头痛,一般发病不长于半个月;慢性鼻窦炎则要比急性鼻窦炎严重,通常在治疗时间上花费的时间要久,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也此普通患者大,患者常会因为患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下而造成长久病发,病发时长长达一月以上。很多人在患有慢性鼻窦炎之后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精神状态衰弱,嗅觉的灵敏性减退,食欲不振,记忆力快速下降,头痛的频率也一天比一天快,这些病发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质量。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被视为医学界公认最常见的疑难病,在以往,患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此治疗方法仅仅能短时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控制病情,并不能达到痊愈的良好效果。

经过此次的实验报告,我们可以得出采用过手术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的治疗方式的病人,术后治疗有效率以传统手术66%的有效率上升到90%,病情复发率从72%降到28%,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法可大程度上降低和抑制炎症以及鼻息肉复发,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应该尝试用手术结合药物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此方法相对比于原来保守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对于患者病情有很大改善,在手术治疗的层面上进一步通过药物可以减少病情复发甚至消失,减轻患者的痛苦,分担了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姜立波,章龙珍.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47-50

[2]廖敏,邱荣敏,邓碧凡等.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0例临床体会[J].微创医学,2011,6(1):45-7

[3]陈晓燕,王琪,郭喜华等.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109

论文作者:邱吉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观察论文_邱吉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