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实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这种发展与创新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致性、互补性、实践性。发挥这种价值需要从多个层面构建理论创新机制,进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通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通

进入21世纪,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转型和变革阶段而言,传统的偏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式已无法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体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核心灵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根基,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力量,有助于明晰社会价值取向,净化社会风气,同时也为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慧来源。进一步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指导下进行传承与创新。

一、实现两种价值融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政治来源于历史,历史体现了政治的内在逻辑。从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历史场景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的民族史。而正是在这种极端的历史境遇中,诞生了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的目标,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此新目标的诞生也对新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相应要求。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相碰撞,继而通融,由此中国共产党适应新时期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路线有了质的飞跃。这一场深刻思想革命的出现,本质上源自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备的先进性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饱含的科学属性、优秀品格,并在复杂辽阔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是我国尊重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的最充分体现[1]。

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史建设史中,既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的拥护者与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最优秀的继承者、发扬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最有力的推动者。

为此我们对山羊颗粒TMR进行了研究,在对制粒工艺完成初步试验后,设计了山羊颗粒TMR的适口性及采食行为的观察试验,以检验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1],并为以颗粒TMR为基础的饲养管理新方式提供参考;同时确定其进行可量产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开发的必要[2]。在按设计要求成功加工出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后,为进一步优化工艺,进行了几种不同加工方式的颗粒饲料贮存观察。可为肉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导思想,直接孕育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战略支撑。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本本”主义思想是指导学习的,但“本本”主义思想的运用必须站在中国实际的战略情况上;离开中国实际的国情空谈马克思主义是片面的、错误的。毛泽东还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之所以要开展整风运动,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最具先进性、最具科学性的理论更进一步地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话语表达,都是外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诞生的,这是对两种思维文化资源的价值互化与升华。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以及习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的理论更新,都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已随着时代发展及理论水平的推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3]。

改革开放时期,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充分研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下,“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突出了对其中消极因素的清醒认识[2]。江泽民同志也认为中华历史文化传统是会伴随时代更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得到继承、更新与发展的,并且进一步加深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甚至会决定当代中国大致的发展方向与路线。胡锦涛同志所宣扬的主要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科学发展观及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胡锦涛同志继承了自毛泽东同志以来一直秉持的,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交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思想准则,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给予其新的内涵。

二、两种价值融通的内在机理

1.内在价值之间的一致性

2)组织方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要求其了解景点、景区的景观、人文、环境、特点的同时,还要对其文化品牌有所认知;在熟记景点、景区游览词的同时,还要对突发状况有所认知;在了解历史突发事件发生与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要对应急处理方法与机制所有认知,使得旅游类志愿者综合判断力与能力总体提高。

2.内在价值之间的互补性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标准,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价值中的封建思想浓重部分进行剔除,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受历史的局限性,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价值观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例如,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五伦”的“君臣有义”具有严重的封建文化色彩。但对于“忠”的“忠诚”则具有现代价值意义,即可以重赋为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忠于共产主义信仰、忠于组织、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

3.内在价值之间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融通,应基于价值共性,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在价值融通过程中必须确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价值融通,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社会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有巨大的现代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辩证的继承传统文化价值、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价值、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价值三方面入手。从价值融通角度而言,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重赋、范式内容的重造、价值范畴的完善与发展。

三、两种价值融通的理论创新方式

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例如,毛泽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以《实践论》与《矛盾论》为代表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民富国强”“合则强,孤则弱”等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充分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仁爱的核心价值理念。由此可见,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实践基础。

1.传统文化内涵价值的重赋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形态革命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武装斗争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在于与中国实际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和开放性。在解决革命胜利问题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在21世纪中国社会已处于重大转型和变革,社会公众的信念、理想、价值的紊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这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思想与价值观耳濡目染的影响。从人性观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对人性问题给予明确回答,而传统儒家提出的性善论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传统文化的孝道观反映了做人的一般规律,这迫切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呼应人民的民俗诉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全面阐述了人的认识规律,但较少论述认识主体本身的修养对于获取正确认知的重要性,荀子提出了“公生明,偏生暗”,《管子》进一步提出了“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心能执静,道将自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理性化的心态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本身,当下,对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论进行挖掘,从中创新提炼出科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内容。因此,只有继承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富有强大活力[4]。

(1)设计多样化。装配式建筑的自重约减轻一半,地基可优化设计,外观不求奢华,突出工业化建筑本质,简约厚重,立面清晰,长期使用不开裂、不褪色、不变形;内部空间可根据需要灵活分割。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上都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科学的真理性。在解决“为了谁”这个核心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应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子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和目的与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在认知论上具有较强一致性。

2.范式内容的重造

范式内容的重造即以马克思主义观为基础,变革传统民俗习惯与思维模式,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其思维与习惯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例如,儒家讲“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无后为大”等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当今讲“孝”更应强调真诚地关心、关怀父母,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如,“人死为大,入土为安”,过去强调土葬, 现在则应提倡环保绿色的树葬、草坪葬等方式,同时在清明祭祀习惯上,倡议采用鲜花祭奠或电子化祭奠,淘汰烧纸、放鞭炮等不环保的旧俗。

2)二值化处理.本分使用阈值分割,它是一种基于全局的二值化算法,根据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为前景和背景两个部分.前景和背景之间的类间方差如果越大,就说明构成图像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被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被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两部分差别变小,当所取阈值的分割使类间方差最大时就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12],而在红外图像中,关键就在于分离出撒料区域,此时将撒料区域视为前景,其余视为背景.

3.价值范畴的完善与发展

对于传统价值的范畴,即以马克思主义观为基础,不断规范和完善内容。例如,“礼”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方式,以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目的。但目前有些礼却十分复杂繁缛,与现代社会生活极不匹配,如“婚礼”中天价彩礼、大操大办、恶意闹洞房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甚至引发婚姻刑事纠纷等。针对这些现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在适当规范和简化的基础上,引导民众崇尚文明、节简、健康的婚礼方式。还应进一步推广升降国旗仪式、就职宣誓仪式、烈士公祭仪式等,用以培养公民责任心和爱国意识。

四、两种价值融通的创新路径

1.完善文化价值融通布局的顶层制度

当代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再生的过程,在当今文明环境中,其内在性质和外在形式的变化和调整成为必然。近几年来,党中央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设为法定节假日,但在节日物品、仪式活动、节日精神核心这三大核心要素上,政策的进一步布局还有较大空间。因此,从政策布局上,国家应大力支持实体企业设计和开发传统文化节日用品、饰物等;鼓励文化企业创新节日仪式活动,仪式与活动中才能拥有身体与心灵的特殊体验功能,实现集体记忆的传承;在精神内核上,发挥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主动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的归宿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的认同,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2.创新文化价值融通的表现形式

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故事,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牢牢把握群众喜闻乐见这一标准,应充分利用传统音乐、传统绘画、传统书法、传统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当今普通人、身边人的正能量事迹,在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同时,让人民群众确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宣传形式创新方面,可以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模式,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作用,通过传统文化艺术表达方式在线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解读。

1987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论文《人的主体性的进程》。这是针对当时学界对主体性的关注而写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当时我思考的聚焦点是人的主体性怎样演化。人的成长要经历一系列发展过程,包括其间的曲折。我提出了三个时期、九个阶段的演进模式:初级期人的主体性,即自在、自然、自知、自我的主体性阶段;转折期人的主体性,即自失的主体性阶段;高级期人的主体性,即自觉、自强、自为、自由的主体性阶段。这是我关于人的主体性演化的假说的主要内容。后来我在出版《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一书时,对人的主体性演化作了较为完整的论述。

五、结语

各种文明交流学习,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推进手段。习总书记强调,不仅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我们要牢记于心,还要把握世界的风向,赶趟世界新文化发展之潮。我们要尝试着去知晓世界上各种优秀的历史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在新的社会历史与世界发展机遇面前,做最好的文化创新者与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张洋,刘志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J].理论探索,2015(3).

[2]周颜玲,周向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8(9).

[3]孙宝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J].党政干部论坛,2017(6).

[4]刘经纬,姜帆.“爱人”——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理论探讨,2015(1).

On Integrating Marxism with the Valu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Zhenjiang(Раrtу Sсhооl оf Shеnzhеn Ваоаn Distriсt, Shеnzhеn 518101, Сhinа)

Abstract: Intеgrаting Маrхism with thе vаluе оf Сhinеsе ехсеllеnt trаditiоnаl сulturе is аn imроrtаnt раrt оf Маrхism siniсizаtiоn, аnd it is аlsо thе fundаmеntаl rеquirеmеnt fоr thе Соmmunist Раrtу tо build аnd dеvеlор sосiаlism with Сhinеsе сhаrасtеristiсs in thе nеw еrа. Тhе еssеnсе оf intеgrаting Маrхism аnd Сhinеsе ехсеllеnt trаditiоnаl сulturе is асtuаllу аbоut thе dеvеlорmеnt аnd innоvаtiоn оf Сhinеsе ехсеllеnt trаditiоnаl сulturе undеr thе guidаnсе оf in Маrхism. Тhе dеvеlорmеnt аnd innоvаtiоn hаs fеаturеs оf соnsistеnсу, соmрlеmеntаritу аnd рrасtiсаlitу in thе intrinsiс vаluе. Ехеrting this vаluе rеquirеs соnstruсting thеоrеtiсаl innоvаtiоn mесhаnisms frоm multiрlе lеvеls, аnd thus рrоviding а sоlid рrасtiсаl fоundаtiоn fоr rеаlizing thе intеgrаtiоn оf Маrхism with thе vаluе оf Сhinеsе ехсеllеnt trаditiоnаl сulturе.

Key words: Маrхism; Сhinа's ехсеllеnt trаditiоnаl сulturе; vаluе intеgrаtiоn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9)06-0005-02

doi:10.3969/j.issn.1674-9499.2019.06.002

收稿日期:2019-05-09

作者简介:王振江(1978—),男,湖北随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责任编辑:师清芳]

标签:;  ;  ;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