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员工安全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整方法论文_蔡磊

浅谈员工安全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整方法论文_蔡磊

蔡磊

山东矿业管理服务集团华丰机电公司 271413

摘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煤矿企业重大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地发生,且事故有约85%以上是由员工不安全心理引发的错误行为所致。为此,作为新矿集团下属专业化公司,近年来不断研究员工安全心理障碍成因,不断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法,有效的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心理;调整

一、员工安全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根据对近年新矿集团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员工出现安全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一是判断不准的感知障碍。一些员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贫乏,不熟悉煤矿“三大规程”,总认为煤矿工作是粗活,没有什么技术可学,加之记忆出错,观察不深不细,工作起来马虎草率,险情出现了,却漠然不知所措。这种判断不准的感知障碍,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心不在焉的注意障碍。一些员工由于家庭负担重、压力大,整天心事重重,工作起来精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丢三拉四,干的与想的不一致,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常常表现出人还未醒悟过来,事故就发生了。三是手脚不听使唤的情感障碍。一些员工由于胆小如鼠,整天提心吊胆,心理素质差,精神压力大,总是怕出事。这种心神不安的情绪,很容易造成工作起来手脚忙乱,不听使唤,造成越害怕越紧张,越紧张越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四是冒险蛮干的侥幸心理障碍。

(一)、是理想信念淡化。理想信念是人的行为的动机和推动力,它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向。理想信念淡化使人意志衰弱,心理活动异常,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出自觉性和责任感差,缺乏果断性,自制力弱,最终导致思维呆滞,反应迟缓,行为错乱,精神不振,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反应迟缓,失去了正确调节动作的能力。根据对新矿集团278名“三违”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竟有146名“三违”人员是在理想信念淡化的消极心理支配下,不能做出协调、准确的动作而发生“三违”的。

(二)是情感情绪失调。情感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人喜怒哀乐心理的直接表现,它对人的思维活动和分析判断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些员工常年累月在艰苦、危险的井下工作,远离家乡和亲人,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消极情绪。一些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因遇到种种困难而失去信心,束手无策,极易产生悲观情绪。一些员工在生产现场遇到险情,如发生顶板冒顶或井下透水等事故时,很容易产生恐惧情绪。这些悲观恐惧情绪一旦产生,心理往往倾向消极,机体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思想意识变得狭窄,判断能力较差,工作热情减弱,操作失误增多,容易导致“三违”现象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教育方法失当。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良好的教育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发生不良的后果。如某区队一名掘进扒装机操作工因家中忙麦收,上班后就打瞌睡,队长发现后,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骂了一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位员工很不服气,在操作过程中用力过猛,将扒装机钢丝绳拉断,造成停产事故。此例说明,因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员工安全心理失衡,诱发安全事故。

(四)是员工“需要”发生错位。由于煤矿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就成了员工的第一需要。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员工往往为追求物质利益需要产生极度倾斜,使安全需要与物质需要发生错位,产生了“要钱不要命”的失衡心理,为了超产多拿奖金,容易出现冒险蛮干,造成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三个强化”是培养良好安全心理的有效方法

从上述对员工安全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繁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的主观反映,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而心理活动则是思想的表现形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通过其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如果一个树立了“安全第一”思想的人,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理想、信念、情感、需要、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并通过心理活动反映在行为上。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正常与否,又受思想正确与否的制约,因而可以说,思想决定心理的表现形式,心理的表现形式反映思想内容,两者形成辩证统一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心理的辩证关系说明,实现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只有提高人的思想的安全灵敏度,才能培养出员工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提高人的行为的安全可靠度。因此,作为专业服务公司更要以思想为龙头,心理为主体,行为为落脚点,加强对员工安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具体来说,必须抓好“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安全道德感,以指导员工的行为。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行为、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认为,道德感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调节作用,是行为的内部动力。员工安全心理障碍成因分析证明,强烈、良好的安全道德感是促进人们安全生产的重要心理条件,反之,在生产活动中的一切不顾他人死活,损害他人利益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就成了员工安全心理障碍和事故诱发因素。

(二)是强化安全责任感,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安全责任是一种高级义务情感,指一个人不仅知道和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是什么,而且还体验到完成这些安全职责的必要性,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个性素质。在安全生产中,高度负责与履行义务是一致的。高度负责强调安全生产的必然性,表现出的正确思想、规范的行为。履行义务强调安全生产的主动性。

(三)是强化安全自保感,以调节员工的行为。所谓安全自保感,是指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其思想、心理行为等符合安全规程要求,自觉、主动、有效的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而产生的一种满足心理情感,它是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表现。员工的安全自保意识得到了强化,就能在生产活动中战胜懒惰、犹豫、恐惧、侥幸、麻痹等安全心理障碍,积极主动的排除一切事故隐患和不利安全因素,克服一切盲目和错误行为。

公司通过实施“员工安全心理障碍预防调整工程”,2014年员工 “三违”现象发生率同比下降12.6%。实践证明,认真研究和分析员工安全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积极采取“三个强化”措施,是培养良好安全心理素质员工队伍,减少“三违”现象发生,确保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论文作者:蔡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员工安全心理障碍成因及调整方法论文_蔡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