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对策_银行论文

论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对策_银行论文

银行集约经营对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论论文,集约经营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策一,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质就是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集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一体,注重总量比例、结构、期限、利率的平衡关系。总行对下级行只需按负债情况,适当考虑地区发展差即可,无需点贷到企业,过多的点贷对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反映,也使集约化经营形成阻力。目前,地、市行一级自行支配发放贷款的增量规模不到20%,县一级行处几乎无自行支配发放贷款的增量规模。因此要提高对集约化经营的认识,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化理解为就是突出城市行的地位、集中贷款审批权、实行相对收缩策略。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把专业银行作为一种产业,将其立足点放在向社会不断提供各种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以提高银行发展的效率,要弱化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的调控,建立银行业的良好运行机制,有效地防止信贷资产的毁损,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控制。要建立公平、合理的银行业运行机制,在统一的法律、利率条件下,实行自主经营,优胜劣汰,自我发展。实施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限额核定必须合理,要做到与资产负债比例结合;与资产质量结合;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与国家下达重点项目资金规模配套结合,促其调整负债结构,提高贷款资产质量,促经济更快发展。要正确处理“点贷”、“集权”与集约化经营的关系,规范点贷行为,“点贷”只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或行业,要把点贷缩小到最低限度,上级“点贷”应建立在自上而下的下达点贷企业贷款额度,再自下而上地摸清反馈企业经营信誉状况及产品销售情况的基础上,并建立一些量化考核指标,以及实施办法,如企业生产规模,限定产品、行业范围,要防止层层点贷,而到基层行处只是办理贷款发放手续,催收贷款本息,被动执行贷款命令的机构。更要防止因受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争限额,争“点贷”,以求得贷款倾斜,使贷款规模分配失去科学性。

对策二,建立压缩支出提高效益新机制。集约化经营是一手段,目的是要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集约化经营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要防止盲目扩张助长“粗耕粗做”,不讲成本、不讲质量,重复建设;防止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强调集中资金,或超越承受能力扩大规模效益,这样只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包袱。集约化经营要把精力放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现有资产质量和效益。要加强银行经营成本的核算,特别是要加强负债成本核算,使资金筹集不惜工本向追求低成本转变,根据各类负债比重,加强总负债成本控制,在固定成本难以压缩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可变成本,减少人员,撤并机构,降低费用和其它消耗,提高人均负债量和盈利率,要提高单位资产收益,逐步从争规模,保供应向保质量,增效益转变,要根据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建立完善效率、效益指标考核体系,在注重总量指标、横向占比衡量各级行的区域竞争力外,还应突出人均指标,如人均资产负债额,人均成本费用额,人均盈利额等,用于衡量各行的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新体制。

对策三,探求收益多样化的新路子。集约化经营包括对传统业务经营管理和新兴业务的集约经营,要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和中间业务。现在银行客户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银行的服务,而是主动要求银行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项目,因此银行业要适应客户的需要不断增加新的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使工商银行发展成“百货公司式”的银行。要注重资产结构的调整,不失时机地大力开拓房地产信贷,科技信贷、信托、证券、国债买卖、票据、咨询、信用卡、代理、代保管等多种新业务和中间业务,要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从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收取手续费和佣金,以构成现代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要积极创新银行业务,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发挥工商银行点多面广、资金雄厚、信息灵敏等优势,发展新业务和中间业务,要在发展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同时发展服务性中间业务,要把新业务及中间业务列入各级行集约经营考核重要内容,逐步使新兴业务及中间业务收益占传统业务收益的比重提高到与国际商业银行相当的水平,以改变传统“粗放经营”利润水平不高的局面。

对策四,把盘活贷款存量作为集约化经营的主要途径。贷款资产质量是当前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基础。要以活化存量为重点,清收“三项贷款”,主动转化不良资产,要充分运用马克思“货币动力”学说的原理,恰当运用信贷资产的投向与投量,加以正确引导,千方百计地促使其生产经营状况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坚持以效定贷、以贷增效、以贷盘存,以贷扭亏,高效合理地搞好资金的配置。要分清现有贷款存量的性质,分阶段考核,逐步消化,对新形成的“三项贷款”要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对相当部分贷款“短期贷款、长期占用”,已成为企业铺底资金,不能流动的部分应考虑结合企业转制的进程和股份制改革,或转为银行持股,或转为企业债券,或抽回由企业另外筹资解决。今日存量是昨日的增量,增量质与量高低直接影响存量的质与量,因此要把好增量关,一方面是投向投量关;另一方面信贷管理及约束关。

对策五,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人才是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企业即人”,人才是任何企业竞争取胜及提高效益的主动力。现在市场竞争,最后都归结为人才竞争,实现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搞好集约化经营,必须用好人,这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人是用之不竭的真正动力。要摒弃传统管理中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的偏向,要注重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有效地运用人的能力和知识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一批人才脱颖而出。要建立科学的用人考核机制,健全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存款增长率,贷款回收率,资金收益率、资金损失率,资金成本率、资金利用率、利润增长率等内容考核指标体系,解决基层行一方面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另一方面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奇缺的现状。要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和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问题。要积极开发人才,搞好人才培育,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培训,又要积极向社会公开招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精通国际金融管理人才,通过大力开发人才,以促进工商银行向现代化、国际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标签:;  ;  

论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