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广绿色建筑的障碍与对策论文_姚心淇

浅析推广绿色建筑的障碍与对策论文_姚心淇

姚心淇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 10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当下绿色建筑发展推广中的存在的问题障碍,并对此进行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建筑对策和建议的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推广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在尽可能提高人居品质的同时,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应用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为出发点设计和建造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更多的估算考虑了建筑材料对建筑使用者的影响,以及在建造和后续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绿色建筑能使一般建筑耗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降低约70%-80%;其二,绿色建筑更强调“以人为本”的布局结构合理性,运用技术手段使内部的建筑形体、建筑朝向、自然采光和通风和外部周围宜人的环境采取合理的连通并能根据气候的变化进行有效地调节,以此提供更加适宜人居的健康环境;其三,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使其更强调“因地制宜”,即建筑原材料的本地化,更能体现和尊重建筑所处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其四,绿色建筑更强调“和谐共生”,重视在建筑全生命过程如设计规划、施工运行、后期维护、废弃拆除、甚至再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负责。

2.绿色建筑在推广进程中的障碍问题分析

2.1对绿色建筑缺乏认知

目前,我国社会对绿色建筑还存在普遍的认知误区,很多人还简单的将园林绿化与景观小品认为就是绿色建筑,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也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盲目利用绿色和高科技的理念,错误的引导了大众,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阻碍着我国绿色建筑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2.2建造技术仍不成熟

和国外很多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建筑基础研究、建筑节能材料、节能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欠缺,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的成本和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导致开发商缺乏尝试的建造的兴趣,而一味的大量使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必然会因为昂贵的绿色建筑造价而阻碍其在全社会的推广。

2.3初期成本投入大,经济效益不明显

分析我国现状绿色建筑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初期投入的成本是相对较高的,而直接短期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却相对较低,建筑的节能性要求也势必会延长建筑的工期,增加开发的成本,开发商资金回笼的回收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绿色建筑对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长效收益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开发商往往会因为对眼前利润的追求和对更远的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而阻碍绿色建筑的实际开发建设。

2.4缺乏绿色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

绿色建筑的特征要求使得设计者和责任方必须落实整体设计的手段,使其“绿色”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到建筑验收中全覆盖,所以,培养专业的人才和机构,各部门相互协调、整体运作是迫切需要加强解决的问题。

3.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3.1理念先行,加快有关绿色建筑的相关研发和应用

通过宣传手段,修正和加强人们的绿色的意识,传输其先进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不等同于高科技或者昂贵的建筑,提高公众在各个层面的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力。在绿色建筑的推广过程中,建立正确的绿色建筑的理念,使其得到开发商、投资商、运营管理者、销售者、管理者、服务者及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接受,从而保障在建造的各个环节得到“绿色”的体现和保障,从源头上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根本上培养需求市场。

积极借鉴、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密切的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及时跟踪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动态,加快国内的相关技术研发,加大对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降低开发投资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整体水平。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引导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各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为实践依据,通过立法来不断提高建筑节能的标准。设置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不断完善各种法规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在收税、贷款、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激励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市场,制定并明确政策导向,招商引资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石。加强建设建筑节能领域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及相关法律的制裁条款,对于违反法规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严惩。

3.3加强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

通过高等院校来对人才进行专业化和复合化的培养,完善加强绿色建筑的相关学科建设,针对性的增加绿色建筑的专业课程。还可通过绿色建筑的定向专业培训,使不同层次和不同工种的从业人员都有绿色建筑的系统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当下许多情况中,建筑工人的专业操作能力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加强项目示范、推广和宣传

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标杆作用,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应尽可能的起到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标准,让开发商、管理者和公众都能真切的感受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益处和长效收益。

3.5进一步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认证和评估体系的建设

应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于绿色建筑的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实现动态化,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建立评价监管体系,规范评估机制,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合理开发、有效实施。

3.6推进绿色建筑与智能化的融合

现代建筑有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两大发展方向,长远的来看,绿色建筑的深化发展中需要智能化技术,而智能建筑必须在绿色的理念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二者可以有效融合来实现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智能建筑的宜居化,实现现代建筑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平衡。绿色建筑的智能化概念,能更有效的节能减排,实现最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绿色建筑是时代发展、社会民生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型的需要,是传统粗放式城市开发模式转变的需要,发展前景广阔。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大力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也已经成为了全球课题,相对而言,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经验,钻研及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成功的产品案例为标杆,研究低成本的可大量推广建造的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将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绿色生态城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

[3] 董靓.绿色建筑学研究[J].建筑科学,2007(4).

[4] 王清勤.中国建筑之“绿色”内涵[J].中国房地产信息,2007(3).

[5] 曹丽新.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

[6] 刘云佳,吴林.把脉中国绿色建筑[J].中国房地产报,2011(6).

[7] 仇保兴.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EB/OL].http://news.emca.cn/n/20130710092736.html.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北京建筑大学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2014年)经费资助。

论文作者:姚心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浅析推广绿色建筑的障碍与对策论文_姚心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