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工程塔吊布置的注意事项论文_卢景义,王兴娜

浅谈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工程塔吊布置的注意事项论文_卢景义,王兴娜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随着国家及地方对装配式建筑各项政策、规范、标准的相继落地,各地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步变为当今和未来建筑市场的主流。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以下简称PC结构)相对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最大的转变内容是:由原来可以拆分的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变为整块式的半成品,这样一来对塔吊的性能要求将提高很大,特别是在塔吊平面布置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相比传统现浇结构全面的多、细致的多。

关键词:塔吊;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PC结构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上海市青浦城区,占地面积为15086㎡,总建筑面积为5177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20292㎡,地上建筑面积为31485㎡,由3栋13~15层高层住宅楼、1栋17层保障房、1栋2层配套公务用房和1个地下车库(局部二层)组成,高层住宅地上部分的层高全为3.10m,保障房地上部分的层高全为2.80m。其中高层及保障房栋号平面轮廓尺寸长度为58.00m~60.00m,宽度为15.00m~26.00m。除地下车库和公务用房外,4栋高层全部为装配式预制剪力墙结构,底部2层为现浇结构,3层及3层以上为装配式结构。本工程所用的预制构件为:预制内墙、夹页式预制外墙、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和预制楼梯,每层构件数量在120~130左右,其中单件最大构件重量为4.75吨。

本工程周边条件较为复杂,仅有南侧有路可以进出现场,场内只有2个点位满足起吊条件,且其中一栋单体的最大构件需要另一台塔吊进行中转;5个单体有两家劳务进行施工,中间存在共用塔吊的情况。通过图纸及现场条件分析,并借鉴以往项目的施工经验,现场安装4台QTZ250型TC7035-16塔吊,大臂长度设置为50m,定位后满足全覆盖、无盲区,每台塔吊服务1个单体,2台塔吊共用一个起吊场地,尽量减小因班组不同造成的人为因素。

二、塔吊选型及布置

在垂直运输机械选型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1、定位要确保全覆盖、无盲区。大臂覆盖范围既要包括操作面,又要涵盖起吊点及卸车点;2、附墙点及安装高度满足操作要求。塔吊准确定位时应考虑附墙点的位置,尽量定位为现浇构件,即便是不是现浇构件也应通过设计沟通变更为现浇结构;3、每个台班的起吊频率和功效。确定塔吊台数时应重点关注每层构件数量、劳务划分情况和单个构件安装时效,通过分析每个台班起吊次数和塔吊功效来确定需要安装塔吊的台数;4、定位后以最大起吊重量进行分析。选用塔吊型号计算时应先按照最大构件相对应的大臂点位计算是否满足起吊要求(注:计算时按照构件重量的1.4倍进行计算,需加上吊具的重量),满足后再计算最远构件所对应的大臂点位是否满足要求;5、前期安装及后期拆卸都不受影响。和常规项目一样,塔吊定位既要考虑安装时是否满足要求,也要考虑拆除时是否能降到位、架得起汽车吊。

三、PC类项目塔吊布置具体注意事项

结合本工程及以往项目施工情况,并根据上述原则具体从以下六各方面进行阐述PC类项目塔吊布置时的具体注意事项:

1、塔吊选型及塔吊基础的事宜

传统现浇结构常用的塔吊型号主要为TC5013、TC5610、TC6015等QTZ63型和QTZ80型塔吊,端部吊重只要满足大于1吨基本上都有可以满足要求;在上海地区其相应的基础较常见的多为四桩承台,承台尺寸多为4.00m×4.00m×1.20m,而PC工程选用的塔吊多为TC7015、ZTT7020、TC7035等QTZ200型和QTZ250型塔吊,承台尺寸多为6.00m×6.00m×1.60m及以上。因此定位的时候应考虑承台的影响,特别是承台处于地下室又凸出底板的情况,应重点注意承台对柱子和承重主柱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塔吊吊重的事宜

塔吊吊重计算时,传统现浇结构与PC结构的要求区别较大。传统现浇结构仅需考虑塔吊大臂端部的吊重是否满足要求即可,重的物品即便是超过端部吊重也可以通过拆分增加吊次来解决。PC结构吊重计算时既需要考虑端部吊重,又要考虑大臂在卸车点最大构件吊重和构件安装处相应的吊重,忽略任何一个点位后期都无法起吊施工。

PC工程吊重计算时需考虑的放大系数一般为1.4倍点位重量,及塔吊大臂所对应的各个点位都需大于等于相应点位构件的重量乘以1.4的值。主要是考虑大型吊具的重量,有的吊具重量就达到500kg以上。

3、大臂敷设范围的事宜

传统现浇在布置塔吊时都会力求大臂全覆盖,尽量避免出现盲区或减少盲区面积,即便是出现盲区也可以通过人工搬运来解决,但PC工程及要求大臂不但不能出现盲区,还要求最远构件所对应的大臂吊重满足要求。此处所说的覆盖无盲区不单单指所建建筑的平面范围,还包括卸车点及临时备料区,任何一项不满足都会影响很大。

4、塔吊扶墙的事宜

传统现浇塔吊扶墙锚固位置一般设置在现浇框架梁、柱或剪力墙上,浇筑前对锚固点周边根据受力计算分析进行局部配筋加强即可,整体性较强。而装配式建筑附墙点采用预留的方式仅仅能保证锚固点的砼强度满足要求,整体性无法保证,与相邻构件受力分析计算风险系数将大大提高。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目前塔吊扶墙点多选用现浇构件或通过与设计沟通对附墙点位置由预制改为现浇。

5、吊频及功效的事宜

传统现浇结构塔吊的吊装仅仅是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起吊频次较多,但每次占用时间较短,从起吊到摘钩基本上都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结束。PC结构虽然较传统现浇所需的钢筋、模板减少,但每个构件从起吊到安装定位,直至最后的固定摘钩一个吊次短的需要十几分钟,长的甚至达到几十分钟,塔吊的功效大大降低。同时受塔吊服务范围内因班组不同造成的人为影响因素等,使得塔吊效率比较低。为此在测算塔吊吊频及功效的时候,应考虑以上两点主要因素。目前主要通过增加塔吊数量的方式来满足施工所需的吊频事宜。

6、塔吊出屋面架设高度的事宜

传统塔吊出屋面架设高度一般超过屋面最高点塔吊吊钩+钢丝绳长度即可,现场一般按照不小于5.00m进行控制,即大臂水平高度至屋面最高点大于5.00mm。而装配式建筑塔吊出屋面架设高度所需考虑扣除以上2点外,还需考虑吊具至构件的距离和竖向构件的高度(即最后一层竖向构件的最大高度尺寸),即大臂水平高度至屋面最高点是塔吊吊钩+钢丝绳长度+吊具至构件的高度+顶层最大构件的竖向高度。目前常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住宅项目层高多为2.80~3.00m,大臂水平高度至屋面最高点大于10.00mm进行测算。

对于中间需要设置附墙的项目,在附墙高度测算时同样按照这个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同时也应考虑外架高处作业面错节的影响。一般按照超过作业面不小于12.00m进行测算。

三、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仅仅是常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项目在塔吊平面设置时需要考虑及关注的重点,具体项目塔吊选型及平面布置还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同时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不断发展、领域的不断拓宽,在塔吊布置时需考虑的方面也将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1] 陈介华.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建筑施工,2013(6)

[2] 贾泽辉,文朝辉.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对塔吊的要求.建筑机械化,2016(01)

[3] 于春雷.塔吊在预制装配式结构.2016中国塔机应用与管理发展研讨会摘要集,2016

论文作者:卢景义,王兴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浅谈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工程塔吊布置的注意事项论文_卢景义,王兴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