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双胎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小平

4例双胎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小平

四川省屏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 645350

摘要:目的:总结双胎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双胎低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监护、周到的预见性护理是护理双胎低体重早产儿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双胎早产 低体重 护理

我院每年收治多例双胎或多胎早产低体重儿,家属视如宝贝,多数又为珍贵儿,需要更加细密周到的护理。现将我院4例双胎低体重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13年6月—11月,收治了4例双胎低体重儿,其中龙凤胎1例,2例女双胎,1例男双胎.其中一例双胎体重差别大,小双为1.5kg,大双为3.05kg.入院时间为出生后10分钟—3小时,胎龄最大的为刚37周,最小胎龄为32周,最大体重3.05kg,最小体重1.5kg,住院天数最短的3天,最长18天,平均住院12天。8位患儿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体温稳定,呼吸平稳,吸允力好,体重增加好转出院。

二、临床特点:

(一)双胎妊娠时母婴合并症多:妊高症,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早产,贫血,足月小样儿等,易造成患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不良、窒息及早产[1]

(二)早产儿存在较多的高危因素

1、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呼吸浅表而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2]。

2、早产儿体重低,又是双胎,有的体重只有1.5kg,低体重给输液治疗和护理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3、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容易呛乳、溢乳。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

4、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疽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5、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6、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7、早产儿酸碱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高血糖、贫血和严重感染[2]。

(三)双胎患儿家长的心态与一般患儿家长的心态不同,既兴奋(一胎就有两个孩子),又伴有自卑、焦虑(孩子太小,发育有欠缺或伴有疾病)。在进行病情沟通时家长本能的产生会失去孩子的悲哀,害怕孩子受罪,更担心有后遗症和预后。

三、护理措施与体会

(一)专人护理,母婴同室。本组患儿均安置在暖箱内,遮盖暖箱,调暗灯光,用长毛巾环绕患儿做鸟巢式护理[3],非营养性吸吮,保持患儿的安静,降低氧耗,以免加重呼吸困难。由于早产儿的不成熟性,反应较差较慢,什么问题都没有的低体重儿却突然在数小时内,病情骤变甚至处于濒死状态。所以,在护理工作中,仔细严密的观察非常重要。

(二)保持体温衡定

早产儿一旦娩出,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应立即用温暖、干燥、柔软的毛巾将其体表水分迅速吸干,放入预热好的暖箱中,根据早产儿体重、胎龄调节箱温,给以中性温度(即该环境温度要保证体温恒定,腹壁皮肤温度保持36.0-36.5℃,肛温36.5-37℃,且耗氧量最低)[2]。加强体温监测,使体温保持在36.5℃-37.0℃,并根据体温变化调节箱温度,暖箱每次调节以0.5--1℃为宜。治疗和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尽量在箱内完成,减少开箱门次数和时间,以免箱温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4例双胎患儿在箱内最短时间1天,最长18天,体温不升者在12h内逐步恢复正常。出箱后穿衣保暖,

(三)维持有效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一侧,仰卧位时在肩下放置2cm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者遵医嘱吸氧,维持SPO2在90%-95%为宜[4]。一旦改善即停用,预防氧疗并发症。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和呼吸情况。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吸氧处理,适时吸痰,掌握吸痰指征。本4例双胎患儿,有2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吐沫,遵医嘱进行吸痰,吸氧0.5L/分,经治疗和吸氧后患儿的症状得以改善。患儿满月后回院进行了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科学合理喂养

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应视患儿的吸吮能力、胎龄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哪怕是初乳量极少,只要患儿有吸吮能力,也应给予患儿吸吮。如果母乳不够,可采取配方奶[4]混合喂养。对反应低下,吸吮较差的,病情不稳定的患儿,采取口胃管鼻饲注入早产儿配方奶3--5mlq2h,遵医嘱补液。每日的液体总量在24h内用微量泵均匀输入,尽可能减少血糖浓度的波动。采用按需喂养,少量多次。鼻饲患儿最初3ml/次q2h,根据患儿的耐受,无呕吐、腹胀逐步增加。患儿有吸吮能力后改为母乳喂养。本组4例患儿无呕吐、腹胀,体重逐步增加。

(五)预防感染

1、在护理工作中,感染的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点,而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操作前后的洗手。

2、保持皮肤完整性和清洁,防止皮肤损伤,静脉应用留置针,减少穿刺,使用无损伤性胶布,经皮血氧探头使用柔软探头,每2小时更换一次位置,交接班时严格交接皮肤情况。每天常规进行口、眼、鼻、臀的2次护理,并做好记录。

3、使用中的暖箱每天用温水清洁,每周更换暖箱。所用布类用物均高压灭菌。奶具专用,采取煮沸消毒。病室每天空气消毒2次。

4、观察感染征象,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预防出血

出生后维生素k1 5mg im3d,预防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血症。有头皮血肿的患儿尽量不进行头皮穿刺输液。在进行头皮穿刺时,动作轻柔,不要用力按压头部,以防颅内出血。

(七)心理护理

双胎早产患儿在出生前后父母家人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医务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理解他们的担心,耐心解释,告知病情,做好健康指导:提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的途径,如母子间面对面,抚摸患儿,与患儿说话,为患儿抚触,鼓励亲密行为的表达,以促进患儿体格和精神的正常发育。

(八)健康指导

1、耐心指导家属配合治疗,教父母更换尿布、冲调奶粉、喂奶、抱抚,为患儿抚触,积极参与到照顾患儿的活动中来。

2、指导产妇保持心情愉快、合理饮食,介绍母乳喂养的方法和好处。

3、指导家属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细心,有爱心、精心,不要过分紧张,科学、合理的喂养。要有信心,只要科学喂养,患儿在2岁前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4]。

四、结论

双胎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应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加强体温、呼吸、营养管理,预防感染、人性化护理及良好的医护配合,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成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小红 双胎妊娠的护理体会 护理实践与研究 河北省 2012年第9卷第18期 51

[2]崔焱 儿科护理学 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第5版 154-155.

[3]薛菁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河北省 2012年第9卷第22期 44-45

[4]王卫平 儿科学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3月第8版 99-102

[5]黎新 张宏业 双胎试管婴儿临床特点与护理 西部医学 海南 2010年2月第22卷第2期 368-369

论文作者:王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4例双胎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