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研究_知识经济论文

大连市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条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连市论文,知识经济论文,背景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知识经济时代逼近给大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 知识经济时代逼近带来的机遇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概念。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计算机、电子、航天和医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制造业中产出和就业增长最快的部门,教育、信息、通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发展则更快。目前OECD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已逐步逼近。

历史已经证明,在两个经济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生产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国际经贸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目前这种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时期,大连市如能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并为之进行全力投入,就有可能搭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这班快车,并实现21世纪在区域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的目标。否则,将坐失良机,即使获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也将丧失已有的优势。

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工业经济时代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特别是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业的高度发展,为物质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和传输奠定了基础;而近些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信息网络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服务和贸易一体化进程。就生产而言,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经营成本最低、市场和生产条件最好的经营场所,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标;国际间生产分工也由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产品、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部件,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世界生产体系也在加速运转,卖方必须按照买方的要求和步伐办事,及时了解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产品,实现按需生产、无库存生产,并保证及时交货,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新的财富创造体系是由一个全球性的市场、银行、生产基地和研究机构的网络系统组成的。

在这样情况下,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以知识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时,世界经济由一国家垄断控制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在技术上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所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世界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一体化。各国(地区)都可以采取积极的对策,争取在某个方面居于先进地位,即有机会跨越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大连可以依托和开发自身的人力资本,努力利用全人类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打破传统循序渐进的产业发展模式,跨越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等发展阶段,直接把切入点选在发展知识经济上。

1.2 国内一些先起步的城市提出了挑战

上海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又开始研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体现型措施,即通过直接提高实体性投入要素的知识、技术、信息含量,以高技术、高信息含量产品或服务代替传统产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从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向技术信息密集转移,高标准启动信息港工程。当前主要是抓二产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三产中的服务贸易,形成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还提出了非体现型措施,即长效措施,通过提高渗透性投入要素水平来改善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上海为加大全社会对科技开发投入的力度,提出了R&D投入超过企业销售额的3%,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GDP的2.5%。1996年上海通信产业产值达152亿元,占当年全国的30%,主要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

深圳市199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74亿元,增长35.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5%,计算机、通信、生物工程等七大产业群撑起工业领域1/3天下。其中,电子信息产品产值达398亿元,微电子计算机和打印机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0%和42.39%,成为我国电子计算机开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以程控交换机为主导产品的通信业增长95%,产品产量占全国的30%。

北京、天津、沈阳等市也具有较明显优势和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尽管大连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高居全国第五位,但如果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不及早做准备,在未来的国内外经济竞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受到制约,城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必将下跌。

2 大连市经济增长的背景条件在变化

经过“七五”、“八五”时期的改革与结构调整,大连市的经济增长背景在“九五”期间已经发生和必将继续发生变化。这是我们确定下个世纪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参考依据。

2.1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大连市“八五”期间GDP达到年均增长16.9%,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增长份额中,投资拉动强劲,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达642亿元,投资率为31.5%,大约有46%的增长值是靠投资拉动的。而投资效益并不理想,投资系数在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93年到1997年的5年间,投资系数分别为0.83、1.40、2.10、2.69和2.22,即全市GDP平均每增加1元需要的投资由1993年的0.83元增加到1997年的2.22元。“九五”期间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重要时期,较高的投资率有所回落,预计可达27.5%,在GDP5年平均的增长11%中,投资拉动仍高达7个百分点。虽然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可在其后的若干年发生效力,但是靠投资拉动扩大外延生产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已愈加难以为继。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使大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由过去的单一靠第二产业,变为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六五”期间,经济增长推动力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3.5和2.9个百分点;“八五”期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6.9和6.7个百分点,形成二、三产业双引擎推动的局面。目前的这种产业结构虽然从数量构成上开始向高级化方向演进,而在产业发展的质量上没有根本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构成上的份额增加,有历史上欠帐的补偿和恢复性增长,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和城市功能迅速增强使第三产业受益最多,在第一层次上的产业发展充分;还有城市工业的“退二进三”和部分传统工业的相对萎缩等诸多因素。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对未来的知识经济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如果第三产业未能在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度较高的产业上有较大的作为,在“十五”期间乃至2010年以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2.2 瓶颈制约的变化

整个80年代,大连市经济发展受能源、交通、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消除“瓶颈”制约是当时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1993年以后开始了大连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先后完成了城市供水、排污、热电、煤气、道桥、通信和大型集装箱码头、大型粮食中转码头、空港扩建、高等级公路、大型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市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八五”期间达140亿元,1996年为65.3亿元。经过5年的建设,现在已基本形成现代城市基础设施框架,扩大了海港、空港为主的交通体系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扩展城市的服务功能,过去的“瓶颈”制约已基本消除。

在这种背景下,可以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十分有利,有可能集中较充足的财力和精力,去研究和发展知识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而目前却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6.5%,1996年与上年基本持平,1997年仅增长10.5%,对全市经济发展有大牵动力的回报率较高的大产业项目储备匮乏,尤其缺少一批对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重大意义的工业项目,传统产业中的工业企业开工明显不足。在结构调整、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过程中,一方面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筹集资金难度很大;一方面是筹集到资金的企业难以寻求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在粗放经营条件下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能量释放殆尽时,科技进步将成为大连经济上新台阶的新“瓶颈”制约。

2.3 生产要素约束的变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源、能源、资金和劳力成为制约生产的要素。随着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尤其到“九五”计划期以后,这些生产要素的约束对大连经济发展正在不断弱化。

2.3.1 水资源将由绝对短缺变为相对短缺。多年来,水资源紧缺一直成为制约大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水定发展是大连市实施中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经过三期引碧供水工程的建设,扩大海水和中水的利用规模和范围,调整产业结构以减少淡水需求,供需矛盾紧张在一个时期内得到了缓解,水资源制约也将随之弱化。

2.3.2 原材料和能源短缺的不利影响目前已逐渐弱化。一方面是经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物质生产在总量上供应充足,例如现在全市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9万kW,综合供电能力近100万kW,电力供应由过去的一直不足变为盈余,能源使用构成将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以电气化为主导的能源消费;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新材料的应用,工业经济对原材料、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小。1996年GDP和工业生产总产值分别比1992年增长1.98倍和1.68倍,而主要原材料的消耗比1992年增长不大,如,原油加工量增长13.7%,钢材增长8%,水泥增长67.2%,平板玻璃增长67.2%,发电量增长6.5%。随着耗能耗水大户冶金等行业的关、停、并、转,新成长的轻型结构快速发展和工业结构的软性化,可进一步摆脱能源和原材料的约束。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将使能源、原材料等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源逐渐成为基础资源,而知识将逐渐成为主导资源,人才、科技成果将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

2.3.3 资金在生产要素中的传统地位发生变动。从宏观金融环境看,资金融通条件由紧张走向宽松。大连市自1995年开始由贷差转为存差,成为东北第一个实现存差的大城市,并一直呈增加趋势。到1997年末,存款余额为1001.5亿元,贷款余额为914.4亿元,区内资本积聚不断增加。全市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51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资金来源继续扩大。国家再次调低利率,按全市企业贷款规模平均利率推算,可在去年调低利率减轻企业利息支付14亿元左右的基础上,又减轻5亿元左右,今后使用贷款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资金条件比较有利。在全国范围内的“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背景下,资本匮乏已经不是制约大连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而增长机会或投资机会稀缺正在成为大连下一步发展形成制约瓶颈。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市的投资总额中约有1/3来自外资,外资银行存贷总额在我国北方城市中名列前茅,到1997年末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为15.5亿美元,各项外汇贷款31.9亿美元,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对利用外资为主的企业提出一个新的课题。

2.4 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动因的变化

“七五”和“八五”时期,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较大,大连市同全国一样,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打破旧的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各种经济成分快速成长,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大发展,成为大连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由改革带来的动因不可避免地弱化,进入稳定的调整和创新阶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体制创新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需要一个过程。

在体制动因发生变化的同时,市场机制也发生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短缺经济,使大连同全国一样,商品供求矛盾在“八五”以前一直较突出。经过十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进入“九五”时期以来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均不同程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需求不足使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产品结构和企业内部机制等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出来。低层次的产品结构和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在体制动因和市场动因都发生变动的背景下难以为继,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诸多矛盾显然是不可能用计划经济手段去解决。

2.5 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型条件优势显得更重要

大连市位于我国东北区的最南部,适宜的纬度位置,使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暖漫地带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半岛型的独特海陆位置,使海洋对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形成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条件。

区内丘陵起伏,山海相间,地貌复杂,景象万千;基岩与绿树草坪覆被,少浮尘无积水,具有天然清洁与质美。再加上近些年的大规模城市整治和建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生辉,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沿海旅游城市。

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发展,为物质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和传输奠定了基础;而近些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信息网络发展则消除了原来利用知识和信息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两方面的变化就使主要城市之间区位空间差异逐渐消除,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移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距首都、科研文化中心的远近已没有太大的联系。相反,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气候、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等却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所追求的理想区。大连在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各大城市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地区之间的这种环境型条件的差异几乎无法消除。大连可充分利用本区的环境型条件优势,采取相应的政策广泛地吸收国内外的高技术人才,促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像大连这样一个天生丽质环境优美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还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整个世界都将为之惋惜。

3 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3.1 科研、教育和技术服务增长缓慢

知识经济主要体现在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服务活动上。我们分别以全国和辽宁省为参照系,用区域结构偏离分析方法对大连市第三产业进行分析(见表1、2)有以下结论:①大连的第三产业目前的优势仍是交通运输服务业,无论是在全国还是辽宁省,竞争力的偏离分量都高居榜首,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实力。②大连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部门有一定的偏离份额,说明近几年来大连的金融服务有所提高,但有待进一步加强。③大连的卫生体育、教育、文艺、广播电视等部门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接近。而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与全国(或辽宁省)相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偏离。这表明,尽管各级政府对科技、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基础仍很薄弱,发展潜力很大。在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过程中,资源和各种物质要素的制约必然弱化,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制约大连的经济发展。现有的科研、教育和技术服务增长缓慢的局面急待改变。

3.2 高技术产业有发展,但技术创新(R&D密集度)水平低

经过“七五”和“八五”两个5年计划的调整,大连市制造业的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在1988-1996年间,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7.33%上升到13%,中高技术产业由30%上升到37%;同期,大连的中低技术产业却由24.26%降低为20%,低技术产业由36.5%下降为30%。

R&D密集度指研究与开发经费(简化为R&D)占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反映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根据统计资料分析(表3),大连市1996年的各个层次产业的R&D密集度都低于OECD等国家1992年的水平,是大连相当部分企业产品缺少竞争力的重要原因。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尽管大连的高技术产业有较快发展,已占制造业的13%,但高技术产业的R&D密集度仅为1.88%,比大连的中高技术、中低技术的R&D密集度还低,更比OECD成员国的相应指标要低一个数量级。这说明大连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术发展起来的,1.88%的R&D密集度不仅没有用来搞产品创新的经费,就是用于新技术的消化也显不足。

国内外的实践已证明,R&D密集度的高低将影响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反映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大连市的专用机械制造业(重型机械、电力设备等)的R&D密集度为11%,交通设备制造业(机车、造船等)的R&D密集度为8%,是制造业内部R&D密集度最高的两个部门,也恰恰是产品竞争能力最强、经济效益较好的部门。相反,由于大连的高技术产业R&D密集度低,尽管产品属于高技术范畴,但产品的竞争能力并不强,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3 科技进步对大连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

传统的经济理论侧重于分析资金和劳动投入对经济的影响。当科技水平不变时,由于人均占有资本不断增加,收益递减规律将会起作用,即同样数量资金的投入,所得到产出的增加将会越来越少。即资金的效益将会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而越来越差。但是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并非这样,总体上并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向,而是大致维持一个常值,科技进步是在收益递减规律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参考国家有关科技贡献度的资料、数据等技术处理方法,推算和处理了从1980年以来的基础数据,经过加权平衡,求出大连市80年代以来各个计划期的科技贡献度。

“六五”期间,大连的科技进步贡献度为27.6%。改革开放初期,在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的科技进步大致都在这个水平上下。

“七五”期间,大连的科技进步贡献度为43.6%。此期间由于实行了计划单列,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有较大的自主权,固定资产投资在技术改造上的投入较多,同时也上马了一些较高技术的大产业项目,有利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八五”期间,大连的科技进步贡献度为13.1%,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的特征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此期间利用外资较多,投资增量很大,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上,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也多用于厂房建设;二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取消的各种财政补贴体现在劳动者报酬上增幅较大,而知识资本投入则显得微不足道,因而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必然相对减少或下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度已达60%-80%,高科技、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益已大大超过了传统观念中的资本和劳动力,知识资本(生产和传播知识的经费)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连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度较低这点,清楚地反映了大连的经济增长基本还以粗放式的外延增长为主,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4 发展知识经济与现有劳动力队伍的矛盾

目前,大连市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已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各类企业竞相招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对体力劳动者和传统产业中的一般性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下降,下岗失业人员增长较快。到1997年底,全市共有下岗职工16万人,登记失业人员5.1万人,累计有21万劳动力待业。据测算,在本世纪末的3年内,每年下岗职工6万,加上新增劳动力5万,到2000年新增待业劳动力30多万,再加上现在的20多万,约有50多万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是当今生产要素中变动最大的因素,虽然劳动力过剩可能使生产成本降低,但是智能型劳动力将会在更高需求的层次上提高产业进入的门槛。实际上,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是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力过多,而智能型劳动力却十分紧缺。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力的需求更少,而智能型劳动力会更紧缺。发展大连的知识经济与现有劳动力队伍的矛盾,将形成的就业压力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标签:;  ;  ;  ;  ;  ;  ;  ;  ;  

大连市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研究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