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区教育?_教育论文

什么是社区教育?_教育论文

社区教育究竟是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6-0065-07

       社区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方三十年,还是一种年轻的教育形式,对于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者们众说纷纭。而社区教育本质问题乃是研究一切社区教育问题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在对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作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思考社区教育的本质问题。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结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的各种相关研究,发现人们的理解并不统一,有的观点甚至相左,这些争议主要有:1.社区教育本质是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还是促进社区发展之争。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社区教育的目的是要影响社区成员身心发展,是“指政府对社区居民实施的一种文化服务,以及居民个人需求与发展的一种学习型活动。”[1]但也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侧重于满足社区发展需要、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总和[2]。2.社区教育是否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之争。厉以贤把社区教育视为是一种大教育,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统称[3],黄焕山等也认为,“社区教育是对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4]但一些人认为社区教育并不是社区与教育的简单相加[5]。还有人提出社区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社会教育”[6]。3.社区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活动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活动之争。吴遵民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点应是由地区居民自发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7]。与之相反的观点是认为社区教育是由政府引导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内容广泛的全民性教育活动[8]。4.社区教育的本质是否是社区性之争。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在实质上“是把地缘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具体社会关系结构当做影响和教化个体的主体。”[9]强调了社区性因素。有人则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生活、社会发展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社区性。社区教育的社区性仅仅是外延上的空间范围规定性,而非内涵本质的规定性,如果把社区性当成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则容易造成社区教育工作的模糊泛化[10]。

       除了以上有争议的观点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有关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主要有:1.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或称教育社会一体化[11]。2.认为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利用社区内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等一切因素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教育影响活动[12]。即强调了社区教育本质上是在社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活动。3.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以社区发展为本和以社区人力开发为本,二者的辩证统一是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13]。4.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14]。5.认为社区教育把教育与生活需要结为一体,生活性是其本质特性[15]。6.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发展的集合体,是大教育大文化的融合[16]。

       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虽然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议的观点,但这种争论本身是有益的,有利于促进对社区教育本质进行多维的、辩证的、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同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探讨中,人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如提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观点,使人们从80年代中期的把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的观点转向把社区教育视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统一的观点:提出社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促进社区成员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观点符合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应是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的观点,揭示了社区教育最深刻的本质,也代表着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性的观点,有利于区分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多层面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社区教育的本质。当然,在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不少研究停留在只是提出观点但缺乏深入思考和论述的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同时,所提的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如认为社区教育本质是满足社区需要的观点是比较典型的社会本位论;认为社区教育本质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观点虽然反映了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但却并未揭示社区教育的本质;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点忽略了地域性,把社区教育等同于社会教育;认为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社区学习化的观点把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相混淆了;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性是生活性的观点则也只看到了所有教育都具有的这一特点,却并不能把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分。

       二、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

       所谓本质,当然就是某一事物本来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决定该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也是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它事物的独有的属性。笔者以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其最重要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性、社区性、大教育性、民主性与现代性。

       (一)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育人性

       对于社区教育的定义虽然众多,但人们都普遍认可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教育形式、教育体系。从国际上看,在1995年国际社区教育大会上,学者们一致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的一种教育过程。国外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大多从教育与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其中,从教育的视角出发,又有两种看法,一是把社区教育看成是打破正规学校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二是把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看作是一种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体现[17],但不管哪一种看法,都毫无疑义地把社区教育看成一种教育。从国内来看,人们在定义社区教育时,都同样强调了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如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社区为主体,面向社区全体民众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集合体,是社区全体成员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拥有、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享有的一种教育体系”。[18]还有人认为,“社区教育是社区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各种社会文化教育的需求,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及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为目的而开展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19]既然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而教育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即育人性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社区教育当然也就不例外。如果失去了育人性这一本质,也就不能称之为社区教育了。不过,社区教育的育人性特点与学校教育还是有一些区别:其一,社区教育的育人性更侧重于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元化需求,以促进社区成员的素质提升和终身学习与发展。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社区成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当地社区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学历教育:提升社区成员学历层次;休闲教育:提升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其他多种个性化教育:发展社区成员个性与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等等。其二,社区教育在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与学校教育有着较大差别,比学校教育更加灵活多样,更注重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

       (二)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二:社区性

       尽管学术界对社区性是否是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不同观点,但笔者认为,社区教育是从社区出发,在社区内进行,为了社区而进行的教育,社区性应该是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

       首先,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从社区的定义看,虽然人们的观点并不统一,但社区的地域性特点却是大家都认可的,“社区是由一定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地缘文化的、有秩序的、有感情的人群,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20]也可以说,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既然如此,社区性当然就应该是社区教育最重要本质属性之一。如前所述,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争议的焦点是如此界定社区教育的本质,是否会使人们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理解产生模糊泛化现象。也就是说,社区内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是否都是社区教育?从广义上讲,社区教育包含了社区内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但在实践中,为防止社区教育概念的泛化,社区教育一般不包括社区内的学校教育,也就是说,人们所讲的社区教育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区内所进行的社会教育。

       第二,社区教育是为了社区而进行的教育,即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本位,促进社区及社区内所有人的发展是社区教育的目的。首先,社区教育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发展必须依靠社区教育早已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前面提到的国外认识社区教育的两个视角除教育外,另一个是社会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一是把社区教育当做为社区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把社区教育当做促进社区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21]。有人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分析及北京地区社区教育的个案分析,发现教育与培训活动是经济增长系统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内生变量,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活动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社区教育还与社会文化教育等相关[22]。其次,社区教育是促进社区内所有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切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人,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而在教育越来越走向公平的趋势下,促进所有人的共同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因此,社区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当然是为了促进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而社区内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又自然会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第三,社区教育的管理主体、教育实体、学习主体和办学经费具有社区性。从社区教育的管理主体看,各国社区教育都由当地的相应机构进行管理,如美国社区学院由当地的董事会管理。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管理机构是各地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其成员来源于本地区各部门人员。一些地方对本地社区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还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如北京市朝阳区规定在区级层面设立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在街道层面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层面设立文明市民学校。从社区教育的教育实体及学习主体看。各国的社区教育实体,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以及我国的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等,都植根于社区,社区内居民是学习的主体。从办学经费看,当地政府的拨款成为国内外社区教育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第四,社区教育从本社区的实际出发进行,具有社区特色。社区教育本是为了社区而进行的教育,而各个社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各地社区教育无不从当地的文化、经济、习俗等出发进行,具有当地的特色。如美国社区学院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补偿教育、转学教育等基本功能方面,各有侧重,在专业的开办和课程的设置上也各有特色。我国也是如此,如北京市东城区依托北京大学的国学资源及国子监、孔庙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办了国子监大讲堂模式,成为社区教育中的优秀品牌;成都市青羊社区教育学院为培风社区量身定做了“培风盖碗茶”这一富有鲜明川西民俗特色的教育品牌;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针对农民工大量涌入的情况在社区开展新市民教育;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办武术节、桃花节等等。

       (三)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三:大教育性

       现代社区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的产物。首先,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推进,使人口流动加大,岗位变动频繁,为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不断接受教育,需要终身学习,而正规的学校教育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元需求。其次,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脱离社会生产的传统学校教育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区教育显然符合了这一需要。再次,生产力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谋生不再是唯一的需要,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去思考自身的发展,而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显然不可能是闲暇教育,而社区教育内容的多样能较好地满足人们闲暇教育的需要。以上几方面都表明,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提出了建立大教育体系的要求,因此,大教育性是现代社区教育区别于传统社会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之一。

       现代社区教育的大教育性实际上是指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所谓教育社会化,主要是指教育既摆脱传统孤立的和封闭的状态又增强其对社会的服务;教育既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又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估。所谓社会教育化,意味着不仅教育部门,社会的所有部门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教育职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使多种多类的教育形成为一个整合的体系[23]。现代社区教育的这种大教育性具体表现为:1.在观念上:改变了教育即学校的狭隘观念,打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不相融通的状况,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沟通与融合,实现教育社会一体化,实现教育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2.在办学形式上,改变了单一的全日制教育模式,方式灵活,全日制、半日制、周末班、寒暑假班,面授、函授、远程教育,专题讲座、兴趣小组、学习圈、各种活动等不一。3.在管理体制上,改变了完全由政府教育部门负责的垂直、封闭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了来自各种社会力量代表组成的非官方管理机构,从而使社区全体成员共同拥有、共同参与、统筹管理、组织协调本社区的教育活动。4.在教育内容上,改变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情况,实现了教育与现代社会生活及社区发展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区教育表面看起来与原始社会一样,都是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但实际上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螺旋式上升,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社区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进行的,不只是为了延续生命与种族,而更是为了发展社区,特别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在学习资源上,实现社区内一切教育资源的整合。突出表现在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双向开放与互动上。如在美国的学区,发展学校与社区关系或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制订具体的目标与活动已成为所有学监会管理人员、学校职工的责任,他们还对此接受考核[24]。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开始注重此项工作。如2010年10月,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向49名中小学校长发放了“社区教育工作站站长”聘书,这些“站长”们把其所在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室、音乐室和体育运动设备免费向社区开放。

       (四)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之四:民主性

       现代社区教育的产生与社会政治民主化有着极大的关系,社区教育是社会民主政治推进的产物。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在古代社会,处于专制政治下的公民没有被赋予民主权,突出表现为没有多少参与权,民众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更多的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与之相应的,古代社会的人们虽然在一起居住,虽然也有一些类似社区教育的活动,但那些活动很多时候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发起和统一组织的,民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民主平等意识不断得以确立,自主参与居住地区一切事务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1955年联合国提出的社区发展的十项原则中,社区参与被作为了一项重要原则。在此后各国的相关文件中都强调了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社区发展中的民主性问题。在中国,社区教育之所以起步晚,到今天不少人还不熟悉,是因为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实行封建大一统的专制政治,即使有一些带有社区教育色彩的教育形式,如私学、社学等,也是出于满足统治者教化民众、稳固统治的需要,属于自上而下式的“官定”甚至“钦定”的性质,民众几乎没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这对稳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是以纵向垂直管理为主,造成本应是居民自治组织的居委会成为了街道办事处的下设分支机构,变成了政府的传声筒。在这种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民主流于形式,社区一直没有得以发育,那些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活动大多是在街道办事处等政府机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进行,这种传统的街道教育不能称为社区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是靠行政指令自上而下来推进,居民没有被赋予自主参与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开了部分权利,鼓励社区自治,一些社区除了传统的社区居委会外,还成立了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公司、社区议事会等等居民自主参与的机构,逐渐改变了社区事务不是由全体公民决定,而由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局面,我国当代社区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得以产生。

       由上述社区教育产生及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真正的社区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政治民主化才产生的,因此,民主性应该是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社区所有居民都有参与社区教育的权利。民主首先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即参与者要被赋予自觉自愿参与组织或活动的权利,这种参与不是某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小范围的参与,而是全体居民的参与[25]。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也可以说是民主政治的核心。社区所有居民都有参与社区教育的权利的核心内涵有二:其一,在现代社区教育中,公民首先要有自愿参与和组织社区教育活动的权利,而不能只是被动接受上级领导组织的安排,即现代社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众自主性的活动,而不应该是政府主导一切的自上而下的活动。其二,在现代社区教育中,所有社区居民享有同等的参与权。如果说前者是从质上去规定社区教育的民主性的话,这一点就是从量上去规定社区教育的民主性。2.建立了社区教育的民主管理体制和机制,广大居民成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如日本早在1949年颁布的《社会教育法》中就明确了社会教育(日本以社会教育这一概念代替社区教育)的本质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利用任何场所开展与自己生活相符的文化教养活动”的“自我教育”活动,社会教育行政的职责在于“创建环境”,对社会教育团体进行专门的技术性的指导,而非监督或命令;组建由市民、团体推荐的能够反映民意的机构——社会教育委员会及公民馆运营委员会[26]。而在美国,如前所述,社区学院由来自当地各界人士并对当地负责的董事会管理。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管理机构是各地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也由来自社会各界的人组成,不过,目前这一管理机构还带有较强的官方机构的色彩,表现为其主要构成人员及负责人是当地社区的各部门官员。对这个问题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这是受我国集权式的文化和政治传统所影响而形成,说明我国的社区教育还需要加强民主性建设;另一方面,在我国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政府的财力和人力支持,社区教育很难开展。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必定会向着以社区居民广泛自主参与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模式发展。3.广大居民对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即居民应有较强的社区意识,真正树立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要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即要把自己当成社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主动自觉地组织和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教育活动。这是我国当前社区教育中尤其欠缺的。

       (五)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五:现代性

       社区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形式。首先,从制度上看,社区教育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与现代民主政治二者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现代社会才会产生的教育制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如前所述,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产生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需要,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促使教育社会一体化,而这正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民主政治的推进使人的自主参与意识增强,建立了社区教育的民主管理体制和机制,而民主性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其次,从指导思想看,社区教育以终身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民主等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要以终身教育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社区教育是公民自主组织与参与的活动,当然应从居民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必须要以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的所有居民,且居民是教育中的主体,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特点,因此,应以教育民主思想作为指导。第三,从教育内容看,社区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社区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较及时地反映了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第四,从教育方法手段看,社区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开放教育,既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教育活动,更可以网络等现代媒介进行远程教育。

       综上所述,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讲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不能界定其是社区教育。没有教育性,就不能把社区教育与其他社会工作相区分;没有社区性,则可能只是大社会教育,而不能被称之为社区教育;没有大教育性、民主性和现代性,则不能把现代社区教育与传统社会教育活动相区分。

标签:;  ;  ;  ;  ;  ;  

什么是社区教育?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