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施工测量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论文_黄庆声

河源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方面要求逐渐提高,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测量是确保工程定位准确的决定因素,因此需要重视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本文主要针对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问题

1 做好桥梁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在桥梁工程测量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合同、施工图以及工程测量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做好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1)测量精度要素控制,工程测量精度的质量要素主要有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操作和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测量人员需要参加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对测量设备定期进行校核,测量方法符合规范相关要求;

2)测量前的控制,需要做好工程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仔细审核施工图纸和工程相关材料,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全面的校核,从而确保工程测量数据精度。

2 控制网的布设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桥梁工程的控制测量主要是对桥梁轴线长度和桥墩定位进行测量,根据施工测量经验可知,在大、中桥梁工程控制网布设和测量施工过程中,控制网的布设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测点密度大、控制范围小、测量数据精度高、控制点使用次数多、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在桥梁工程布设控制网施工时,需要考虑测点的稳定性,测量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需要做好测量过程中的护桩工作和检查工作。

在桥梁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时,需要对测量精度进估算,从而有效的确保工程测量施工后数据精度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桥梁轴线长度和桥墩位置数据准确。同时,在桥梁控制网施工测量时,需要及时检查外业观测资料,避免测量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在桥梁工程外业测量完成以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为平差计算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测量数据超出一定范围,则需要复核测量数据,并针对偏差较大的测点位置进行重复测量。

在桥梁工程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施工中,主要分为两级布控。第一级控制网主要控制桥梁工程的轴线,但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桩基、墩台、立柱、盖梁等放样的准确性,则需要在一级控制网中插入测点,从而构成二级控制,且二级控制网的精度应不低于第一及控制网。

3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

3.1 GPS 技术

GPS系统主要由: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空间部分(GPS卫星群)、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等三部分组成。卫星群主要由21颗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的GPS卫星群。天空中的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中,轨道倾角为55度。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发布星历,而通过 星历描述卫星处于轨道中的位置,同时,地面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的确保卫星处于同一GPS时间系统。GPS信号接收机主要用来接收卫星信号,并将其放大、变化、处理,以用来实时计算分析出测站的三维位置。

GPS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工作量小、成本低、测量操作简便。在桥梁工程测量中,在工程现场中设置二等的GPS主控网络,然后再利用GPS点给一、二级导线测量提供精度控制,提高桥梁工程测量的精度。

根据桥梁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GPS技术在测量中可以分为静态相对定位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两种。一般GPS静态定位测量数据的精度符合桥梁工程测量的要求,但测量数据获取的时间较长;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测量数据,但是其测量数据精度较低,多应用于碎步点测量和线路放样等工程中。

在进行测量的时,GPS技术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天空中卫星的分布位置、环境状况、无线信号的滋扰、各种折射与反射形成的误差,这些因素都会使得GPS在进行测量的时,测量精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利用GPS测量技术会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之中开展测量技术时,由于楼层高达大,岔路又多车流量大,各种干扰可能会降低桥梁工程测量的数据精度。因此,使用GPS技术要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技术在不断进步,测量也会随着一起进步。

3.2 全站仪技术

在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其优点是可自动记录和储存数据,并将数据资料转化为需求格式,方便后续工作。不仅如此,全站仪配合全棱镜的试验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工作业量,真实的记录测量数值。方便信息处理。因此全站仪的使用为野外测绘工作者在死角地形的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借助已获取的界址点和地物点在图形坐标中利用几何知识确定目标点位。

3.3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

三维试题建模及技术与传统线框、曲面模型相互比较而言,三维实体模型是一种相对较为系统的几何模型,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可以方便的对任意断面进行剖切,从而得到工程施工中数据信息,并准确的指导桥梁工程施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4 桥梁施工测量注意的问题

4.1 开工前的交接桩

在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开工前,需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向工程测量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交接桩施工中,需要确保测点的完整和交桩资料的齐全,并做好交接桩资料的记录。

在交接记录中需要对桩完好性状况进行注明,当发现点位或有破损与交接资料存在出入时,需要在偏差部分标明并需各方责任人进行签字认可。例如,控制桩不能满足路线控制要求时,测量单位需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重新进行交桩。

4.2 控制点的复测监理工作

为了提高桥梁工程测量数据精度,需要加强对桥梁工程复测的监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桥梁工程测量监理的力度,落实测量监理工作到各个环节中,认真检查施工单位的仪器、人员和资质,并对施工测量单位的复测技术方案进行审查。一般需要求施工单位对控制点的精度进行复测。复测成果的检查: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整理桥梁工程复测资料,并且要求测量单位提供相关的复测原始数据。对工程控制点的复测成果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网、导线成果和高程控制水准点的成果。

4.3 施工控制点的加密

在工程测量阶段, 一般控制点的设计单位间隔从500米~600米, 在施工过程可满足点的密度的要求。一般加密控制点的精度应与原设计控制点的精度同一级别,导线的加密需要附和导线,应与原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相附合, 应该注意加密点与高速公路中线的距离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大或太小。针对水准点的加密应与原始设计点相互闭合,点位布置应注意:两侧的桥梁应加密、需要观察的道路沉降的部位应该加密、布点应放置在一个可靠稳定的地方。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为了确保桥梁工程轴线、桥墩桥台位置准确,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的控制,提高数据测量精度,并针对测量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以促进桥梁工程的正常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一飞,徐小壮. 斜拉桥工程的测量布控[A]. 2012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2

[2] 王华. 实现公路现场测量管理及作业的电子化[A]. 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 2015

[3] 郑国强.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定线放样中的使用[A]. 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5

论文作者:黄庆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  ;  ;  ;  ;  ;  ;  ;  

关于桥梁施工测量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论文_黄庆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