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

孙小玉

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选取连云港4 所初中,4 所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青少年在性别、年级、上网地点、上网目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都差异显著。本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针对学生网络成瘾提出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

青少年已成为网络使用者的主要部分,调查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能够了解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动机,青少年利用网络的主要用途,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青少年一旦网络成瘾,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还容易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网络成瘾者

关于网络成瘾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又成为互联网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等等。1998年Young指出网络成瘾与赌博成瘾相似,网络成瘾是不依赖于任何物质的冲动—控制行为的失调[1]。Mitchell指出网络成瘾是过度使用网络,一旦停止使用网络会出现焦虑、烦躁情绪[2]。虽然国内外对网络成瘾概念没有统一界定,但都是指病理性的过度上网行为,这种行为给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本研究以学生初中入学年龄为标准,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12-24岁。

二、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文选取连云港市4所初中,发放问卷5755份,回收有效问卷5520份,有效率96%。

(二)研究结果

1.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网络成瘾的标准为总分≥50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5520,网络成瘾者为497名,其中男生为360名,女生为137名。

高职学校要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既可以从应届高中生中选择进行培养,也可以对企业一线职工进行技能提升,高职学校要成为企业的技术后盾。而企业则要准确告诉告知学校他所需要的专业领域技能水平,学校只有在对企业要求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才可进行有针对性培养。

2.不利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建立。青少年长期上网严重影响现实人际关系,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过分沉溺于虚拟世界,只关注人机对话,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会引发相应的情感障碍,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青少年个性的缺陷。

完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对推进财政监督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对此,我国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预算法》等法律,使财政税收工作处于“阳光监督”下,监督结果及时公开,形成独特的监督文化,促使财政监督合理化、规范化发展。

1.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即是长身体又是长才能时期,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关键时期,过度使用网络,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长期使用网络会使青少年情绪低落,焦虑、忧郁、自我评价能力下降、自我行为监控能力下降,行为失控,甚至自伤、伤及他人等情况出现。

三、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对策研究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网络成瘾者高于女生。年级间网络成瘾者也出现明显不同,初二年级网络成瘾者大于初一和初三年级,高中年级网络成瘾者没有显著差异。市区的网络成瘾者与乡镇的网络成瘾者差异显著,市区的网络成瘾者大于乡镇的网络成瘾者。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是否是单亲家庭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上网地点上差异显著,在网吧游戏厅上网的学生成瘾者率高于在家庭或朋友家里上网者。在上网目的上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也出现差异显著,用于聊天、游戏网络成瘾者大于用于学习、浏览信息。

2.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人口统计学调查结果

(3)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实践表明,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但从工序角度作出严格控制是不够的,还需构建完善制度,采取有效质检方法,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工作,尽早发现和解决所有潜在问题,进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4.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青少年是一生中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然而长期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现象,根本无法专心于学业。青少年的记忆、思维处于人生中黄金时刻,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储备知识,增长学识,却因为没有合理利用网络,严重影响学业成绩。

3.青少年意志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下降。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

(二)对策研究

1.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青少年法律知识欠缺,道德意识薄弱,禁受不住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学校应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教育新渠道,在学校以辩论会、倡议书、主题班会等形式来让学生认识使用网络的利弊,能使青少年有选择合理利用网络。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新的网络成瘾者干预方式。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父母、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学生会选择去网吧消磨时间,通过聊天、打游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学校应开展网络成瘾的专项心理辅导,让更多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防范青少年网络成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青少年面临巨大学业压力,需要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压力的释放渠道,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性,但是,中国政府大力提高能效、开发非化石能源,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约束性指标,并在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向国际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在202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2005年水平减少40%~45%。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节能减排的政治意愿和坚定决心。

[ 参 考 文 献 ]

[1]Young,k,s(1996).Cught in the Net:How to ree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e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eovery[Z].New York:NY:John wiley Sons,Inc.

[2]Mitehell P.Internet addiction:genuine diagnosis or not?The lancet[J].Feb 19,2000:632.

*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9LKT2087)。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27-0065-01

作者简介: 孙小玉(1989- ),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连云港开放大学,中级职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

标签:;  ;  ;  ;  

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