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_吴香花

常州市指前镇洮西卫生院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进行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并且检验结果出现质量问题的5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50份标本出现检验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自身、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以及标本的检验四个方面。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影响形成因素,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在临床当中的诊断、疗效评定等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对策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验方式,是当前临床中三大常规项目之一。血液当中的蛋白血和血沉渣当中的成分和检验结果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机体器官疾病的基本诊断依据。在临床当中,通过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可以诊断的供血系统疾病以及各种常见疾病[1]。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直接决定着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实用性,本文以我院实行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患者为例,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进行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并且检验结果出现质量问题的5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50份标本提供者为50例受检者,其中3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36.5±9.8)岁。我院所有标本均采用同样标准进行采集。

1.2方法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院采用统一性的标本检验过程记录,血液标本的检验过程的标本外观、血液检验结果、标本的采集状况、检验与采集之间时间差、标本采集过程、标本存在环境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等信息均进行记录,并通过记录的内容以及检验的结果判断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误差的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自身、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以及标本的检验四个方面。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因素。详情见表1。

表1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影响标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注:*代表在同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伴随着临床检验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检验标准与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临床当中主要应用的检测方式主要是以血液自动分析仪为主。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往往会以为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最终促使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无法及时进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限制临床疗效。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以及检验均会对检验的结果形成一定的影响。对此,就需要对血液标本在分析前、中、后等多个环节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严格控制血液样本的采集质量,并最大程度控制采集误差。血液标本的合格率需要通过多项指标进行评价与控制,例如采集过程、存放时间、送检时间、操作规范性等等,从而更好的实现高质量临床检验工作,达到检验的应用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自身、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以及标本的检验四个方面。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其导致检验结果遭受影响的因素并不单一,同时上述的因素也并不是独立出现的,也有可能是多因素同时发生[2]-[3]。

针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重要性以及根据上述所总结出的关于临床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的常见误差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优化:1、患者自身因素的有效对策。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检验之前,临床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对患者的动员工作,并且告知患者在采血之前需要注意的各个重要事项,同时提升患者对于医嘱的执行能力,及时准确的进行采血,尽快获得患者的血压检验结果,为医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帮助,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目的。在患者特殊时期进行的血检验其检验结果往往会出现变化[4]。例如,女性受检者必须规避月经期接受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因为在月经期阴道分泌物有可能会掺入到血液当中,从而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除此之外,如果必须在特定期间内接受血液检验,则可以采取多个标本,以供取其平均值。除此之外,患者的情绪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进而会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和正常情况有误差。对此,就可以在临床采样之前,医护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舒缓心情,在采样之前,必须要求患者保持平和的情绪,然后再进行血化验;2、标本采集和送检因素的有效对策。标本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检验的结果,采集标本时必须要重视采集过程中任何一个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标本采集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来选取。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样晨血,但是特殊疾病的时候便需要考虑标本最有价值的采集时间,尽快确保血液采集时机的合理性以及代表性[5]。与此同时,许多患者对于晨血的理解并不正确,医护人员应当在之前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例如讲解晨血不仅仅是指取样对象是早晨第一次排血,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尤其是在检验前一天,需要杜绝食用任何会对检验结果形成影响的食物。在获得样本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检验,杜绝存放时间过长的情况;3、标本检验因素的有效对策[6]。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工作中,因为操作不正确而形成标本影响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执行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必然的,借助所指定并实施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操作人员遵守质量检测操作规范,确保标本质量[7]。试剂的选择主要是在于保存条件以及有效期方面的选择,对于试剂盒而言,尽可能保持选择的一致性。在医院自行配置试剂的过程中,需要在试剂配置完成之后对试剂的检验效果进行评测,同时需要确保评测方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确保自行配置试剂在检验当中的有效性。当前市场当中的试剂类型非常多,质量也并不一致,需要严谨选择。务必保障各种检验试剂的质量,在选择购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验收,尽可能规避因为频繁更换试剂而导致的试验结果不准确现象。在实行上述所提出的关于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可以根据标本采集过程中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室内质控指标与室间质控指标进行权重划分。通过临床分析认为,相对而言,室间质控指标对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室内质控指标。对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当适当的提高对室间质控指标,也就是提高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对标本的重视度,预先给予患者充足的讲解,确保患者对标本采集方式的理解,从而确保标本本身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影响形成因素,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在临床当中的诊断、疗效评定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海琴,张红艳.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3(17):2508-2509.

[2]张建平,王清涛,岳育红,等.对CAPQ-TRACK不合格标本质量指标监测的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8):639-642.

[3]张路,王薇,王治国.国内两种允许总误差标准在评估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分析质量及选择质控程序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1(3):162-165.

[4]李毅坚,王堃成,周念,等.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68-370.

[5]杜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6,22(4):693-695.[6]王凤杰.关于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22(a02):1590-1590.

[7]谭江峡.消化内科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61(2):234-235.

论文作者:吴香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_吴香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