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范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表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任务型阅读题型旨在考查考生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所给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在读懂文章、把握主题、理清脉络和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文字表达任务(孟庆忠,2008)。根据江苏省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所采用的形式之一——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笔者设计出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范式,旨在厘清解题思路,反拨阅读教学。
二、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
中学阶段的阅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说明文和叙述文为主,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等也可归入叙述文范畴。议论文通常以典型的三段论模式呈现,即Problems-Causes-Solutions。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文主要呈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新闻报道需关注事件、过程、结果、叙事顺序和作者态度等方面。人物传记通常以时间为序,对人物活动的地点、成就等进行归纳。戏剧等通常涉及人物、背景、问题、过程、高潮和结果等(程菁华,2008)。
三、各种文体的范式设计
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用的是一种逆向阅读方式。逆向阅读即重现作者构思文章的过程,提纲挈领地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理解要义。其常用方式为:先列提纲,确定主题词;后配分列信息,丰富相关内容。
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是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将纲领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相结合,因此具有整体性。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干信息与分列信息相联系的意识。同时,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还可兼顾语言知识的考查。它对表格中的内容设空,与其它填空题一样,要求所填的词符合语法,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使用此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以下为笔者结合各种文体的特点总结的一些范式:
1.说明文
范式一:“比较分析”模式
例如,一篇介绍美国家庭结构类型变化的阅读材料,其表格框架可设计如下:
The Changes of the American Family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美国家庭结构类型在21世纪以前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历史得出社会变化的诱因,推断出美国家庭形式还将发生变化。文中信息比较零碎,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易理清头绪,但是通过表格可以感知作者写作时的思路。每一要点的条目可在Contexts这一竖栏中分列呈现。例如,在Changes in different periods/times这一栏中,利用如下分栏,学生便可明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变化给家庭结构造成的影响。

由上例可得出“比较分析”模式的特点:先概括,后分述,得推论。学生在表格的引领下阅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来获取信息,思路清晰。此范式适用于提炼文本信息较繁杂的阅读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分析部分应尽量再细分表格,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细节信息。
范式二:“问题呈现”模式
“问题呈现”模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5W & 1H(who,what,when,where,why,how)形式,其优点是信息配对性强,便于直观了解信息。
例如,一篇介绍有机食物标准和标签的文章,其表格框架可设计如下:
Standards and Labels of Organic Food

本文介绍的是有机食物,此类食物包括不含激素的肉、禽蛋和不用农药、化肥培植出的蔬菜、水果等。那么,如何买到货真价实的有机食物便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材料虽然不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但教师可以把其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把握想了解的信息。例如,在回答“Why is organic food thought to be different?”这一问题时,通过找出如下分列信息便可知晓原因。

再如,回答问题“How do we judge/tell whether a product is organic?”时,通过以下表格信息便可识别。

该模式的特点是:先定义,后区分,巧应用。它适用于介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文章,整合信息,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此类文章的行文特点,也有助于他们在写作时模仿套用。
范式三:“条件分解”模式
例如,针对一篇介绍怎样成为更好学生的材料,可设计如下表格:
How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材料一开始便指明:尽管你很普通,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成为好学生,只要你能遵循以下方法……这类文章的表格很好设计,因为文本中的条件清楚明了,可以直接沿用,只需筛选相关分列信息就可以了。“条件分解”模式适用于有关“怎样成为……”“如何做……”类文章的条件归纳。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表格时,分列主题确定好后,后面的相关信息一定要重点突出,切中要害。
该模式与其它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模式的设计重点在竖列主题分解上,而此模式重点在横列配对信息的选择与确定上。因此它的特点为:先分类,后途径,再结论。
范式四:“主题细化”模式
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任务型阅读介绍了团队合作的相关事项。以下为笔者设计的表格:

该表格按文章的行文顺序列出团队合作的规则、合理化建议、合作探索问题的注意事项以及有效性评估等,易于学生理解各个要点及其内容。例如,在介绍团队合作的一般规则(General rules)时,可用三点来概括。

再如,在介绍合作探究(Explore and issue)的注意事项时列出如下信息:

该模式的特点是:先主题,后分解,再评估。
以上各模式体现了说明文的“总——分——总”结构特点。在具体应用时只需根据材料内容稍加变化便可梳理出文章结构,设计出反映文章内容的相应表格。
2.议论文
范式一:“问题——两面性——结论”模式
例如,针对一篇质疑美国暑假时间过长问题的文章,可设计如下表格:

该表格引导学生对一件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供了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范式。这一范式主要以“Theme/Definition-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Conclusion/Writer's Opinion”形式呈现。
范式二:“分解型三段论”模式
例如,一篇文章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重视女性教育的问题,提出女性教育从长远看会带来高回报的观点。针对这篇文章,可设计如下表格:
Topic:The significance Offemale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表格在三段式的基础上对主题信息进行细化分解,必要时可在分列信息栏中自拆分栏,这样做更有利于比较、归纳信息。例如,本文针对低收入家庭和母亲受过良好教育家庭之间的比较,对Families,Attitudes,Practices,Consequences四项进行自拆分栏如下:

通过主题细化、信息分解,两者区别显而易见。在低收入家庭中,陈腐的观念代代相传;而在母亲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中,由于女孩得到同等的教育,因此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得出结论:Educating gir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important and rewarding.
这一范式主要以“问题呈现——利弊分析——推论总结”形式呈现。
以上范式体现了议论文的“Problems-Causes-Solutions”结构特点,应用时只需选好主题词,配以相应的分列信息即可。
3.叙述文
范式一:“时间顺序”模式
例如,针对一篇介绍人类遨游太空梦想实现的文章,可设计如下表格:

此类表格设计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罗列出相关事件,便于读者了解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例如,本文关于During and after World War Ⅱ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件及描述如下:

再如,关于1969年发生的事件及描述:

范式二:“信息纷呈”模式
例如,针对一篇报道温家宝总理出访新加坡的文章,可设计如下表格:

叙述文的信息点比较分散,因此确定纲要信息尤为关键。设计的表格要起到引领读者获取有效信息的作用,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训练时更要指导他们抓关键点;否则,他们往往会一篇文章读下来仍然不知所云。
四、解题指导
从以上范式推导过程可知,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表格设计得好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也应注意,表格设计只是第一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对这一题型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巩固语言知识。
1.根据范式确定主题词
通过以上范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多数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都以两栏形式呈现,前一栏为主题词,后一栏为分列信息。在主题词设空题中,学生要掌握一些范式,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范式的常用词汇。
例如,针对议论文典型的三段论模式“Problems-Causes-Solutions”,学生应掌握与其相关的词汇,如表示主题时常用theme和topic;表示原因时常用reason和cause;表示结果时常用result,effect和consequence;表示目的时常用aim和purpose;表示方法时常用measure,solution,way和method;表示观点时常用opinion,view,attitude,idea,thought;表示异同时常用difference和similarity;表示优劣时常用advantage和disadvantage;表示结论时常用conclusion等。
又如,说明文中表示介绍、说明时常用introduction和instruction;表示建议时常用suggestion和tip;表示阶段、步骤时常用period和step;表示规则、规定时常用rule等。
再如,叙述文、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等文体中常涉及的一些表示特性的词汇:nature和characteristic;事件:event;地点、位置:place和location;过程:process;行为:behavior;背景:background;成就:achievement等。
2.根据关键句锁定信息词
任务型阅读题需填的词大多在分列信息中,因此理解文本中的关键句是找到信息词的关键。例如,江苏省2008年高考英语试卷第75题的分列信息是:Understand and agree to the(75)__task of one's own.在文中就有关键句:Whatever the task your group is assigned,a few rules need tO be followed to ensure a productive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只要找到这一关键句就不难填出assigned这个词。
3.根据分列信息归纳主题信息
有时主题词可以根据范式判断,但有时在说明文的“主题细化”或“条件分解”模式中就要根据分列信息进行归纳。例如,江苏省2008年高考英语试卷第74题:
表1

75、76题的答案分别为given/assigned和responsibility。分列信息反映的都是团队合作的建议,因此不难填出Suggestions这个词。
4.根据信息词联想相关词
有时学生在文本中能找到现成的词,但有时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联想出应填的词。如江苏省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第76题表中信息为:We are always(76)__other people by observing even if they do not intend any message for you.该题应填reading/understanding/knowing。而文本中没有这三个词,根据文本信息:Even it the other person did not intend a message for you,you gather observations and draw specific conclusions.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便可联想出答案。
5.根据表格结构合理应用适当形式
在填写表格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表格内容在形式、结构上的一致性。如果所填内容上下都是以句子形式呈现,则涉及到动词时要用谓语动词形式;如果上下都是非谓语动词形式,则所填词也要用相应形式;如果所填词出现在句首,第一个字母需大写。有的考生往往想到了应填的词,可是形式却填错了。再者,找到了信息词,还需考虑所填信息的语境。例如,江苏省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第71题表中信息为:We are always(71)__in communicationwith others.根据文本信息“Every individual exists in a continually changing world of experience of which he(or she)is the center.”可知此句的含义是:个体存在于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人往往以本我为中心。其中的信息词为center;再联系表中句子“我们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需在center的基础上,把名词变为形容词,再根据句意填出self-centered或subjective。
五、教学建议
把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用于阅读教学中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任务意识。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对文章的结构有了整体认识,并在大脑中形成有序记忆,这会增添他们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设计表格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适当借鉴一定的范式,并注重对主题词的归纳和在分列信息中对语言知识的考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之外,还应强化知识链接,在语言知识的联系上下工夫。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就能更灵活地把握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方式,更好地理解平时感觉较难的句式。
1.介绍文体结构特点
以上范式对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文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归纳。它们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设计表格的依据,还可作为学生认知各种文体特点的范例;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技能,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书面表达写作示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展示、分析各种范式的特点,让学生尽早掌握阅读的方法。
2.根据文体特点重组教材
根据以上范式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有目的地以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的形式重组教材内容。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文章结构、灵活变换表达方式等。训练有素的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很得要领,往往能较早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词串和语块知识的积累
由于任务型阅读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结构知识,而结构知识往往反映在词串和语块中。
例如,针对议论文的三段论表达方式,教师可以有意地搜集一些范式,形成语块知识,让学生记忆。如表明观点与看法: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Some believe that failure leads to success.Every failure they experience translates into a greater chance of success at their renewed efforts.However,others are easily discouraged by failures and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group of losers.表示变化与比较:Compared with cars,bicycl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besides being affordable.Firstly,tlaey do not consume natural resources of petroleum.Secondly,they do not cause a pollution problem.Last but not least,they contribute to people' s health by giving them needed physical exercise.
通过语块知识再演绎出词串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结构,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还可培养查找、定位信息的能力,如根据词串知识定时间顺序,理清因果关系,比较信息差异,找出行文逻辑等。
4.引导学生形成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内容的能力
将文本信息加工分析并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反映出学生在任务型阅读中的细节处理能力。在训练学生这一能力时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认为只有以任务型阅读的规范题型才能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建议在起始年级加强词形转换、句子结构转换、同义词和反义词转换、前缀和后缀转换、用其它词来释义等基础能力的训练。
六、结束语
任务型阅读是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利用相关范式,指导学生理解并总结文本信息,定位关键句子,能提高学生在主旨大意、作者意图以及细节理解等方面的解题能力。利用其主题词归纳技巧还能对书面表达起到反拨作用。
注:文中所选任务型阅读范例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ks5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