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有三大误区需要克服_花论文

花卉产业有三大误区需要克服_花论文

花卉产业潜力巨大三大误区有待走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花卉论文,潜力巨大论文,误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起步于80年代初的中国花卉产业,经过前十年的探索和积累,近年来以超过30%的增幅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花卉业已成为我国潜力和活力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1984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仅为1.4万公顷,产值6亿元。1998年,全国种植面积逾9万公顷产值达105亿元,鲜切花产量20亿枝,盆花产量11亿盆,花店160万家,批发市场900多个。花卉的生产和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

权威人士认为,我国花卉产业成就喜人,但尚处于高速低效的数量扩张型阶段,花卉的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国外先进水准相比差距较大。1984年到1993年10年间,我国花卉的种植面积和产值分别增长了5倍,但单位面积产值并未提高。目前,荷兰花卉种植面积7000多公顷,不到我国的十分之一;但凭借先进的技术、设施和管理,荷兰花卉产业创造了惊人的效益:鲜切花和盆花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9%和48%,年出口额达4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出口国。

业内专家指出,制约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目前存在的科研滞后品种老化、盲目引进洋温室、互相攀比建市场三大误区,已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科研滞后品种老化,在花卉繁殖材料和新品选育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我国花卉生产有上千年的历史,许多名贵花贲为我国独有,物种资源非常丰富,仅云南就有野生花贲观赏植物2500多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如杜鹃,全世界共800种,我国就占600种。金茶花极为珍稀,国外常见于栽培的仅5种,而我国却多达195种。

由于投入不足,科研滞后,我国花卉品种得不到适时改良。另外,许多野生奇花导卉沉睡深山,寂寞无人问,不少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品种流到国外后,经培育发展出新的优良品种;反过来,我们要花大量外汇从外国引进。杜鹃原产于我国,但比利时的杜鹃以种优花美闻名世界,当我国进行良种繁育时,却被扣上“侵犯知识产权”的帽子。

据悉,国家科技部未将花卉列入“九五”计划。中科院植物所和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是我国最高的花卉科研机构,但经费短缺,而且科研立项与产业脱节。地方花卉科研单位也是惨淡轻营,力不从心。

第二、盲目引进洋温室。花卉种植,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荷刻的要求,但不少地方听说养花种草来钱快,便“逆天行事”上项目,不惜代价从荷兰、以色列等国引进昂贵的温室设备,建立生产基地。自1996年开始,第二个引进洋温室的高潮在我国掀起。按原计划,1998年我国引进的洋温室面积超过130公顷。洋温室价格不菲,一公顷达五六百万人民币,比国产的日光温室高出8倍,而且运行费用高,如夏天降温比冬天升温更难。据调查,我国早些年引进的洋温室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如宁波一家公司引进5公顷洋温室,一年亏损300多万元,“摇钱树”变成了“大窟窿”。

第三、互相攀比建市场。有的地方政府将花卉批发市场当作“形象工程”来抓,贪多求大,一哄而上,也不管布局是否合理、规划是否科学,建市场只问市长不问“市场”。许多“超生”的花卉批发市场未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系统、价格信息系统以及储运、配送、保鲜等服务系统,有“场”无“市”,冷冷清清,浪费了资源。

业内专家强调,花卉产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盆花和鲜切花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世界市场年销售额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预计2000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欧洲年人均花卉消费达140多美元,而中国人均消费鲜花不到2枝,人均年消费额比欧洲相差近百倍,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正如荷兰农业、自然和渔业大臣阿波特克所言:“中国花卉市场是一个正在觉醒的巨人。”目前,国际花卉生产布局正在调整,发达国家的花卉产业进步趋缓甚至呈现下降态势,而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的花卉生产迅速崛起。我国应抓住机遇,急流勇进。

首先,政府要统筹规划,以良种繁育和应用技术的研发为核心,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野生名花资源的引种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尽快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第二,加强宏观调控,因地制宜,全国一盘棋,以“高产、优质、高效”为标准,建立几个大型的区域性花卉生产基地;第三,借鉴国外经验,强化行业协会的权威和功能,为花农提供种苗、肥料、防病、保鲜、储运、销售、出口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体系;第四,组建几个集生产、贸易、科研、服务于一身的全国性花卉集团,发挥整体优势和“龙头”效应,培育名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标签:;  ;  

花卉产业有三大误区需要克服_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