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岩坎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岩坎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也有显著增长,但部分院校生源质量呈现下滑趋势。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技能培养,这又给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措施

1高职院校为何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因是由高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非常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差;缺少拼搏精神,重享乐等特点。所以相比本科学校的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必须下苦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文明、和谐校园的建立,规范学生的在校日常行为,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需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入合格的毕业生人才。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难点

2.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95后”,绝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当惯了“小公主”和“小王子”,普遍个性比较张扬,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通过心理测试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存在社交障碍、自卑等各种心理问题。每年报道出来的因心理问题导致轻生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向,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学校安全不出大的问题。

2.2学生质量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既有通过高考考上来的高中毕业生,也有通过单招考试考上的学生,也有春季高考的学生,还有中专生。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质量还不错,但是通过单招、春季高考考上的学生和中专生质量明显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不愿意吃苦,上大学的意愿并不强烈。有的学生是因为家长让他们去上大学的,有的是因为要混个毕业证,有的是因为不愿意去就业迫不得已上的大学。他们不光学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而且不配合学校管理工作,总“捣乱”,给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3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很多高职院校更多地注重学校的教学工作,轻视学生管理工作,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不出安全事故即可。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受不到重视,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而是沿用之前的工作方法,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充当“灭火者”的角色,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才到哪个地方“灭火”,没有做到认真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没有做到防范于未然,等真正出现了大的问题悲剧也造成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新时期新形势下解决学生管理对策

3.1树立全方位的科学的学生管理理念

要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秉承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在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高职院校领导者要起模范带头作用,重视大学生的管理建设,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体察学生的情绪,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所做的相关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体现更多的大学生需求,并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打造作风精良的学生管理队伍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建设的核心队伍,其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重视辅导员队伍并积极的引进优秀的毕业生人才加入到学生管理建设中来,采用奖惩激励的办法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加强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的水平提升,培养高校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敏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瞻性,还需要同时具备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以确保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3.3倡导学风优良的校园文化

学风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倡导建设学风优良的校园文化,一方面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拓展学生的社会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4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自身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解决和心理疏导。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兴趣小组来免费的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恶性事件,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针对“就业难”现象,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及时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争取把每一名大学生都推荐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3.5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注重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入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帮助在心理上有困扰的学生进行及时疏通和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塑造健康、积极、正面的精神面貌;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放映心理影片,组织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心理趣味游戏、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等,让高职院校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通过开展活动,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管理实际。

3.6发挥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正面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方式,采用针对有效的管理。利用部分大学生对于现代信息介质较依赖的特点,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上大量信息扑面而来,而这些信息的性质、来源较复杂,加之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有限,较容易影响其对社会、行为及事物的认知与看法。

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关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程。学生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秉承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者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匡玉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2(04):61-62+81.

[2]赵建军,高媛,朱爱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40-42.

[3]贾美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6):5-9.

[4]屈战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09):49-50.

[5]陈静.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43-45.

论文作者:岩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论文_岩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